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_作者:寻光小筑(434)

2025-05-05 评论

  余寻光帮她分析:“现在离开机不到半年时间,你能学会吗?”

  朱思荃细想了一下,实话实说:“有些难。”

  朱思荃是两广人,那边的方言发音和云贵地区到底是不一样的。而余寻光有把握能学会,是因为他之前就跟着胡继周学过,有点基础。

  余寻光觉得,“那你不如到时候就讲港普嘛,也没有人规定山城人不能娶粤语区的老婆。”

  如果学不会,还要硬学,还要在大荧幕上表现自己不地道的方言,余寻光的想法是:不如不说。

  电影既然讲的是山城的故事,那么上映时宣传期里,肯定会额外关注山城这边观众的评价。真正看电影的观众可不会因演员背后为角色付出了努力而夸你敬业,大部分观众只会认为你演员的本职工作没做好,他们出了票钱,你还端上来了一碗半成品,差评不给你给谁?

  朱思荃这么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这个思路不错的啊,余先生。”

  余寻光在这个基础上深入,甚至来了灵感,“因为是粤区的老婆嘛,所以肯定有带那边的习俗,杜鹃肯定很喜欢在家里煲汤,她跟着戴亮从广省过来,煲汤是她对家乡唯一的思念方式了。然后家里的小孩呢,因为在山城长大,吃惯了辣,就不爱吃这种清淡的东西。所以每一次妈妈端上刚煮的汤又或是糖水,小孩都会说……他掐着嗓子学小孩说话:“没有辣椒的菜我不吃!”

  朱思荃听他说得有模有样的,哈哈笑。

  余寻光想到戴亮幸福的一家三口,也笑着继续说:“后来戴亮不是去开摩的支援山火了嘛,杜鹃给大家送饭的时候还有的说。杜鹃给其他人送的都是统一的好菜好饭,唯独多给丈夫带了一碗汤。这是属于人性的私心,也是妻子对丈夫最普通的爱。”

  朱思荃听着他描述,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感,她禁不住自己配音:“你多饮点咯,我加了好料,大补。”

  余寻光马上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回:“没有地方上厕所啦。”然后还发出吨吨吨的声音,表示自己真的喝了汤。

  朱思荃都禁不住赞叹了,“哇——真的好厉害啊,余先生,你比几年前更厉害了。”

  “就是跟剧本上有些出入,”余寻光笑了笑,诚心地问:“如果我把这段戏描述给编剧,你说他们会不会同意修改?”

  朱思荃说:“当然咯,你说的话没人不会去听的,而且你说的很有道理啊。”

  这是余寻光第二次听到这种话了。

  他很厉害吗?

  经过了《红英花序》和金凤奖评委的事,余寻光反应过来,他确实挺厉害的。

  但是不能骄傲,这才哪到哪儿啊?

  11月21号,《飞驰救援》剧组组织围读,由总制片人郝望津,发行人吴颖娴,和导演葛安淮共同主持。

  会议开始前,葛安淮操着一口熟练了不少的普通话玩笑道:“现场好多熟面孔啊。对部分人来说,我们是第一次合作;对另一些人来说,我们已经是再会了。”

  《飞驰救援》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除了领衔主演的裘白、余寻光之外,还邀请到了众多山城出身的艺人。部分演员只是客串,便不会到达今天的围读会。

  不重要的不会来,换言之,能出现在现场的,都有重要戏份。

  像跟余寻光在《大明奇案》里合作过的饰演杜芊芊的童贝儿,还有张第源、廖源等人,都是被各自的公司安排进来的,是朱思荃前面说过她的“竞争对手”。

  其实还有文简,她还是带着家里的新品广告来的,只不过她那是真客串,所以没来凑热闹。

  请这么多知名演员来参演电影,目的很明显。片方需要演员的号召力吸引粉丝入场,演员方希望能拿到参演大项目的履历,顺便蹭上宣传热度,可以说是两方各有所需。大家也都知道自己拿了钱是来干什么的,现场免不了一派和谐。

  作为导演,葛安淮首先发表讲话:“其实在今天的围读会开始之前,我们就跟主演们磨合过剧本内容,部分单人部分的台词还做过修改。《飞驰救援》讲的是山城的故事,为了体现故事的地域性,剧本里的一些台词都是编剧们有去用山城方言过滤了一边,是按照山城人民的日常来的。”

  当初执导了《群鸦风暴》的三个导演如今都在内地混得风生水起。林勇先在《密信》后,成了内地有名的“工具人”导演;刘兆善于拍动作戏,便在电视剧圈深耕;而善长于出画面的葛安淮,去年港城电视台付出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给他在港城电影节上拼出了一个“最佳导演”的荣誉。

  有时候奖项的作用还是很可观的。这不,今年巨鹿发行的大制作就以一种理所应当的姿势落到了他的头上。

  港城这么捧葛安淮,为的就是他立起来后能带着港城团队、带着更多的港城出身的演员支楞起来,这回朱思荃的角色也是有葛导的存在才能保住。

  既然都是拿过A类奖的导演了,又有港城导演的光环,大家对葛安淮便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地方。连裘白都很配合,全场听从他的指挥。围读会现场,每个人讲了一小段自己的台词,让同事们熟悉了一下自己的节奏,再花了点时间复盘了一遍剧本逻辑,之后就要上重头菜了。

  《飞驰救援》的剧本围读跟其他的不一样,重点内容放在拍摄方法上。

  山城的山火烧得那么大,如今到底如何来拍,需要导演组和制作方的智慧。

  因为围读会现场有花絮老师在拍,所以余寻光被安排提出这个问题:“我想知道实际拍摄时,咱们组的景是怎么运作的。”

  葛安淮娓娓道来,《飞驰救援》的拍摄内容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组织演员前往山城,趁着天气还不算冷,聚集群众演员,在当地的山坡上拍摄摩托车往返送物资的外景。

  第二步:在山城各处取景,拍摄电影后期剪辑需要到的空境和各个角色背后的故事。如余寻光饰演的戴亮的家长里短。

  第三步:前往约好的实地,在消防团队的保护下,在可控范围内,规范的、使用真火营造出山火烧起时的场景。

  既然拍的是山城山火,为了向那些平凡的英雄致敬,剧组还特意提前邀请了一些曾经参加过山火救援的英雄出镜。

  制片人郝望津就开口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专业演员,参与这个项目,我相信大家一定去了解过山城的山火事件,也一定知道本次电影的主题是为了突出人民众志成城抗灾的精神。由于山城地势特殊,当时火势太大,热浪袭人,温度太高,为了支援山顶作业的消防战士们,山城本地是出动成百上千辆摩托车和无人机,有许多民间组织自发参与支援救援的,这也是我们剧名的由来。本次的项目投资巨大,我们会把大部分资金放在群演和场景重现上。我们还会邀请真正经历过山火救援的山城摩博会成员,和那些普通人中的平凡英雄来参与拍摄。现在,有请山城摩博会的副会长来向大家讲述当时的经历。”

  余寻光去山城体验生活时,有在空闲时跟一起开摩的的大哥们聊起救援山火的事。无一例外,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好几年工作的师傅们都有参加过当时的支援。他一开始从网上了解,后来从摩的师傅们的口中了解,现在又在围读会现场听摩博会的年轻机车手们讲起那时的故事。

  每个人讲故事的出发点和角度是不一样的,余寻光听三遍,三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无一例外,没人会把功劳揽给自己,大家在阐述完事件的最后一段,都会说:“这是大家的功劳。”

  山火特殊,绝不能长久作战,每一次计划的实施,都是孤注一掷。

  裘白又从中得到了新的感悟。

  本次的围读只安排了一天,为了达到效果必须赶流程,一群演员除了上厕所,中途都没怎么休息。下午,围读会的重点又都放在调度方面,各个部分的负责人逐一发言,直到晚上10点结束后大家才一一散去。

  余寻光刚起身,就有几个人偷偷摸摸地站到了他身后。

  张第源一把勒住他的脖颈,搞怪的用塑料粤语说:“大师父,吃夜宵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寻光小筑 娱乐圈 系统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