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_作者:寻光小筑(10)

2025-05-05 评论

  刚好,他听说临县有个叫吴灵(麦青饰)的,也是顶尖的刑警,便想着让人调过来跟李梦松做个搭子,俩俩做个辖制,多少能稳一手。结果没想到,徐江精明了一辈子,临了却被人忽悠了。他就像那旧社会找媒婆谈亲家的人,以为吴灵也是个好的,不料消息有误,她更加不听调派,主打的就是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来就把徐江宝贝得紧的侄子徐天乐(余寻光饰)挖到了自己队里。

  徐江捶胸顿足的悔啊。

  奈何人已经调过来了,徐江没有办法,只能让俩能力超强,性格也超强的臭皮匠组成了重案组。

  从此,徐江过上了给二人擦屁股的“艰难”岁月。

  《刑事大案》选取的案件合理、严谨,警局同事间的人物关系也安排得极妙,为了吸引观众,台词写得更是诙谐。余寻光饰演的徐天乐是这部剧的男三,他在设定上是刚从警校毕业的学生,是廖敬春的侄子,郭嘉予的徒弟。这个角色人物角色善良,友好,有同情心,又嫉恶如仇,虽然冲动,但是正义感和业务能力都不差,且对正义特别坚持,不会轻易动摇。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配角,又或者每个案件的主要人物之类。既然有省电视台支持,需要演技的凶手位就不用愁了,到时候省文艺团会直接调专业演员过来。

  剧组长驻的工作人员不多,但整体参演人数还是够看的。

  而且关于《刑事大案》的拍摄,合庆市宣传委也提供了很多便利。

  这部戏,余寻光拍的认真,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到3月,雨季来临,剧组便主要集中拍摄室内戏。余寻光没戏的时候也不犯懒,经常站在旁边观摩,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下午。

  剧组后勤需要帮忙,他也伸手去帮。

  导演李传英观察了他大半个月,然后在某一天下午,开始使唤他。

  这之后,余寻光就敏感的察觉到郭嘉予和廖敬春对他的态度也亲近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表面客气。

  开拍一个月后,制作人给剧组拉来了一个牛奶的赞助,编剧转头一想,把那赞助安余寻光身上了。这本是好事,但略麻烦的是余寻光需要把之前的一些镜头重拍。任务下发到位,余寻光也不嫌麻烦,兢兢业业的完成导演的指令,还借着机会把部分镜头发挥得更好。

  经此一事,情感6.5的余寻光在剧组的生活便愈发如鱼得水起来。

 

 

第7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刑事大案》一共38集,剧情涉及到13个大案,又有一些小案,全部都是根据现实生活真实案例改编。

  不论大案小案,核心点在于讲述的普通老百姓在生活中的痛苦与无奈。案件中,极大部分都是农村犯罪,拍摄这种题材,主打的就是一个普法。

  于是剧组便出现了在市里统一拍完内景戏,再下乡出外景的情况。

  乡下的路不好走,拍外景更难,这个时候,“如履平地”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再搭配上田径运动员给的技能,一场追逐戏拍下来,余寻光拍得游刃有余,只听见周围人在库库夸。

  系统还真是高瞻远瞩。

  下乡时剧组安排了县城的旅馆给大家住宿。条件可能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好,两人一间。余寻光的助理就提出要跟他一起住,方便照顾。

  这个助理叫小陈,虽然是公司安排的,但余寻光和他处得还挺好。

  《刑事大案》拍摄的第五周,按照提前定好的,余寻光出去了一天,飞到衡店拍《凤凰于飞》的定妆照。

  曾经在《第三医院》跟李恕坤合作过,再一次见面,李恕坤主动拉着余寻光聊了两句,并交代了他一些话。

  余寻光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拿到代善最终修改版的剧本。

  《凤凰于飞》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在原作中,可以说代善这个角色就是作者给女主开的一个挂,是个来解决一切难以用逻辑解决问题的工具。

  余寻光也抽空看过这部小说。作为一个保镖,他每次出场就是救苦救难,其他描写并不多。

  改编成电视剧后,因为是制作人兼女主角公司的艺人演,原作者组织编剧的时候不仅增加了部分戏份,还在人设上花了点心思。

  剧本上写代善作为江湖上有名的杀手,年仅十七,只是一少年。他善使一把小刀,轻功极好。他独来独往,性子高傲,目下无尘,喜欢动物更胜过喜欢人类。

  李恕坤又告诉了余寻光,他在设计镜头的时候自己的想法。

  导演和服装组设计代善好穿白衣,又和武术组沟通每一次代善出场都不沾地。

  余寻光刚听完,就知道自己拍摄这部剧时有多困难。

  剧本喂给系统后,系统给出“B”的评分。

  人物实在太扁平了,这还是编剧加了戏的前提。

  余寻光也不丧气,总归,系统承认这个角色这个戏就已经很不错了。

  B级角色只有一个技能可以学习,代善刷出来的技能还挺有用:威亚(入门)。

  余寻光设想了一下导演的拍摄逻辑,觉得这个“入门”到时候可能不够用。

  还得自己认真练。

  余寻光行程紧,没来得及吃饭就得回合庆。

  他本来已经赶得够急了,结果通过快递发过来的代善的武器还是比他还先到。

  那是一把没开刃的,通体泛着银光的小刀。李恕坤不仅要求他再瘦10斤,还特别交代余寻光提前学着盘一下。

  于是在旁观摩学习的时候变成了助理给余寻光打伞,他在那儿左右手轮流盘小刀。

  郭嘉予看了两天,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收工之后给余寻光传授了他的绝学。

  郭嘉予年轻的时候拍过一部武侠片,主演的武器也是匕首,这个角色至今还在热门网站的耍帅集锦里。

  得到前辈真传之后,余寻光开始不满足于盘小刀了。他玩得不亦乐乎。手机不算,剧组发的葡萄他在吃前,都得盘两下。

  《刑事大案》的每个案件不仅能体现世情、理法,光是背后真实的案件就能让余寻光做几轮人性题了。

  上到导演,下到道具师,合作的演员们也都颇有阅历,只有余寻光这个小年轻,在他们面前就跟白纸一样,没见过世面,一天到晚对什么都感兴趣。

  就比如《刑事大案》里的好几场飞车追匪戏。

  这种戏,苦,也累,拍起来特别费人。但是余寻光不觉着。他没拍过,他就跟玩一样,满身的牛劲,下了戏也不会去休息,就在旁边看剧组调度,要么就去看摄像师的镜头。

  作为一个不怎么成熟的个人爱好,他挺喜欢摄影的。

  他乐意学,大家也乐意教。

  摄像师好几次还拿着自己的机器教他玩。

  余寻光以前是一个很少做表情的人。去年跟着教练健身之后,他脸上的肉也跟着少了,脸上的线条再一突出,看着就更加高冷。

  偏偏到了这个组,天天要么被人逗得龇着牙乐,要么被案子触动得眼泪汪汪。

  情感值眼看着就涨到了6.7。

  《刑事大案》里让余寻光印象深刻的案件很多,今天拍摄的这个算一个。

  这是一个以他为主角的出警镜头。

  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市场里贩卖假称。徐天乐和同事前往了解情况,发现情况属实,便联系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同事。

  这个小案子是当做大典型来立的,所以剧组还真的找来了卖过鬼称的商家来演这个角色。

  那是一位年轻的父亲。

  “我卖这东西就赚几块钱。”

  面对老百姓的辩解,徐天乐在这里一开始是坚持正义的。

  “不管怎么样,做人做生意你要诚信,古话说的,诚信为本客自来。”

  同事也帮腔,“你赚这几十块钱,这个鬼称流出去,其他人加起来损失的就不止这几十了。”

  商家连连摆手,有点不耐烦,“你不用跟我讲道理,道理我都懂。”

  徐天乐气愤于他的态度,“那你就是明知故犯。”

  商家说:“我也不想的,我娃儿生病了。”

  市场监督局的同事说:“娃儿生病了也不能走犯法的路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寻光小筑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