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野猫了,韩妈妈快把孩子收编成家养猫吧,看到大佬浑身是伤,我心疼啊。”
“来了来了!韩妈妈终于要找到云开了。”
“找猫这段也好像找云开——咦,我在说什么?”
“韩妈妈的天塌了啊,一直喂的猫再次找到,脑袋居然被人打破了。”
“韩妈妈别怕,这只咪咪治好了洗干净还是能养的,孩子还没被打傻。”
“妈妈你好,我有一款花费五千块钱的病要生。”
“快给朕带回去,带回去!”
“云开咪咪,你这回再跑,会被关起来的哦。”
“别跑了,再跑噶蛋了!”
“哈哈哈你们这群魔鬼真是够了……”
第二次再跟着韩雅清回去,郑云开就再也没有跑过。
韩雅清的早餐摊撑不住了,她便带孩子们去做建筑工,去修路,去挑粪。郑云开作为大哥,很有担当的和韩妈妈一起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他照顾两位长辈,还半柔半刚的管束好三个弟妹。
观众们都叹息:“有这么乖的孩子,什么样的极品爹妈会想不开不要他呀。”
韩雅清带着孩子们努力工作,为大家服务,终于改变了周围人的看法。到第十集,突然又有一些有过相同经历的孩子找到韩妈妈,跪下来求她收留。
原有的四个孩子不由得害怕起来。
他们害怕韩雅清会让已经独立的他们搬出去,害怕有了更多的孩子韩雅清会忽视他们。
韩雅清当然能感受到孩子们敏感的内心,她找到郑云开,在土灶边,跟他开诚布公地谈。
一直不轻易表露自己情感的郑云开大哭出声。
“来了,余寻光的新口味哭戏。”
“云开咪咪在我心里就是只狸花,我小时候奶奶家就有一只狸花,明明特别粘人,又傲娇地想要勾搭你自己主动摸它。”
“郑云开这个角色很粗,余寻光的表演赋予了他细的一面,真是一出好戏。”
“我爷爷说韩妈妈和云开咪咪的戏最好看,我觉得是他们演得好。石韵之也不错,但是焦丽娟这个角色有点偏功能性,没大多作用。”
“到开始点评演技的环节了?那我说一句。三个小孩里,演得最好的是金红,其次是国强。被俩高中生碾压,饰演何晓强的廖源,无功无过吧。他偶像出身,这回演得没让人出戏,我就愿意肯定他有很大的进步了。而且何晓强这个角色非常自私,廖源敢接这种不完美的角色,路好+1。”
“母子”之间解开心结之后,郑云开也清楚了韩雅清的想法。他回去安慰弟妹,并且决定一起帮助韩妈妈。为了报答恩情,他们跟随着韩妈妈踏上了一条帮助跟他们有着相同经历的人,回归社会的“雷锋精神”大道。
五年很快过去。
这五年间,韩妈妈又收留了很多孩子。房子不够住了,大家一直和泥挑桶自己盖房。这么多人,不方便找工作,韩雅清便自己开了一家建筑公司。她亲自带领着孩子们从事劳动,再给他们发工资。
每个人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家。
观众们看到这里当然有疑问。
“韩妈妈这是在聘用童工了吧?”
“满了16岁还算童工吗?”
“这个年代的立法不健全,正常。”
“我看前面就想说,满街的小混混,云开被人打成那样都没人管,感觉好像这个世界不存在警察。”
“当时就是很乱啊!警察工作强度很大的。说个热知识,那个时候国家还没有全面禁枪你想得到吗?禁枪政策是96年颁发的。”
“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是86年开始实施的,但是直到世纪初,才做到全面推行农村户口免费九年教育。”
“身份证都是84年才有的呢,你看第12集,韩妈妈带云开咪咪领身份证。”
“其实过去才几十年,为什么我会觉得时代离我那么遥远?”
“国家发展得真的太快了。”
国家发展得快,韩妈妈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一多,郑云开“武力镇压”式的管理方法便不再有用。
尤其是汤壮这个刺头出现之后。
韩雅清是有文化,有远见的人。她思考过后,决定送郑云开去读书。
“云开,你很聪明,你应该学更多的本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个时候的郑云开仍旧处于“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阶段。
直到他读书之后,更丰富的知识开阔了他的眼界,他开始逐渐理解韩雅清会收留这么多孩子的心情。
在那一刻,郑云开的“小爱”彻底升华成了“大爱”。
他开始更加努力的帮助韩雅清,无怨无悔。
“从这一刻开始,韩雅清与郑云开再也不是母子,而是同志!”
“央视的编剧真的很会写啊,就这种情感升华,一整个把整部剧的立意都拔高了。”
“余寻光对于饰演这种目标坚定的角色简直手拿把掐,并且他前后的眼神对比也拿捏得很好。电视剧表演不像电影,后者篇幅有限,有时候会通过一个镜头去体现出人物的成长与改变;电视剧是长时间的,但这种[长],反而增添了加入内容的可能,也很容易润物细无声。”
“我刚回过去看了一遍,真的,郑云开每个阶段应该有的样子,余寻光都通过眼神演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今年有芙蓉奖吧,嘻嘻。”
“支持余寻光电视剧奖项大满贯,他值得。”
郑云开进入了人生新的阶段,不仅指精神,也指生活。
在《大树下的儿女》里,他认识了一个叫“王悦冉”的女孩。二人之间有一段恋爱戏,半集的篇幅,看得观众们直呼不过瘾。
“谈恋爱的时候又是一个毛头小子哈哈哈。”
“郑云开真的好有男人味,想谈。”
“虽然可能不文明,但郑云开有时候说粗话,还有抽烟,我觉得他特别有魅力。”
“大家不要害羞,云开大哥不缺梦女。”
“两位演员都好会演哈哈哈。”
“余寻光你再演几部有感情戏的电视剧吧,算我求你。”
“咦惹,这种酸臭的恋爱能不能让我也谈谈?”
“郑云开在老婆面前怎么有点大男子主义?余寻光你还演得挺好,跟谁学的这个调调。”
“王文质?”
“敲,是鱼圈!”
恋爱谈好之后,结婚。
郑云开带着妻子,跪在了韩雅清面前。
一年年过去,周围的弟弟妹妹也在一个接一个的成家立业。韩雅清迎来了更多人,送走了更多人。韩雅清的“善”是能够抚慰人心的,是能够给人带来重大影响的。那么多人,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一同叫韩雅清“妈妈”,一起把有韩雅清在的地方,称为自己的家。
哪怕是结了婚,哪怕是去了外地务工,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和韩雅清心连心的一家人。
大家一个个的走,只有最初的四个孩子一直留在韩雅清身边。
在韩雅清的助民建筑公司里,郑云开任总经理,宋金红管财务,孙国强管后勤,何晓强管人事。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在公司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后,把那些钱拿出来帮助更多的人。
虽然有个大公司,但韩雅清和四个孩子却一直过着简单的生活。
韩雅清和焦丽娟最初开早餐店的愿望,被有同样梦想的郑云开的妻子王悦冉去完成。小王同志很有天分,没半年就把店铺打理得红红火火。她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哪怕怀了孕也一直为店里忙上忙下。
有一天,因为不小心跌倒,郑云开担心妻子动了胎气,带着她去医院看病。
王悦冉放心不下的店交由韩雅清顶班。就是在这个时候,郑云开的父亲找上了门。
“什么情况,父子之间也能火葬场啊?”
“不不不,这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