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裁剪艺精,短短两年,在港开了布衣行,名气渐旺,门庭若市。
吾去年得双子,今红又已有喜。
吾今又听闻,吾弟弘云,在港师从咏春梁壁,名声渐起。
红日夜挂记于你,又不便贸然相往,只得传信于你。
不知父母安康否?如若得父允,吾等挂念亲人,不知可携妻带子入得家门否?望云妹代为问候。若得允许,吾等得信即归。
一切安康,望云妹及父母亲勿念。
兄长:冯祥云
看着信,秀云是又悲的又喜,便心想着要将信拿给冯太太看。
她走到李健面前,对李健说道:“刚刚大哥来信了,说想回来,我们今天去一趟姨娘家吧!”
正在和新叶看鱼的李健回过头来,为难地说道:“我听说今年鼎湖那边的金银花开得甚好,已经约了你二哥今早便去看看的呢!一会儿我就得走,现在我要收拾行李,一会儿直接从药行走,不去冯家了。”
秀云是又急又气,她没想到李健拒绝得那么坚决,于是说道:“你平日里都可以将药行的事交给二哥打理,今天为何不行?干别的倒没事,可回娘家你不跟着去,多不合适?”
李健道:“你不懂做生意,哪能把生意全一股脑交给别人打理?平日是没办法,二弟不在家,我便是不能离开家的。现在二弟回来了,我也要出去跑跑门道才是。”
秀云听了,也只好作罢,说道:“那我独自带着新叶去!”
李健说道:“你叫福伯送你,拿上我那屋里的茶叶。你姨娘应该是听瑞云说过此事的,不会乱想的。”
秀云听了,回屋拿了茶叶,也不要福伯送,抱着新叶就走。
李健看着秀云气呼呼的样子,不禁摇头叹气。
其实秀云不是生气,而是不想那么多人跟着。她想着如若李康在等着她,他们说话时不方便让那些下人听了的。
李康果真在大门口站着,装着看风景的样子。
见到秀云抱着新叶出来了,便走过来说道:“嫂嫂这是要去哪里?”
秀云抱着新叶,脸红红的,说道:“我今日上午要去姨娘家,下午才回来。祥云哥哥写信来了,他和翠红生意做得很火,还生了双胞胎儿子,现在又怀孕了,想回来探亲。”
李康问道:“是之前和香菱小姐快定亲的祥云少爷吗?”
“是的。”
“那他是和翠红一起私奔的?”
“是的,我们为了掩人耳目,便说是让翠红去湖南寻亲,说祥云是去香港做生意的。”
李康愣了一下,说道:“你们路上小心,早去早回,我从街上买了个风车,下午拿来给新叶。”
秀云脸红着,抱着新叶走了。
到了冯家,瑞云早已走了,冯太太和黄老婆子在屋里聊天,见了秀云回去了,便欢天喜地的。
冯太太问道:“怎么要回来也不早点儿和我说一声,我好叫黄老婆子早些煲汤啊!”
黄老婆子听了,连忙带着蔡老三去买菜做饭了。
见蔡老三和黄老婆子走了,秀云连忙拿出祥云的信,念给了冯太太听,老太太听了,不停地擦眼泪。
她老泪纵横地对着天空喊:“老爷啊!你听到了吗?祥云想回来,咱们又孙子了,还是双胞胎,咱们很快又有第三个孙子了……”
秀云听了,也不禁落泪。
许久,秀云问冯太太:“姨娘,大哥问是否方便回来,我该怎么回?”
冯太太说:“你告诉你大哥,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让他快带着他们回来,我要看我的孙子,我要看我的大儿媳。”
听到“大儿媳”三个字,秀云总算放心了。她一直怕冯太太不接受翠红,当初祥云刚带翠红走的时候,冯太太是恨死秀云了。但是现在看来,冯太太看在孙子的份上,已经将翠红彻彻底底地当成儿媳妇了。
秀云于是答道:“好的,那我下午就着人写信过去,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他们得早点儿回来,大肚婆是不方便劳碌的。”
冯太太忽然懊悔了,说道:“可惜啊!我该怎么见翠红啊!他们结婚生子了,我都没有给过礼物,现在瑞云出去半个多月,我是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呢!”
秀云拉着冯太太,说道:“姨娘尽管放心,他们当初走的时候,李健也是电厂刚被收上去,我没钱给翠红当嫁妆,便将姨娘给我的所有珠宝首饰,当成给他们的新婚礼物,都送给翠红了。那可是份重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