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喜欢我_作者:风雪添衣(198)

2018-01-06 风雪添衣

  再加上教授跟程净聊得来,连带着金融院的院长也就知道了程净这么一号人。程净跟着江川出现在专业课课堂上,或者院里的一些活动的时候,也就特别方便。

  自然有人好奇两个人的关系,但想到那方面的也基本不会问出来。大家更多好奇的是程净的身份,一会儿传是教授的亲戚,一会儿传跟院长有关系。集体活动的时候大家聊天,不知道谁先开始的这个话题,程净还没吱声呢,江川抢先说道:“程净就是我们实验室造出来的AI啊,我还以为你们都知道呢。哦也对,实验项目还在保密阶段,你们不要传出去。”

  大家笑着骂:“你神经病啊!”

  这种场合只是少数,因为江川参加集体活动的次数并不多。

  他将大半的精力都花在了比特币项目上。不知道是积累已经足够了,还是他突然摸到了门道。他先是发现了教授那个模型的缺陷——索罗斯的金融理念是基于社会科学领域,在股票、外汇这些能够调控的市场上可以直接实践论证。但比特币是纯粹的市场产物,本身遵从的是数学的收敛性法则。然后,他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计算比特币的波动区域。

  这不同于被称之为“挖矿”的比特币数量解密,而是直接在不清楚比特币产量的情况下,计算比特币数量波动的峰谷,从而达到监控的目的。

  江川把自己的实验报告写出来交给教授,同时申请一笔资金用来测验自己的计算对错。教授很快组织了报告会议,在几位专家对江川进行了一番刁难的提问之后,项目资金申请单通过,江川拿到了两万元。

  项目组有专门的挖矿机(专门用来赚取比特币的电脑),但只有几台,放在跟办公区域隔开的小机房里,进入需要指纹验证。江川本来想直接用挖矿机挖出来的比特币做实验,幸好教授提醒他不符合规定。他只好拿着那两万块,按照自己计算的波动区域,在谷值买进二十多个比特币,然后慢慢等待着峰值的到来。

  比特币的产出越少,价值越高,也就越加被人追捧。因此,针对比特币数量波动的研究,一直都有。教授提醒江川:“你的研究方向最好是着重于监控力度,否则只会成为暴利的又一条佐证。”

  项目资金太少,而且流程繁琐复杂,第一笔是教授环环催着才这么快的。江川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很悲愤地在2后面乘以了1000,以此让波动值更明显。好在隔了几个月,第二笔实验资金终于到账了。

  大二剩下的全部时间,江川一直在研究这一块,为此还申请了期末延考。程净去帮他上课,拷课件,完了就到办公室这边。教授在就一起喝茶唠嗑,教授不在他就看书睡觉。

  那天他从沙发上睁开眼,江川就在旁边,蹲着身子低头看不见脸。程净迷迷糊糊地伸手过去摸脑袋,江川闷哼了一声:“别碰,我脖子扭了。”

  程净顿时就醒了,爬起来看他:“怎么扭到了?”

  江川依旧低着头,手搭在后颈上揉捏着,有点无奈:“这一天都趴那儿搞数据,挪到你这儿看你在睡觉,想挨着你眯一会儿的,直接就闪到了。”

  疼得厉害,还能开玩笑:“我算是知道师兄们为什么个个才二十多岁就腰酸背痛腿抽筋的了,搁谁都要早衰啊。”

  程净记得教授这儿有瓶跌打酒,他翻小柜子找出来,抹了点在手上,搓热了去给江川捏脖子。他第一次干这种事儿,不知道轻重,一边揉一边问江川怎么样。

  江川一会儿说太轻,一块儿又说太重。程净换地儿在他的肩膀上狠狠捏了一把,说道:“那时候谁让你不允许我跟Yoyo学按摩来着,不然我有时间就能给你捏捏了。”

  “这都多久前的事了啊,你也忒记仇了。”

  “我就是特别记仇。”

  “行,我这不是报应来了么。”

  两个人笑着闹了会儿,江川的脖子终于舒缓了许多。他腾地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溜达了一圈,舒展了一下四肢,有点心有余悸:“太忙了,这几天抽空去体育馆游个泳,不然我要未老先衰了。”

  临近期末,天又热,游泳的人多,江川就连续几天一大早没什么人的时候去体育馆游了半小时。他虽然挺想跟程净一起下水的,但也就想想而已。程净在旁边无聊托腮看着他在水里来来回回,说道:“卫展都说我康复了啊,你为什么还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