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朋友吗?”
“如果在这个区间内还能有「同学」这个分组的话,没有。”
“没有女孩追求过你吗?”
“没有。”
“可是你长得很帅呀。”
“学生时期,评判一个男孩是否受欢迎,颜值方面是最不重要的。我不够风趣,不解风情,不爱社交,不爱说话,不会玩,不爱玩,哪个女孩会喜欢这样的人?”
孔思益分析着他的话,“听起来你好像很孤独。”
“还好,”余寻光已经可以直视她了,“我以前对社交本身,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
“是因为你的精神世界足够丰富?”
“有这个原因。”
孔思益觉得奇怪,“但是你是学表演的。没有欲望,对你这类人,是矛盾的,是有缺陷的。”
余寻光想到往事,忍不住微笑,他在欣赏记忆里更年轻的自己,“我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我是指大学,我的成绩不是我们班最好的,班主任也很少夸我。”
“为什么会这样?”
“我做不好,”这件事余寻光倒是记得清楚,“我大一的时候有听人说,「就那个余寻光,他算什么呀,他完全是靠脸考进来的」这类的闲话。”
他觉得很有意思,脸上仍挂着笑。
孔思益的表情却逐渐悲悯,“你是说,从最开始接触表演的时候,你也是不开窍的,对吗?”
余寻光闭了闭眼,毫不犹豫。
“你们班成绩最好的是谁?”
“耿昱鑫。”
孔思益很直白,“暂时没听说过。”
余寻光很宽容,“演员的生命是很长的。只要他能够一直演下去,有一天你会知道他的。”
孔思益露出半分笑意,“我想,我能够有采访他的那一天。”
气氛好像没有那么凝滞了。
“你对大学里的生活好像记得比较清楚,是因为时间上离得近,还是在那个时候,你的性格就已经有所变化?”
“接触到表演之后,我觉得每一天,都是精彩的。”
“你很喜欢表演。”
“以前有些不确定,现在我可以肯定,是的。”
孔思益再一次问:“我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评价你说,你是天赋型的演员,你认可吗?”
余寻光谨慎的回答:“天赋不天赋,我说了不算,观众夸奖的也未必是事实。总归我现在对于表演这一方面,还好,我尽到了我现阶段的努力。”
孔思益寻找着他话里的落点,“你是做了哪方面的提升,或者说,一开始是哪方面的不足阻碍了你……悟道。我们可以这么说吗?”
余寻光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是台词和情感。”
就算系统不给他具体的数值评价,他也一直知道自己有这俩方面的问题。
“我有时候会受到这两方面的拖累,达不到戏剧需要的效果。”
孔思益问:“后来你是怎么克服的?”
余寻光完全不掩饰,“并没有完全克服,缺点一直都在。现在观众们看我还好,是因为我学会了灵活地使用技巧。”
孔思益听懂了,“就是专业技能方面上来了。”
“对。”
“你在读大学之前没有学过表演?”
余寻光补充了一下,“没有学过系统的表演。”
孔思益有帮他开脱的意思,“所以你会有这样的起点,是能够让人理解的。”
余寻光摇头,“我个人对此是不太满意的。”观众不会一直宽容,他要是不进步,迎来的便会是挑剔。
“你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吗?”
“不是不能接受,是反思。我会觉得如果我那个时候换种表演方式,我会做得更好。”
孔思益理解了,她越来越欣赏他。
“最近还有这方面的反思吗?”
“有的,”余寻光直接坦白,“我就觉得「陈光」这个角色我没有演好。”
孔思益说:“但是观众朋友们都很喜欢他。”
余寻光很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观众都是宽容的,他们太好了。”
刚好,买果汁的助理回来了,为了避免产品在镜头面前暴露,她将果汁倒入玻璃杯中才送上来。
余寻光往座椅里挪了一下,低头感谢她,等她走开了,端起杯子浅抿了一口。
演播厅的空调开得太足了,一口冰凉的饮品下肚,余寻光清醒了不少。
溜溜酸的口感也在刺激他的神经。
等到他重新坐好,孔思益才继续问:“你说你没有演好,具体体现在哪方面?”
余寻光看着她,他现在能一直看着她,“我在演陈光的九个月期间,包括训练的时间里,整体来说,我对于「消防员」这个职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理解方面是比较悬浮的。所以我后来认为,我那段表演,过于青涩。”
孔思益跟进他的思路,“是什么支持你返回去思考这个问题?”
余寻光给出回答:“当我个人的心智和性格,以及阅历更加丰富成熟之后。”
孔思益帮他总结,“所以你会经常看你演过的那些角色。”
余寻光说:“没有经常,只是在进行自省行为的时候会有这种行为。”
孔思益故意问:“不是为了欣赏自己的成功吗?”
余寻光忍不住笑,“如果一直留在原地欣赏自己的成功,那么我这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
孔思益再一次把话绕回去,“你刚刚说,当你学会使用技巧的时候,你对「表演」这门艺术也有了更深层的认知,这是否代表着你在表演时,是有很重的表演痕迹的?”
“是的。”
“你觉得,迄今为止,你表演痕迹最重的戏是哪一场?”
余寻光毫不犹豫地说:“陈敏笙在得知雅君和风眠死讯时的那场哭戏。”
现场立马把那段镜头调了出来。
看到大屏幕上自己在“神仙落泪”,余寻光用手掌捂住了下半张脸,他露出的眼睛里有颤动,也有尴尬。
孔思益还问他,“是这一场吗?”
余寻光的声音都变了:“我现在特别不愿意看到这场戏。”
孔思益说的话还是一样,“但是观众对这场戏的评价很高。”
“观众的评价来自于画面的完美,而从专业的人物表现来说,我可以很肯定,我演砸了。”在进入演播厅后,余寻光的语气第一次这么强硬。
当时促成这种不恰当的表演方式的原因是多样的,尽管不全是他的原因,但余寻光也不允许自己开脱。他不管那些,他只关注结果。
结果就是从一个专业演员的角度来评判,他把陈敏笙演「歪」了。
以他现在的目光来看,陈敏笙根本不适合这种哭法。他是伤心,是难过,可有必要哭得那么悲楚吗?这种哭法要真用到谁身上,宋启丰比较合适。
“这也是属于会让你后悔反思的一场戏。”
“是的。”
孔思益看着他问,“你反思了什么内容?”
“表演痕迹太重了,哭得太夸张了。”
“但你是从专业院校出来的,你们的工作就是在「表演」,不是吗?”
余寻光说:“当然,表演的核心就在于「演」,但表演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看不出来你在演。”
“我其实觉得你的陈敏笙很自然。”孔思益是真的这么觉得。
余寻光想,这也是一位“宽容”的观众。
“谢谢,陈医生很好,陈医生的人设很好。我想,就算不是我来演这个角色,他仍旧能够达到如今的播出效果,包括「陈光」、包括「徐天乐」。”
孔思益微微皱眉,“你对自己会不会太苛刻了?”
余寻光摇头,“我刚才就在说,是他们选择了我。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人生本就精彩,我的演绎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是让他们被观众看到的渠道。而且跳入专业来说,好的角色需要完整的行为动机,优秀的角色却需要复杂性。「陈光」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徐天乐」……因为我现在拍完了第二部,我才敢说,他有自己的成长线,但他的人设依旧单薄;「陈敏笙」是完全为了华雅君的成长而设定的一个奉献型人物,哪怕他的行为最后有升华,他还是没有跳出那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