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薛芷夏一手创造出来的社区。
万千个人,因为联系而活着。
这些联系渺小,也无处不在,薛芷夏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人与人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甚至,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拥有的岁月的联系,都重要。对于薛芷夏来说,联系这种东西,它们是人类无法割裂无法否定的存在,是真正的感动所在。
这一切联系放大于社会,却也可以,集中于一地。
薛芷夏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这一点内容了。
她拜托景钰和孙老,费尽苦心想要建立这么一个地方,以资源和爱心作浇灌,逐渐成长为,荫庇人们的大树,也结出了自己的两颗果实——老人院和爱心食堂,薛芷夏也有自己的苦心在了。她自己的生活,其实已经一团糟了,但是对于这个世界上来的其他人来说,他们不应该这样。
他们应该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薛芷夏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帮助他们。
一栋楼,两个部分,无数人来来往往,联系千丝万缕。
这是薛芷夏自己以前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做梦也不会想到,她会跟这些人有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在这个地方,她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她。
手机响起闹铃,薛芷夏睁开了双眼。
她现在每天都已经醒得很早了,但是没有其他办法,她必须设定一个闹钟,现在她有时候睡得很死了,所以也难免睡得模糊的时候,但是她怕误了事儿。
穿衣、梳发、洗漱,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来到这个地方,在这个社区里,她自己亲力亲为。
她给自己找了很多的事情,想要借由这些事情,然后忘记她自己以前地一些生活,这样做了。
她必须在早上七点之前到食堂做好早餐。
早上的时候,来食堂用餐的人不是很多,大半是一些出来晨运、散步的老人家。虽然这里头有很多旧识,但她并不想出去叙叙旧,只是一个人在这。
更愿意一直在食堂厨房里默默地忙碌着。
对她来说,厨房是她的放松和安慰,更是她必须坚持的责任,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新的战场,而他自己,好像没有什么过于大的战友,只能在这儿。
一直到中午11时40分,食堂才算真正热闹了起来,也是薛芷夏喜欢的一个时间在这儿。
正文 第319章 新的感触
早在一个小时前,食堂就开始为午餐做准备了。薛芷夏不怎么熟悉,早起有些眼花,手脚慢,反应迟钝,但很奇妙地是她在切菜时仍然利索,全然不逊色旁边同样切着菜的、42岁的赵小红。
一颗削得光亮的土豆在薛芷夏的刀下安安静静服服帖帖,没几下便成了粗细适中的丝状了。
在盘子里心满意足地趴伏着。
接着是胡萝卜,削皮,洗净,放平,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扶住,右手持刀,有些看不清?不要紧,稍微压低身子,凑得近些,确保每一片的厚薄均匀。
耳边炒菜的噼啪声不绝于耳,薛芷夏一直忙着切菜,低着脸,让人看不清面部表情,只能看到她紧抿的嘴唇和埋得低低的头。
她盯着她那像是白玉一样的手下按着的胡萝卜,专心致志。
不同于旁边和掌勺的邹艳春相谈甚欢的赵小红,薛芷夏切菜时总是沉默不语,带着点她自己赋予的特有的专注,专注得发亮的眼睛里就只有手中不断成片的胡萝卜。
现在这就是她的生活了。
薛芷夏自己的事,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所以她总是听着这些人讨论着她的一切经历了。
按照赵小红的话来说,她有一段颇为坎坷不幸的遭遇。
长她四岁多的老伴几年前便与世长辞,加之无儿无女,虽然有国家的保障金,但一个人的生活委实不易,跟薛芷夏完全不一样的经历。
可薛芷夏偏偏是个不愿意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她更愿意寻些活计来做,缓解孤独。
同时也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延续,在这里,她好像也认识了很多很多的人,他们富贵跟她讨论。
“她不怎么识字,看着闷声闷气,不过熟了之后,就开始唠叨了,人老了,想说的就多了,也需要个人来听着,不然憋得慌。”
邹艳春跟薛芷夏聊赵小红这个老人时总会笑着这样说。
即使这样,她自己手下颠勺的功夫也一点没闲着,火苗肆意延伸,已经十分熟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