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嘛,你先作一首诗,夸夸我和翠红。”
“这……我都没见过你们,你换个题目可好?”
“那你夸夸新娘子,这你可是见过的。”
新郎在外面踱来踱去,许久才道:
“明媚如花似含笑,
羞似海棠压群芳。
玉手轻拂春日暖,
如若仙气满庭芳。”
秀云听得,这不是夸我们那日跳舞的情形吗?心里不禁暗暗自喜。
香菱问秀云:“这诗行否?”
秀云点着头。
香菱又大声说着:“第一关算你过啦!第二关,你说说你日后怎么待我们秀云姐姐。”
又是安静了片刻,外面又道:
“娶回之后便是妻,
长长久久不分离。
看遍红日和华林,
挽手夜夜听蝉鸣。”
香菱听得,又道:“你可是能保证不打、不骂秀云姐姐?”
“我能保证的!”
香菱又说:“现在是第三关,你看看屋檐下的凳子上有三根钥匙,你取一根,如果抽中了就能开门,如果不行,再加三道题。”
于是听得外面有人喊道:“在这里。”
便随即听到了开锁的声音,许是找错了钥匙,便又听到新郎在那儿说:“那根试试。”
香菱道:“你这不算的,只许一次拿对了。”
这接亲的人可不管,把锁打开,便推着门了。
香菱使着劲顶着屋门,却还是被外面的汉子们推开了。
香菱和翠红挡在秀云前面道:“这样不行的,你们得出去重新来过。”
却有人回道:“不必了吧!新郎官多给些红包不就行了?”
香菱说:“那要看新郎官的红包够不够大了。”
于是新郎官拿来了红包,递给了香菱,打开一看,每人是八十八元的红包,乐得香菱和翠红都立即闪开了。
秀云的姨父拉着秀云的手,又将秀云的手交到新郎的手里,秀云的手一直抖着,却被那大手牢牢地拉住了。顿时便感觉可靠了。
到了前堂,新郎官对冯老爷和冯莲花拱手道:“谢谢父亲和母亲大人,将秀云许配给我,我当会将秀云当成宝贝一般的,请二老放心。”
冯老爷也说道:“阿秀,你以后向着你的夫婿,凡事都要听你夫婿的,不要耍性子,也不可……”冯老爷说着,便眼睛红了,颤抖着说道:“也不可再想着我们了。”
冯莲花檫着眼泪将两个苹果交到秀云和新郎的手中,哭着说道:“这苹果你们拿着,会让你们平平安安,福气满堂的。”
和冯老爷、冯太太道别过后,新郎便将秀云一把抱起,向屋外走去。
新郎的力气很大,抱得轻轻松松的。秀云紧紧地揽着他的脖子,闻着他的气息。秀云深深呼吸着,生怕日后自己会忘记。她感觉即便隔着厚厚的盖头,新郎身上的香气也是沁入心脾的。这浑重的香气,是冬日里的阳光,又如夏日里的清凉,微带着春天里的芬芳,和秋日里的明媚,让秀云全身都酥麻了起来。
进入了轿子,新郎才将秀云放下,这时秀云的心才平静下来,翠红也钻进了轿子,对着秀云说道:“这些是喜糖和红包。一会儿,轿子走着的时候,小姐要一边撒着这些东西的。”
一路上,许多小孩子都来抢红包和喜糖,好不热闹。
到了李府了,轿子落下,翠红撑着红伞,领着秀云过了火盆,便听到有人喊:“新娘过火盆,日子旺又红,多子又多福,旺夫旺李府。”
进了门,新郎拉着秀云走进堂屋。拜了天地,高堂,对拜完了,秀云便被翠红领入屋中。
洞房里,香烛点着,一帮孩子来讨要红包,秀云掏出红包,撒在了地上,孩子们抢完了红包,便一人说了句吉祥话散去了。
几个婆子过来,给秀云的新床上撒上各式干果,翠红也拿了红包分给了她们。
上午忙完,翠红给秀云拿来了许多点心。
下午,又是好多人进屋来看新娘子,李家的姑子婶子们,来了五六个,都是问了秀云的情况,又都坐了片刻才走的。
等到了晚饭时分,外边已是热闹万分了,等屋子里没人了,秀云便问翠红:“这新郎怎么还没进来呢?”
“这李少爷家摆了一百来席,怕是一直从中午到现在都应酬着呢!小姐……哦,应该是少奶奶,你莫心急,听说老爷中午便喝得不省人事了,被抬进了屋里,由少爷一直顶着陪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