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_作者:寻光小筑(398)

2025-05-05 评论

  他不会拒绝想要上进的人:“《盛阳之下》这个剧本你研究得怎么样?”

  文简赶紧发来一打照片,全是她为「白灵」写的人物小传,手写。

  她略带着心机,白灵的小传下面还压着之前演的,其他角色小传,用独特的角度在照片里占了一个小角落。

  余寻光仔细地看,看出来了文简的用心和进步。

  其实白灵这个角色比《故梦》的杜晚舒要更适合她。

  这几年文简演戏是什么态度,余寻光大概了解,她早就不再是那个依靠导演现场去教的演员了。

  她或许没有天赋,但勤能补拙。

  “我没带过徒弟,我对徒弟的要求会很严格,我会按照我自己的习惯来,我会给你布置定时定量的文字类的作业,你能接受吗?”

  得到肯定的答案,文简兴奋得要喊出来,“能的能的,只要老师愿意扬鞭子,我特别愿意挨打!”

  余寻光失笑:“不至于那么严重。”

  文简的执行力很强,余寻光一答应,她就通知家里准备。

  5月8号,诸事皆宜。

  文简的父母亲自来到京市,选了个风水极佳的园林式饭店,操办了一桌拜师宴,请余寻光上座。文家遵循传统,宴后,文简拿了个垫子跪在余寻光面前给他上茶。

  余寻光尊重文家和文简的习惯,喝了茶,送了一个自己编了红绳绑住的玉牌。

  从今日之后,文简的“师父”便能够喊得更加大声了。

  她还发了个薇博,亲自认证自己是“光门大弟子”。

  网友们如何猜测讨论不说,拜师后的第三天,余寻光带着文简来到中传,观看武晨远的毕业作业。

  那是一出名为《谣言四起》的多幕戏。主要讲述了几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遭遇了别人的恶意造谣,进而让老师信以为真,用偏见的眼光看待他们,令其挂科,险些无法毕业的故事。

  剧情的看点在于几位主角对他人偏见的反驳,和对以班主任老师、教导主任为代表的成年人的强权的反抗,当然,为了故事能成功结尾,还设有一位年轻老师为正面形象。有几幕冲突戏十分具有表现力,其中有好几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是的,我不完美,这能代表什么?世上本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我并不会为我的犹豫、胆怯、后悔而感到羞耻,我的缺点也和你对我的指责没有任何关联!想要我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低头?这太可笑了。”

  “人生是一块拼图,我已经找到了部分线索,我不会因为你而抛却它。”

  “我曾经放弃过,但我现在只想坚持。为什么?因为我想热烈的活。”

  “老师,请让春风代替我亲吻你吧,它会带着花香,为我向你表示感谢。感谢您对我做的所有一切。这世上的好意并非都是裹着糖衣出现,我如今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余寻光看着舞台,久不言语。

  舞台剧看完后,文简止不住的鼓掌,她在震天的掌声中对余寻光说:“老师,这个剧真好,结局好,演的也好。我现在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儿,我想去跑圈!”

  余寻光笑,“那我给你泼一瓢冷水冷静一下?你就把这场舞台剧当成作业吧。”

  文简并没有角色被打击,“好!”

  这样合口味的作品,她愿意分析。

  中传的硕士毕业大戏比本科的毕业大戏来看的人更多,余寻光在起身时,在现场发现了左国明。

  左国明是代表人艺来的,他言语里,尽是这部优秀作品的褒奖。

  等围观的观众离场,武晨远从后台跳着跑出来。

  哪怕余寻光戴着口罩,他也能发现他,“师兄。”

  余寻光不愿他错过机会,忙给他介绍左国明,“这是人艺的左老师。”

  武晨远收到他的暗示,先和他握手,感谢他的支持。

  左国明言之有物地夸了两句,并道:“你的作品在我们内部很火。你有没有考人艺的打算?”

  武晨远笑着拒绝,“谢谢老师,我已经读太久书了,想去外面看看。而且,我们得为我们的剧做打算。”

  左国明便懂了。他点了点头,拍了拍余寻光的肩,离开了现场。

  武晨远喊来自己的副导演去送他。

  等其他人走了,武晨远才兴致勃勃地问:“师兄,怎么样,我刚才在台上?”

  余寻光点头,肯定,“好极了。”

  中气十足,吐字清晰,情感充沛,武晨远现在的演技跟几年前相比都非吴下阿蒙。

  “台词写得很深刻,现场的调度、舞美也很棒。”他真的导出来了东西。

  类似夸奖的话,武晨远最近听到了很多次,但没有谁说的能比余寻光现在质朴的描述更加动人。

  他眨了眨几欲落泪的眼睛,“师兄,我……”

  他想问余寻光有没有看出来他把他写进了作品里,又怕冒犯。他抬起胳膊想要拥抱,又怕冒昧。

  余寻光看出他的犹豫,主动拥抱了他。

  “小武,舞台剧很成功,恭喜你。”

  武晨远当初说要放弃做演员,对当时还青涩,还不怎么成熟的余寻光来说,如何不是一种打击和成长?时过境迁,他对自己那时候的具体情绪已经记不太清了,他只对那时内心的五味杂陈有印象,以及自己不能用个人的原则去要求所有人。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武晨远选择了另一条路,他应该祝福。

  但是物伤其类。有时候余寻光主动代入小武的视角,心里还是会生出遗憾,忧郁、惆怅、后悔。

  所以,他能理解他。

  不管怎么说,武晨远只是一个少经世事的年轻人。人在30岁之前主观选择的路,走的都是重塑自己性格的路,没有谁天生就是完美。

  如今,武晨远能立起来,这很好,这真的很好。

  余寻光都忍不住泪目。

  他的声音轻轻的,带着两分涩,“小武,你做到了,这真的很好。”

  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从电影走向舞台剧的期间,武晨远遇到了很多诱惑。他曾经动摇过,迷惘过,可是他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生活给予人物苦难,有才华的人会将苦难转化为独属于自己的财富。

  武晨远把满是泪水的眼睛埋进余寻光的肩膀,此刻,他终于能和以前的自己释怀。

 

 

第156章 《盛阳之下》开机轶事

  5月11号, 《盛阳之下》剧组组织剧本围读会,几位主演悉数到场。

  由于电影是奔着出票房去的,商业性更重, 所以哪怕如今处于制作前期, 聚星也开始提前进行例行的宣传路透,一点点地拉高大家的期待阈值。

  就像是在向网友汇报工作一样,围读会开始没有多久,余寻光、高苏、刘和贵、文简、康芮晗五位演员的工作照片便被官方披露。

  “啊?就这五个人?”

  “什么情况,没有其他客串吗?”

  “五个人能拍什么戏啊。”

  “不是, 就这种阵容也算大制作?”

  官方把素材发出来宣传, 看客们合理自由讨论。不到半天,「《盛阳之下》到底算不算大制作」的话题便在各大平台被网友热议。

  “官方刚才认证了, 演员就是这五个人。”

  “聂梵是不是不会拍群戏?我刚才回顾了一下《故梦》,发现那部电影的戏份也只在四位主演身上。”

  “看概念海报像都市灵异, 《盛阳之下》肯定是要定春节档的,春节不来点阖家欢,谁看呐。”

  “有些路人又开始分析市场了嗷。”

  “我觉得大制作这个点不用怀疑吧,总制作费3.5个亿呢。”

  “大制作的概念是什么?名导、名演、高制作费,这些《盛阳之下》都不缺啊。”

  “可跟其他的大制作比起来,略显寒酸。”

  “就是,到时候路演, 主演都站不齐一排,太没有排面了。”

  “我觉得有些人不要太迷信全明星阵容吧?部分电影请那么多客串友情出演,然后为了给这些人镜头疯狂往剧情线里加戏,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有点脱离电影主题了。请客串演员本身就是为了给电影增加噱头,《盛阳之下》里余寻光一个人就能扛起这个任务,当然没必要弄些有的没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寻光小筑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