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亏得大哥之前也劝过她:“认真念书,少去打闹,麻烦自然就不会找上门了。”
这么想着,秀云心里便觉得安慰了。
忽的听到蔡老三说道:“三少爷,小姐,学堂到了。”
秀云一行下了马车,弘云便毫不犹豫地进了书院,秀云却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她看到了一座小院,院子的门梁上写着几个字,不过她知道第一个是“陈”,因为秀云小时候家里的房梁上写的是“陈府”,上面也有个“陈”字的,所以这个字秀云是认识的,心里顿时感觉亲切多了。
翠红和蔡老三也盯着这书院看了半天,发现这书院就三间房子,围着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一片杂草都没有,边上摆着一盆花,那花有的是白,有的蓝,很不常见。倒是书院里头传出来整齐的背书的声音,让人觉得十分悦耳,似乎并不是令人害怕的地方。
翠红看到秀云踌躇不前,便说道:“小姐,进去吧!不要怕,我们在这里等你,如果你不喜欢,就马上出来,咱们回家。”
“没事的,你们先回吧!下午早些来接我便是了。”秀云虽这么说着,心里却隐隐担忧。只能硬着头皮往院中走去。
到了院子里,秀云回头,发现翠红和蔡老三真在院子门口等着,心里便觉着安慰了,于是便按姨娘嘱咐的,往院子最左侧的房子走去。
快走到门口了,秀云又有些犹豫了,但是又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课室是关着门的,秀云不敢推门进去打招呼,只好偷偷地透过窗户探出头打量着里头。
她看到屋子里头摆了好多张桌子,那桌子和秀云平时见过的桌子不一样,是小小的方形的,每个桌子后只坐了一个女生。屋子的前头,反着放了一张长一些的桌子,桌子后站了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女子。
因为秀云这一探头,屋子里的女生忽的全部停下了读书声,整齐地看向窗户。
秀云心里一惊,连忙将头缩了回来。
只听得里边传来一阵声音:“请问有何贵干?”然后屋子的门推开了,那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走了出来,短发长袍,戴着眼镜,非常斯文。
秀云走上前答道:“我是来念书的。”
那女子乐了,爽快地说:“我是这里的先生,我姓李,你叫我李老师就行。”
秀云从懵懂中回过神来,叫了声“李……老师”,声音小的她自己都听不见。
李老师带着秀云走进课室,刚才站着的伸长了脖子看热闹的女生们,齐刷刷地坐下,端端正正的,端着书本认认真真地看,这让秀云一下又紧张了。
“昨日校长跟我说了,你今日要来,所以早给你准备了桌子,就在那一排的最后边。”李老师指着窗边那排最后面的空桌子。
秀云脑袋一片空白,走到了座位上,坐了下去。
看到秀云坐下了,李老师对同学说道:“大家掌声欢迎新同学——陈秀云。”
大家忽地拍起了手,秀云不知该如何是好,也跟着大家尴尬地拍手。大家看到秀云举动,“哈哈……”地笑了起来。
秀云知道自己是太无知了,尴尬地低下了头,脸上火辣辣的。
“秀云,”李老师叫着秀云的名字,“你以前都读过哪些书?”
“我……”秀云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因为她是什么书都没念过……
“念过《论语》吗?”老师追问着。
秀云摇了摇头。
“《弟子规》呢?”
秀云又摇了摇头。
课堂里顿时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这么大的年纪来上学,居然什么都没学过……”
“这女人怎么没嫁人,还跑学堂来呢……”
“看她穿得也是好土啊……”
……
课室里乱哄哄的,秀云将头低到了课桌下面了,大家还是在议论。老师提高了嗓门叫大家安静了下来,便不好再问秀云什么了。她拿着一本《弟子规》,一本《唐诗三百首》,一本《论语》递给了秀云,并温柔地对秀云说:“我们现在学的是《唐诗三百首》,其它两本书你要抽空学完,有不会的问问同学,课后也可以来问我。”
秀云点了点头,眼泪却流了出来。
接下来的一堂课,秀云一直低着头,不敢出任何一声,根本听不进去李老师讲的任何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