总裁的学霸萌妻_作者:清都山水娘(64)

2018-01-12 清都山水娘

  我气哼哼地想着,强迫自己忽略因为不能与他一道过年而产生的失落感。

  次日就是除夕,程呦呦警惕了一早晨,发现我并没有强迫她学习的意思,终于明白自己是被我耍了,跺着脚嚷嚷了一通,就抱着一只绒毛兔子跟在我后面走进走出——我跟在张阿姨后面,观摩她用一种创造艺术品一般的态度,整理着厨房的琐事。

  被一大一小两条尾巴弄得哭笑不得,刘阿姨塞给我们一盆红豆,“把碎的瘪的都挑出来,晚上煮好了,明天包豆沙包吃。”

  于是我带着程呦呦一边择红豆,一边教她“红豆生南国”。尽管此红豆非彼红豆,她还是乖乖学会了。中间因为缺乏耐心,想要扔下活计去外面玩,被我和刘阿姨联手镇压了——比起学业,她父亲更希望我教会她耐心与从容。

  因为缺乏足够的手腕,程呦呦不得不屈服于两个成年人,委委屈屈地坐了一个多小时,总算交出了一盆干净饱满的红豆。

  这时候她看我们的眼神简直就像在看没有人性的大魔王,但等到了晚上,煮熟豆粒,用扁勺压成豆沙的时候,她闻着香气深深陶醉了。

  程阿姨分了一小碗豆沙给我俩,一边看春晚,一边手头飞快地包着小巧玲珑的豆沙包。做零食的豆沙得不是很细腻,却充满了豆香,连没有挑去的皮都意外充满嚼劲。再加上砂糖略微粗粝的口感,需要牙齿与唇舌再次加工,才能品尝到甜美的滋味。

  没一会儿甜豆沙就被干掉了,我和程呦呦眼巴巴地看着刘阿姨,还想再来一碗。她忍不住笑嗔:“别看了!再吃就没有包子馅儿了。”又去厨房端了一盘炸蝴蝶虾给我们当零嘴儿。

  咯吱咯吱地咬着咸香酥脆的蝴蝶虾,偶尔吃一口掺了什锦水果粒的酸奶,两个人都非常满足。再加上房间里暖意融融,暗香浮动,电视里播着喜庆热闹的节目,我丝毫生不出背井离乡的游子之叹,至于程呦呦更没心没肺,才过九点就歪在沙发上打起了小呼噜。

  调小电视音量,拿绒毯给她盖上,我打算再陪刘阿姨看会儿春晚,顺便对她登峰造极的面点塑造技术表示崇拜。

  她笑盈盈的:“这都是老一辈的手艺了,你想学,我教你。”

  我连连摇头,我的天赋技能点都加到学术上头去了,厨艺仅限于能把食材弄熟。真正要学厨艺必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都是我现阶段所缺乏的。

  刘阿姨狡黠微笑:“先生小时候也很喜欢我做的糕点呢,还说长大后要娶一个会做糕点的姑娘。”

  这么明显的套路,我才不上钩,眼珠一转,问起别的:“您还见过他小时候?”

  突然就想知道,他小时候,究竟是什么模样?

  正文 052 程家的秘辛

  刘阿姨并没有立即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洗了手抱着程呦呦回房,安顿她睡下,这才又坐回电视前。

  这栋别墅里只有刘阿姨房间有电视,她轻手轻脚地坐回来,用毯子盖住腿,摆出了长谈的架势:“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多说话。先生不爱听这些家长里短,难得你想听,别嫌我啰嗦……”

  说是这么说,但刘阿姨素来谈吐清晰,显示着相当的文化素养,说起二三十年前的旧事,也不会令人感到混乱和厌倦。

  当年她家境贫寒,因为生不出孩子而遭丈夫虐待,从农村来到沪市碰运气找工作。也是运气好,在同乡的介绍下,进了程家做保姆。那时候郑夫人早产,并患上了产后抑郁,在她精心照料下才康复。

  程嘉溯幼年时期,是她一直在看护。因为自己不能生孩子,她将满腔母爱都给了他,此时说起他幼年趣事,仍是慈柔异常。

  后来郑夫人想办法让她同丈夫离了婚,送她上了某女子大学,毕业后她凭借自己的面点手艺开了一家店,久而久之,竟发展出好几家连锁店来。她与郑夫人的关系也更像闺中密友而非主仆了。

  “……再后来,开店开得没什么意思了,我就去找夫人,想继续伺候她。”这并非出于奴性,而是对老友的惦念。

  “夫人偏不肯叫我再回程家,说回去容易受气。恰好先生留学回来,被……派到越城来,我看他不会照顾自己,就求了夫人跟过来。”

  她语气中微妙的停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禁想起程嘉溯同程二少打架时说的那些话来,想问又不敢问,好奇得百爪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