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予奇了,“你能自己琢磨成这样,不错啊。”
他犹豫了一下,问:“介意问下年纪吗?”
颜颜张口便道,“25了。”
其实已经30了。但是女演员的年纪嘛,是可以注入一点弹力的。
郭嘉予瞟了一眼余寻光,“那你比小余还小一岁啊。”
余寻光撑着脑袋在旁边听着,期待自己成长的小余同学对自己渐长得年纪是没什么紧迫感的。
他接下来的话也不背着人,趁着机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颜老师,我想把你介绍给叶子姐。”
颜颜心头一跳,忙说:“谢谢余老师,但是我不签公司的。”
虽然资源少点,累点,但她的底线就是守好自己的经纪约。
她的防备是正常的,余寻光没有着急,“我知道,你先听我说完。”他用一种平静缓慢的语气,把自己能做的逐一说出来:“不用签公司,这只是一次工作机会,没有附加条件。我们工作室今年好像在筹备什么剧,题材我推断是关于女性成长方面,所以需要大量的女演员。我到时候也会客串,不怕剧播不了。”这是实话。
他的话那么的真诚,颜颜半张着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余寻光继续说:“你愿意的话,我先把你介绍过去。你的演技很棒,又跟聂梵导演合作过,过选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角色方面,叶子姐她人很好,又一直愿意提携后辈,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她说。她欢迎所有有机会合作的优秀演员,我相信你在见过她之后,会有自己的判断。”
余寻光见她不说话,又不确定地的问了一句,“你愿意吗?”
“当然。”颜颜忙不迭的点头,饭都塞嘴里了,不吃干抹净简直是蠢蛋。
她方才的犹豫只是没想到,天上会有一个馅饼突然掉她头上。
她在鱼龙混杂的演艺圈里混了将近十年,这是第一次。
馅饼还是顶流亲手砸的,而且人家不是私下找她说的,是当着同组前辈的面说的。有第三人在场,更加正式,更有保障。
她从来没有对余寻光的主动产生什么暧昧的想法。
余寻光要是想跟她聊骚,要是有所图谋,去年拍《故梦》时就该有动作了,不会等到现在。
颜颜看着他的眼睛,能够感受到他火一般的心。
这种不图任何回报的热情与真诚,让她感觉自己就像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冬日中迷茫的行走,最终只能从火柴中汲取到温暖。
可以说,余寻光的提携是她对整个娱乐圈的环境绝望之后的神迹。浅浅的,无意间让人红了眼眶。
等童贝儿回来,李传英走过来一看,发现两个女演员无一都红着眼眶。
虽说这种情绪放到成片里也没违和感,但一个两个,怎么就哭了呢?
原因只有郭嘉予知道,他幼稚地掐着余寻光的脖子故意闹他玩。
这小子,可真叫人窝心。
不管童贝儿觉得自己怎么样比不上别人,她经纪人可宝贝着她。眼看她临场发挥不好,尽管不算什么大事,生怕别人苛责她的经纪人还是订来果盘,请剧组的工作人员吃。
在开始排练新戏之前,童贝儿对颜颜说:“颜老师,只要导演不额外要求,您不用收着演。”
她说话的时候没看着人,这是她最后的倔强。
颜颜知道童贝儿有些背景,她当然怕得罪人,“童老师,是我的表演方式让您不舒服了吗?”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你没必要让着我。”
童贝儿的直言让颜颜沉默了。
她不是为了童贝儿好才让着她,她是怕戏播了自己会被童贝儿的粉丝追着骂她恶意抢戏。
她这种没有根基的演员,做任何事都需要走一步看三步。
她没想到童贝儿会主动提出这种要求,她的保护机制在提醒她,这可能是个陷阱。
童贝儿不知道她的想法,只顾埋着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让着我,两位主演也不会让着我,其他人更加不会让着我。我的演技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你没必要收敛的。我说句讨人厌的话,你比我缺机会。这部电视剧是个很好的平台,你最好能演多好演多好,你要让大家看到你。”
说完,童贝儿又觉得自己的一厢情愿有些过分。
她闭上眼睛,想到《大明奇案》之后会有更多实力派的女演员参演,心里受到的打击不禁更重。
颜颜看着她这幅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想象出的险恶算计突然就烟消云散了。大家似乎都很好,她应该给出一点信任——只特供于这个剧组。
她轻轻的碰了碰她,劝说:“不要妄自菲薄,也别放弃自己呀。”
童贝儿抬头,吸了口气,郑重的解释:“我没打算放弃,我是想直面自己。”
她在《大明奇案》里算什么呀?花瓶。花瓶就要有花瓶的觉悟。
杜芊芊不难演,她是个和她一样普通的女孩。童贝儿想明白了,她没必要跟别人较劲,她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
她本来就是绿叶,她现在需要学会甘心去做衬托绿叶的绿叶。
第109章 皇权至上的朱家
《大明奇案》基于题材需要, 可以说是近年来演职人员流动最大的一个剧组,传闻有些演员降通告费都想来剧中打个酱油,其热度可见一斑。观看逐页增加的参演名单, 在外界口中, 怕是只有前些年的《群鸦风暴》制作班底能够与之媲美。
余寻光作为男主角,感受最深。剧组里的演员来了又走,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跟他打招呼,日积月累,他感觉自己能在这里见到娱乐圈一半的二三线艺人。
媒体也来得勤, 4月初, 就有多家电视台、网站来探访过。
吕嘉言是4月中旬来的,她是第五个单元的女主, 戏份大概拍了一个星期。
同时进组的还有饰演沈云洲的柯辛尧。
来自李传英的有趣评价,出京之后的沈云洲就像一台360°全方位跟随明霄的“监控”。锦衣卫们被皇帝吩咐暗中“保护”, 他们的戏份便一直游离在“洛清明小队”之外。
柯辛尧需要在萧山影视城重新走一遍余寻光他们已经走完的景。
在这部分中,他多数都是跟群演和武行的武指们有对手戏,只有晚上,他能见到提前过来练动作的余寻光。
他来的第二天,还在武指的注视下,跟余寻光比划了一场。
两人互相向对方送拳头,你来我往间, 用了八分的力。只过了两招,柯辛尧便发现余寻光是真的厉害。看他抬脚踹过来的飞腿,他伸出胳膊去挡,没碰上,是余寻光一个翻身,收了动作。
周围的武指高声吼了一句“好”, 还有鼓掌声。
柯辛尧当时心中怦怦直跳,肾上腺素飙升。
他能理解余寻光为什么收动作,那一脚真踢过来,他的胳膊不紫也青。
余寻光用眼神询问,柯辛尧咽了口唾沫,一拍胸膛,“再来!”
余寻光蹲身摆出架势,把主动权让给了他。
围观人群中有位武指说:“柯辛尧,余寻光打的是正宗的太极八卦拳,他会卸力,你别跟他比力道。”
柯辛尧点头,他握紧双拳,用比普通人快一些的速度切了上去。
近年圈内的电视电影,投资动辄上亿,无形间抬高了演员的身价。或许最开始不让演员亲自上、不让演员动真功夫,是为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有保障,后来这类情况多了,便形成了演员们的被动性懒惰。如今影视圈的动作戏成了演员们敷衍的重灾区,不愿意配合的,要么原地站桩挥舞,要么直接上替身;愿意配合的,摆个花架子,你来我往动两下还以为自己很有职业素养了。这样的画面拍出来看不出半点力道不说,动作也不连贯。在后期制作时为了好看,导演和剪辑师想尽办法,切画面,上倍数,实在不行,只能在武侠剧里弄点仙侠特效。
观众们评价的每一部烂片都不冤枉。
《大明奇案》这个剧组,是武行兄弟们入行来见的第一个主演带头亲自上真功夫的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