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之后的第二天,樊可才从别的家长嘴里知道,沈竞先已经是全省最专业的奥数老师。
“他是专门搞奥数的,以往带的特长生有不少被华清特招。他今年压名额呀,是因为他今年要带学生出国打比赛,这可是为国争光的机会,所以,可不得用心挑人嘛。”
这位家长的语气卖弄又炫耀,樊可为了得知更多的消息,不得不好一番吹捧,才又得知知了更多的消息。
原来沈竞先读书时也是有名的天才儿童,只不过他家里条件困难,险些中途辍学。后来是在政府和一位老师的扶持下,他才过上了有床睡,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的日子。
十年前,正是沈竞先读高二那年,也有一场国际奥数比赛,那时沈竞先因为叛逆,没去参加。当年那场比赛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队的比赛成绩并不好,后来带大沈竞先的老师因病去世,那场没有拿到名次的比赛便成了老师的终生遗憾。
“我啊,估计沈老师是为了完成他那位老师的遗愿,才卯足了劲儿想带着学生在这次的比赛里闯出名堂。”
知道沈竞先有这等经历和能耐,樊可瞬间什么脾气也没有了。
她甚至安慰自己:有能力的人都是有脾气的。话里被刺两句算什么?说不定沈老师就是这种风格呢。
为了让儿子吴义龙进沈竞先的奥数班,樊可开始送礼,堵门,使出了浑身解数。沈竞先被她烦得无可奈何,又不能报警,只能松口,答应给吴义龙一个机会。
那是一张卷子。
吴义龙当着他的面做完之后,沈竞先什么也没说,总归是在樊可的注视下,将孩子收下了。
《天才算法》的故事脉络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部以数学竞赛为主题的奋斗剧。整部戏的关键词可以提炼为:少年、热血、竞技、梦想。
背负先辈心愿的沈竞先带着学生们从市比赛走向省比赛,从省比赛走向全国比赛,最后再出国拿到冠军。他们途中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在克服重重困难的同时,师与生之间的情感也在此间发酵。最后,学生们实现自己的价值,老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结局。
根据编剧的设定,沈竞先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具体该如何打扮,读过二十来年书的潘泽永不要太熟悉。
“看我把你打造成一个表里如一的书呆子。”
改造第一步:先把余寻光的细框眼镜换成黑框粗边的,遮住他过于漂亮的眼睛。
余寻光如今正处于为角色注入灵魂的阶段,潘泽永就让他摆出这副样子去试衣服。
改造第二步:挑选大一号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
潘泽永带余寻光去了一家普通又平价的商场。
从货架上取下一块红黑格子的衬衫,余寻光说:“我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华清大学。”
潘泽永笑,“长见识去了?”
“对。”
余寻光还去听了几堂数学系的课。
“能听懂吗?”
“大一的课程,差不多。”
这回系统为《天才算法》剧本定下的评分是[S-]。沈竞先是一个数学天才,虽然性格孤僻,执拗,但是送给余寻光的三个技能都很好。除了高等数学(进阶)和逻辑思维(强化)两个专业技能外,还爆了一个金色技能:对真理的追求。
为了找感觉,余寻光后来去埋头刷过一些奥数竞赛题。将知识点全部吸收后,听懂老师讲课还是不成问题的。
既然说到这上面了,余寻光还曲起手指,做了一个拿东西的姿势,“你看。”
潘泽永秒懂,“粉笔?”
“对,我以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捏粉笔的。”说完,余寻光又换了一个握笔的姿势,“在大学里,我还去采访了一位学神,学了他的拿笔姿势和画符号的习惯。”
“还有吗?”
改造第三步:拥有各式帆布鞋。
余寻光换上一双经典款的帆布鞋,手里像拿着什么东西往前走了一个来回。
潘泽永坐在换鞋凳上,微微仰头看着余寻光,他的眼睛里是完全掩饰不了的欣赏和笑意。
刚才问题的答案这不就来了?
“你还学了人家的走路姿势。”
“嗯。”
要把角色演成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并不容易,需要注意更多的表演细节。修改走路的姿势,能够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余寻光很仔细地向潘泽永介绍自己的技能,“是我当初演《群鸦风暴》时开的头。”
阎培熙起头,江瑞安融会贯通。莫说邯郸学步,所有的一切都是余寻光花费时间和心力做出的努力。
他一直在把自己的天分燃烧在有用的地方。
出去逛了一趟商场,又被狗仔拍了一遍,仍旧是上次那个偷拍团队。
他们好像和余寻光杠上了。
易崇发现之后,冷笑,“就让他们拍吧,多跟几次他们就明白了。”
上回是情况特殊,这之后哪能再给机会让他们吃到甜头?
反正余寻光要进组了,多拍点,当作宣传。
2月13号,《天才算法》剧组开始组织定妆、剧本围读等前期工作。
《天才算法》剧组的幕后成员,包括灯光、摄像都是李恕坤自己的班底。大概是为了给潘泽永还原真实剧组的困难,那些通情达理的“叔伯”们在工作时突然变成了不讲道理的无赖。潘泽永不迁怒,不怪罪,只说自己还是跟师父交流少了,所以对他的朋友们不熟悉。
余寻光左右无事,见潘泽永焦头烂额,忙完自己的工作后也会去帮忙。
潘泽永对此乐见于成。
后勤工作的流程是繁琐的,剧组又是一个小社会,从人情到金钱,副导演不一定都要管,却得对流程和动向了如指掌。这期间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潘泽永带着“小师弟”进进出出,携手成长,一起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潘泽永发现余寻光对摄影组的情况十分了解。
余寻光解释:“是我之前从李传英导演的团队里看到的。”
潘泽永便知道,这世上还有另一位李姓导演对余寻光很好。
从长辈的角度来看,余寻光听话又真诚,在专业上努力还能出效果,对这样的年轻人多关照两分并不奇怪。
潘泽永自己都对他很照顾。
既然《天才算法》故事的主体是师与生,免不了会用到很多青少年演员。沈竞先的奥数班一共有5个孩子。3男2女,每个角色背后都有支线。
余寻光是在拍摄定妆照时第一次见到这群小演员。
少男少女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充满活力。
在他们之后,是各种随行人员。
哪怕还未成年,部分孩子也已经和圈内专业的公司签约;个别两个没有签约的,家长忙前忙后的在帮其打点。
余寻光只是看了一眼,就回头去帮潘泽永的忙。
女主角管诗语也是这会儿遇见的。她和叶兴瑜的那个叫龚玉的姐妹儿一样,都是属青衣的演员。只不过管诗语这回是第一次演妈妈,为了演好,她剪了头发,停了护肤,提前做了不少准备。
拍完定妆照后,开机前三天,剧组准备剧本围读。
围读会,李恕坤好歹是出席了,只不过他没发言,全程端着个保温杯神游天外,连导演阐述剧本的环节都是让潘泽永上的。
制片人坐在一旁不发表任何意见。反正导演栏的“李恕坤”招牌是打出去了的。只要成片能够过关,他根本不管剧组里到底是谁在掌权。
导演、编剧、摄像依次发言后,轮到了男主角。余寻光早就对沈竞先的人设了如指掌,一番分析头头是道,让编剧止不住的在心里发出认同的声音。
他说完,编剧还道:“把戏给余老师演,我是绝对放心的。”
第二个发言的是女主角。管诗语今年35岁,也是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演员了。她很珍惜这次和余寻光共演的机会,自然不会在围读会上露怯。
第三个发言的是本剧的三番,饰演吴义龙的傅文光。虽说人家年纪不大,今年才16岁,可都在这个圈子混了,他的专业能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