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往事_作者:粥小九(182)

2018-01-05 粥小九

  “陶强东,把你的装备给她。”李颉严肃道,“上山后,服从命令听指挥!”

  “是!”江柔立刻站定,大声道。

  江柔跟随李颉以及其他两名队员一同上山。

  临走前,江柔听见李颉对陶强东说,让他照看好下面这些人。

  他说“照看”二字的时候,特地加重了语气,陶强东听懂了,立刻回他说保证完成任务。

  大雪过后,山上要道大多结出了冰面,比起覆盖着积雪的路面更加难走。江柔在靴子底部用刀子狠狠刻了几道划痕,以增加摩擦力。

  饶是如此,在过一些陡坡时,也还觉得有些费力。

  李颉适时地给江柔搭了把手:“你身体素质不错。”

  江柔谢过他:“李明恺算是我半个师父。”

  “李明恺李明恺,你也不叫他哥?”

  “他拿我当妹妹,我可没拿他当哥。”

  李颉一顿,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标题:张信哲《信仰》,有改动。

  关于李明恺赶赴灾区救援这一段,灵感来源于知乎问题“汶川地震时,你在做什么?”下ID为“夜刃猫”的答主回答的答案和我在成都工作时从亲身参与抗震救灾的军人口中听来的真实经历。

  ☆、第十八章(3)

  江柔不明白他这个时候笑什么,自己倒有些急:“快点赶路吧,还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李颉倒不觉得区区一座山能奈何得了李明恺,他发那信号,十有八九是找着了人……却带不回去。

  几人在山上找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在天黑透之前有所收获——他们发现了李明恺打开的手电光束。

  顺着光束一路找过去,几人在一处距离主山道几十米远处的一个山涧边看见了李明恺。

  那山涧地势低洼,李颉他们站在上头朝下面喊话:“人找到了?”

  “嗯。早已经僵了。我弄不上去。”李明恺用手电筒晃了晃,皱眉道,“谁让她来的?”

  “这是第一现场吗?”江柔喊道,“你在这里找到的尸体?”

  她的语气听起来丝毫没有诧异,想来是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

  这丫头比想象的还要聪明一些。

  李明恺在一瞬间竟然生出一丝自豪,扬声回道:“对,人我刚从雪堆里扒出来。”

  江柔偏头,对李颉说:“让我先下去。”

  “别胡闹。”李颉沉声道,“李明恺,你把人固定好,我马上来接应你。”

  “让她下来。”

  李明恺却没有听李颉的话,而是立刻领会了江柔的意图。

  他舔了舔冰冷开裂的唇角,似乎是在对李颉说话,也似乎是在对自己说:“让她来拍照取证。你们等一会儿再下来,别破坏现场。”

  江柔在李颉的帮助下,在身上绑了绳索和登山扣,慢慢地降到山涧底部。

  她的脚还没触底,就被李明恺一把揽过去,抱到一块平整的石块上站定。李明恺一边解登山扣,一边给上面示意收绳索。

  “你怎么知道他在这里?”

  江柔从没见过尸体,到底还是紧张,却强撑着维持面上的表情,跟李明恺说话分散注意力。

  “我一开始就觉得陈大山不老实,跟我说了谎。就猜王峰是出了事,但开始也没敢确定陈大山真的有胆子杀人。”李明恺说,“加上我手上没有证据,他说的话也能自洽,就没多问。后来我们一起下山的时候,他路过那段山路时不时地朝这里张望——幅度很小,但是被我看到了。”

  江柔点头,顺着他往下说:“所以你怀疑他把尸体藏在了这一带,就返回去找?”

  “嗯,万一真的是他起歹意杀了人。这种天气就是最好的帮凶——尸体本来就很难找到,更别说残留的证据了。如果七耽误八耽误的,万一再有一次雪崩,恐怕搜寻难度简直像大海捞针……”

  李明恺说话的同时,江柔已经调试好相机。在李明恺的指引和手电灯光的辅助之下,江柔慢慢靠近王峰的尸体。

  “我也怕破坏现场,那几个脚印是我踩出来的,来来去去也都是压着那几个痕迹踩的。其他的地方能不动的,我都没碰。”

  李明恺看着江柔拍照,担心她害怕,主动找话跟她说:“当时就想着要是你在,能有个相机拍一下来取证,能省不少事。结果你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