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不可以这样_作者:楚氏十六戒(93)

2025-05-07 评论

  “你可以回忆我刚才所说的……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小说,是利用语言模型,模仿人类的语法遣词,将文本进行排列,成为有既定规律的组合。它不能给一个故事带来创作者应为其赋予的‘意义’。或许它能够生成一本可读的、真假难辨的小说,但那不是‘创作’。机械,也永远无法取代人类,进行真正的、具有‘意义’的创作行为。”

  “AI写作的诞生,肯定会冲击到一部分以写作为生的人,也有可能使很多缺乏表达能力的、文笔功底薄弱的作者陷入窘境。但是我相信,拥有自己的想法、有独树一帜创造力的作者,不会被它带来的洪流冲垮。他们将反其道而行之,成为连AI也望尘莫及的掌舵者,引领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十四杀说罢,从两道虚影中,分别伸出一只手,温柔地拍了拍谢步晚的双肩。

  “步晚,这就是创作者的魔法,也是你的魔法。”

  说罢,他们朗笑两声,化为长虹,向窗外飞去。

  “就由我来组成左手!”

  “就由我来组成右手!”

  此时天幕轮转,朝阳初升。明媚晨光洒在的学院的花园里,照在高台中央只差头颅的金色雕像上,映得雕像肩头星芒闪烁,熠熠生辉。

  漫长的一夜过去,一个崭新的时代,似乎要来临了。

 

 

第126章 病名为AI

  新的太阳又从东方升起,鱼塘文学院里,也再次迎来了新的一天。

  AI写作的风波,并没有随着机械降神和黯然伤神被抓进小黑屋,就此画上句号。

  虽然鱼塘文学院明文规定,小说的创作不允许使用AI;从道德层面上来讲,一旦有作者被发现使用AI写文,也会遭到读者的举报和制裁。但这一切都无法彻底杜绝AI的诱惑。

  AI作为一种写作工具,实在是太轻松便捷了。总有偷懒的作者在自己不想更新的时候,找AI去给他生;也有作者在灵感枯竭或者卡瓶颈的时候向AI求助,让AI给他们提供创作素材。

  AI快速的更新叠代,让它生成的小说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越来越成熟,使人难以甄别AI生成和真人创作的界限。

  一些作者嘴上说着不用,背地里偷偷地变着法儿使用。反正大多数读者只在乎有文可看,也分辨不出饭菜是现炒还是预制的区别。

  另一些作者原本是不想使用AI的,却架不住那些偷偷用了AI的人一天五更,甚至十更。如果不跟上他们的更新速度,自己也就只有被卷死着一个结局。为了不被饿死,只能偷偷跟着学习,研究如何不动声色地把AI生产融入创作过程。

  人们对创作这件事的评价,也逐渐受到AI发展的影响。想知道一本小说好不好看,先喂给AI让它替自己尝尝咸淡;不喜欢某热门小说想从中挑刺,就让AI“用刻薄的语言分析一下某某作品”。评价某作者创作XP特立独行,就说“AI果然还是不能取代人类”;而对一个作者最大的侮辱、最狠毒的贬低,就是骂他“写得还不如AI”。

  AI使用逐渐泛滥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写作原教旨主义者。

  这些人坚决反对使用AI进行写作,他们认为AI生成的小说都是碎尸缝合的产物,没有生命力和灵魂,同时是对原创文学的严重亵渎。

  他们火眼金睛,能凭藉多年的阅读经验从众多小说中分辨出哪些是作者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哪些是AI点击一键生成的。他们做调色板,把这些AI作品丢进AI里去进行查重,然后社媒避雷轰炸评论区加向平台举报一条龙。

  “把文学还给人类,把艺术还给创作!”

  他们高呼着字字泣血的口号,捍卫人类思想最后的载体,文明尊严最后的阵地。

  配合网站规定和人民大众的需求肃清使用AI的作者,这原本是一件正义之事。奈何水浅王八多,征讨的队伍扩大了,一些胡乱出警的人,自然也多起来了。

  他们不需要任何证据,只是凭感觉,就可以指证某某作者使用了AI写作。尤其是有些原本就喜欢写意识流的作者,辞藻华丽、逻辑错位,更是写作鉴AI的重灾区。

  写文并不像图画那样,可以发作画过程和图层文档自证清白。大多数原本清白的作者一旦被指认使用AI,就失去了全部反驳的手段和力气,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年苦心创作被打成AI生成作品,墙倒众人推,欲哭无泪。

  随着出警频次的增加,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气氛也越发剑拔弩张。

  然而,读者和作者之间数次发生的惨烈冲突,并不能影响AI使用范围逐渐扩张的大趋势。

  最先做出改变的,是零点文学网。它率先完成了在零点文学院内部的AI写作工具的部署,并发公告支持所有作者善用AI辅助写作。

  紧随其后、不甘示弱的是洋柿子小说网和绿河文学城。洋柿子更是公然发布作者新约,说所有签约洋柿子的作者默认授权作品给洋柿子拿去喂AI,训练模型,而且以后对洋柿子作者申请签约进行审核的,也全都从真人编辑换成AI。

  接二连三的消息传出,在往闻市引起轩然大波。

  一部分善用AI的作者早早乘上这波东风,靠AI日更十万,走上发家字富之路;而另一部分作品被碎尸喂给AI的作者则是欲哭无泪,申诉无门。

  最惨的还得数那些赌上一切,想要靠写作改变命运的底层作者。AI比他们当中的80%写得还要好,他们集体失业,一时间不仅没有更新字富,反而背上了巨额文本贷。上吊的上吊,跳楼的跳楼。

  种种惨象不足为道,总之昔日繁华的往闻市,如今已是一片萧条,随处可闻被AI逼疯的作者在鬼哭狼嚎。

  这片AI创作的狂潮中,鱼塘文学院,大概是最后一片没有被AI写作侵蚀的净土了。

  在零点文学网、绿河文学城、洋柿子小说接连沦陷之际,只剩下鱼塘文学院,坚持没有在平台内部部署AI写作。沈河校长依旧维持着“禁止使用AI写作混更”的校规,这在一众往闻市平台中显得分外清新脱俗,出淤泥而不染。

  鱼塘文学院声称,这里所有的作品都将保持“纯天然制造”。在编辑的监督下,鱼塘将确保小说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们亲手在键盘上敲出来的。它们绝不掺杂任何AI成分,是真正的感情倾注,纯手工,无赛博污染。

  一时之间,鱼塘文学院成为了正统原创小说作者最后的避难港。其他平台的作者们,在得知自己必须签署协议,被“自愿同意”将作品喂给AI之后,纷纷解约,前来投奔。往日名不见经传的鱼塘文学院,竟成往闻作者们最后的净土。

  谢步晚得知此事,十分感动,也非常以自己当初选择成为鱼塘文学院的作者为荣:“想不到沈河校长从前看起来和七杀老师针锋相对……在大是大非上,还是很立场一致的。”

  郝涉游叹气:“岸老师,你想多了罢。”

  谢步晚:“这怎么说?”

  郝涉游:“你以为沈河校长不在鱼塘文学院部署本地AI,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尊严和清高?”

  谢步晚:“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郝涉游:“是咱们太穷了,没钱租服务器。”

  谢步晚:“……”

 

 

第127章 创飞全世界的神

  这是整个往闻市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间。

  所有作者的作品,被读者、被编辑、被平台拿去投喂AI。什么版权保护、什么创作者利益,不存在的。小说不就是文本的排列组合,谁能为一种修辞手法、一种语句的表达方式申请专利?

  既有的文学创作成果,全部成为了机械艺术盛放的肥料。电子组件的根系深扎在人类文明的血脉里,不断汲取养分,疯长出一座钢筋铁骨的荆棘丛林。

  零点文学网、绿河文学城、洋柿子小说接连沦陷,人类作者在不需要休息、没有创作瓶颈、生产效率远超血肉的机械写手面前,竟无立锥之地。他们不转型成AI小说家,就只能等待被时代的步伐淘汰,下乡种田或者进厂拧螺丝——或许很快,AI种田和拧螺丝就会比人类做得更好了。到那时候,他们还能干什么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楚氏十六戒 沙雕 相爱相杀 职业 甜宠 脑洞 虐恋 搞笑 疯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