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莲花若有所思地沉寂了一会儿,又说道:“本来盼着你大哥早日娶妻生子,可你看你大哥都二十好几的人了,那么多媒婆来说媒,他都不去,急死我了。”
“姨娘莫及,大哥是有自己的事业的,不怕找不到好姑娘的。”
“能不急吗?你大伯家的大儿子和祥云不是一年生的吗?人家都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
姨娘顿了顿又说:“这里姨娘也要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也是到了嫁人的年纪了。你母亲在世时曾说,她对女儿没有太大的要求,只盼着你长大了能找个待你好的婆家,开开心心便足矣。”
“我知道的,姨娘。”陈秀云听了,若有所思了一会儿,又问:“难道人一定要结婚的吗?”
“婚姻是一个人过得有盼头的开始啊!特别是对于女人,兄弟姐妹再靠得住,也大都会为金钱出现嫌隙,只有自个儿男人挣的钱,那才是咱们女人该花的,咱么女人给男人生孩子,也让男人的家庭有了香火。有钱有孩子了,生活便是幸福的了。”
冯莲花从头上取下她那枝莲花簪子,说道:“话虽这么说,姨娘也还是懂理的,现在的年轻人都说要自由结婚,姨娘也不会强迫你嫁人的。你要是有自己中意的人了,大可以跟姨娘说。”
说完,冯莲花把那莲花金簪插到了陈秀云的头发上。
陈秀云回答道:“好的,好的。”连忙端详着镜子中的自己来。
这似乎是她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端详自己,其实镜子中的女子也是端庄秀气的,虽然肉乎乎的脸蛋显得有些稚气,配上这头发有些显老,但是却多了一份柔和的美丽。
陈秀云正陶醉着,翠红道:“小姐,好漂亮啊!”
陈秀云连忙回过神来,对冯莲花说道:“姨娘,你这么漂亮的随嫁的簪子都给了我,我以后一定会给您买一个更好的。”
冯莲花听了,也开心极了。
清早,陈秀云梳好头发,便被冯莲花拉倒大厅喝早茶。
吃完早茶后,姨父冯老爷突然对二哥瑞云说道:“今天中午阿瑞你在门店看着,我抽个空回来吃饭。”
“真的啊!”冯莲花惊讶道,“那早些回来,秀云的伯父陈兴华、伯母陈荣今天可能要来的。”
秀云听了,不由得内心狂喜,却听到冯弘云在嘟囔着:“父亲待姐姐比待我们都好,上次连我十岁的生辰都没回来,这不公平!”
冯莲花便赶紧安慰道:“傻孩子,你父亲那不是忙着去乡下收药么?好不容易天晴了肯定要把药拉回来烘干的呀!要不都烂了可怎么好?”
“小孩子讲究过什么生辰?不吉利,小孩过生辰是带不大的!”冯老爷呵斥道,然后站起身往外走了。
于是表弟也气呼呼地去了学堂,祥云和瑞云也去忙去了。
陈秀云来到厨房准备午饭。正和翠红一起腌鱼,忽听得伙计蔡老三大喊:“陈老爷、陈奶奶到啦!”
陈秀云连忙扔下手里的东西往前堂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听到冯莲花在高兴地招呼着:“喲!亲家这么早便吃完了早饭,来看阿秀啦!”
到了前堂门口,陈秀云慢下了脚步,虽然她心里甚是欣喜,但是一直以来姨娘都教育她不能失了礼数,于是大方端正地走了进去。
“伯父、伯母……”陈秀云很想拉住伯父的手,但是又忍住了,“你们……吃早茶了吗?”陈秀云泪眼汪汪地看着伯父陈兴华和伯母陈荣。
“吃了。”陈荣连忙答道。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秀云,拉着秀云的手,半天才说“咱们阿秀是越来越漂亮了。”
伯父也说:“看来亲家待阿秀是很好的啊!”
“是啊!阿秀的脸上肉乎乎的,好有福气啊!”陈荣附和着。
大家客套了一下,就入座了。
冯莲花在堂房和陈兴华聊些家常,陈荣却提出来要帮秀云的忙,所以来到了厨房帮秀云烧饭。
因为要镗鸡,所以翠红拿着鸡,到河边去镗。厨房里只剩下陈秀云和陈荣,陈秀云认真地切着菜,屋子里只听得到柴火“噼啦啪啦”的声音和砧板的“哆哆”声。
陈荣咬了咬牙,对秀云说道:“阿秀,你二哥快要娶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