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长相见_作者:英桥(3)

2018-01-10 英桥

苏意背起书包,来到讲台,对邓久说:“邓老师,其实没有任何人放弃柳华裳,是她不愿意放过自己。”
“你说什么?”邓久惊讶的看着她。
“是愚忠,让她不允许自己背叛朱允文;但爱情,又使她不能背弃朱棣。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她本不该承受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的。”苏意义愤填膺的说。
邓久的眼神有些躲闪,无人知晓此刻他的心情是如何的惊涛骇浪,有关于这些历史上的人名,常常搅得他不得安生,每每被提及都密密麻麻的疼,但还是第一次,有人与他谈及这个他也为之惋惜的女子。
“苏意,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件事的?”
苏意咬了咬唇,说:“孤儿院有规定,年满十八周岁才能得到第一任院长的一件遗物,我选了一本他留下来的手稿,看到了里面的故事,就是关于靖难之役的。”
“应天”孤儿院是苏意长大的地方,昨天便是她十八岁生日。
苏意拿出那本陈旧的手稿,邓久的双手略微颤抖,接过手稿打开,便看到第一页写着:
夏夜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君妾常建,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他倒抽一口气,合上了书,苏意小心翼翼收回,宝贝着这份手稿,她说:“第一位院长是民国人,叫做痕第,这份手稿的作者就是他,我很好奇为什么他会写这份东西,真的与历史如出一辙,但是也有几人是历史上未曾存在过的,比如朱允文的好兄弟李子席,按手稿的描写,他应该像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一样是朱允文的殉节者,可是我翻遍了整套明朝历史,根本就没有过这个人……而且,李子席,他的妻子胡竹舞,太可怜了,身怀六甲,却不幸在那场战役中惨死……”
“别说了……”邓久拿着公文包准备离开,抹了抹眼角,调整好情绪对苏意说道:“走吧,今天和我一起去食堂吃顿饭,如何?”
苏意的直觉告诉她,邓久不愿意涉及这场历史。但是原因是什么,有些扑朔迷离。苏意不想多思,笑着应了下来。
去食堂的路上,两人都各怀心事。良久,邓久为了缓和气氛,说道:“昨天是你生日,我送的礼物你可还喜欢?”
一架古筝。说到这,苏意不安起来,古筝此刻正躺在琴室里,上面刻着她的名字。
“邓老师,我真的觉得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不可以收下的。”
“我已经买下了,也刻了你的名字,莫非你让我退掉,还是让我转送她人?”邓久笑着说,“你古筝弹得好,莫要辜负了它。”
苏意还想说些什么,邓久岔开话题道:“昨天晚上,你的资助人T先生是不是又派人向你取血了?”
苏意点点头,“当年资助我的时候就说好了,他负责我的教育支出,我要每年生日的当晚抽取90毫升的血给他。”
“你可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意摇摇头,“我不知道他是谁,每年都是他的几个手下来取血的,他们不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取了血便走了。”
邓久看着她脖子上戴着的泪珠玉,喃喃的说:“太奇怪了,从未见过这样的资助方式,他给了你这条吊坠,便意味着你已经被他收养了?”
苏意咬了咬唇,说:“也不算收养,就是象征着这段关系,带着它,便表示为他家族服务。”
“那与你一起受资助的朋友呢?她的条件是什么?”
“你说何羽啊,她什么都不用,只需要家族召唤的时候,她无条件出现就行了。”
“太奇怪了……”
一顿饭下来,两人都秉着“食不语”的原则。去校车点的路上,苏意的手机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是“姐姐”,她迫不及待的接听,难掩兴奋之情。
☆、不是初见
“姐,你啥时候回来呀?我的生日都过了……”
苏时走出卫生间,从包里拿出口红,“阿意,我明天就回去了。”
“真的吗?好开心呀!”
“我打给你的钱收到了没?”
“嗯,收到了。”苏意心疼的说,“姐,你快别出外面打工了,太辛苦了,我已经上大学了,生活费我可以自己挣的。”
“嗯,我知道,你好好读书,姐明天看看你,瘦了还是胖了。”苏时抹好口红,把胸前的衣服再往下拉些,弄得风情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