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保留着和袁恒宇通话的杨童,不敢怠慢、问出问题,只见坐在办公室窗边的萧云徊粲然一笑,眼尾随这笑容卷起淡淡自然纹路,白皙的脸蛋上映出窗外一层浅浅的初夏日光,窗帘薄如蝉翼、随风微拂……
有一刹那,杨童想,他们曾经必定很幸福。
“我们在两栋楼之间必经的空地上见吧,以后周三下班后晚六点十分,老时间、老地点。”萧云徊爽朗地说。
杨童连忙拿起电话:“师兄,萧总说……”
“好。”
电话那头的袁恒宇如此坦荡、如此言简意赅、如此欣然接受,让杨童觉得夹在他们当中的自己,是相当多余。
然而多余归多余,重要也很重要。
那之后的每周三,萧云徊、袁恒宇和杨童,约在老地方等,三人再乘坐萧云徊的车,到县城中心的商圈吃各种中餐西餐地方美食。
中学时杨童在物理课上学到过,介质,指的是一种物质,通过它可以传播光、声音、电磁波等能量或者作用力。
在和萧云徊还有袁恒宇的饭局中,杨童觉得,自己成为了某种介质。
他们一起去吃海底捞,萧云徊一口气点下若干份牛肉羊肉卷,边打点下肉捞肉边招呼他们吃:“那个,杨童,你们多吃点肉,你们平时两头跑要消耗大量脑力体力,多吃点蛋白质补充营养。”
杨童敏锐地发现,萧云徊只要准备夹带私货,就会不自觉支支吾吾,“这个那个”。
通常这种时候,自己作为介质的功能就要显现出来。
换言之,萧云徊刚刚那句话可以翻译为,这是萧总担心他师兄在学校伙食太过朴素,委婉地对他师兄表示日常关心的意思。
此时,杨童会极其具备眼力见地对袁恒宇说:“师兄,萧总让你和我多吃点肉。”
把自己也加上,主要因为头一两次杨童直接删除句子中的介质,导致萧云徊的脸蛋害羞成了猴子屁股。
而带上介质,萧云徊似乎颇为认可杨童的转译。
杨童作为编外社畜,要懂得随时讨老板欢心。
相形之下,他袁恒宇师兄倒是敢于直面光明磊落秀恩爱的人生。
一般这种时候,师兄会毅然决然夹起一串萧总捞起来的肉卷,大口大口把肉吃掉,并点评:“特别好吃。”
说完,师兄会再拿起勺子,从锅里捞出一串肉,送到萧总碗中,嘱咐道:“你也要吃,不要一直照顾人。”
诚然,这个场景对初初成为介质的杨童来说,堪称十分震撼——他认识了将近一年的人机男神袁恒宇,在恋爱里居然是一个年下直球甜宠男,连点评喜欢的人捞的普通火锅店肉卷都要评价“特别”好吃,恋爱脑实锤了!
久而久之,作为此二人的介质已成习惯,杨童慢慢回归平静,思考一些更深刻的人生命题:也许,爱真的可以给人勇气,去战胜始终横亘在生命中那些与生俱来的力所不能及。
“所以——师兄,你和萧总当年为什么会分手?”
介质当了若干天,在N大食堂吃饭的空档,杨童一边干饭,一边忍无可忍、不吐不快:
“你之前虽然说过,但当时我不认识萧总,联系不上本人,所以感受不具体。”
“现在看看他,再看看你,再看看你们……不理解,我真的不理解!”
不知是听见“萧总”二字还是“分手”二字,吃饭向来非常专注的袁恒宇突然停下来。
他沉思片刻,简明扼要回四个字:“性格不合。”
“有~吗~?”
虽然杨童只比袁恒宇小一岁,但初恋尚在未来时的他,对感情知之甚少,自然不懂得这四个字在分手世界的巨大含金量:“可是我总觉得,你还宠他,他也宠你,你还喜欢他,他也喜欢你。”
不知是不是杨童多心,他好似看见袁恒宇鲜有情绪波动的脸上闪过一丝明媚,转瞬即逝,但袁恒宇没有再说话。
自打杨童认识袁恒宇以来,袁恒宇就像他们实验室一道劳模的风景线。
他几乎每次到实验室,都能看见袁恒宇在工作;他几乎许多研究上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在袁恒宇那里寻得解法。
可你要问杨童,袁恒宇和ChatGPT有何区别,从前的杨童还真未必答得上来,直到他见到重遇萧云徊的袁恒宇。
原来,人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就是不论他多么摒弃或缺失作为人的部分,一旦有了爱的那个人,他便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
他会关心曾经被他视为盲点的领域,也会为爱的人笨拙迈出舒适区,去做恐怕一辈子都无法擅长的事,一如袁恒宇递出的那包大白兔奶糖,和他大口吃肉,评价的那句“特别好吃”。
“师兄,”杨童吃完最后一口饭,咽了咽口水,问:“师兄,你还喜欢萧总吗?”
杨童抛给袁恒宇的问题,总是直白回复一半石沉大海一半。
他少有见到一个问题扔出去,看袁恒宇在仿佛静止的画面中凝神思索,唯双眼有规律地眨呀眨。
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袁恒宇反过来问:“只有喜欢,够吗?”
在杨童眼里,袁恒宇是任何难题只要开口便能给出解法的人,他未曾想过,也有问题让袁恒宇保持开放性回答。
他困惑不已,鼓起勇气感慨:“互相喜欢,是多么幸运的事!有了喜欢……还不够吗?”
袁恒宇似乎接收到杨童的费解,又似乎没有,只是再三缄口不言。
杨童等了一会,再等一会,可惜始终没有等到袁恒宇的答案。
第89章
每到学校食堂午饭时期,袁恒宇不可避免听杨童八卦实验室及他本人二三事。
杨童最近研究进展本来颇为顺利。
继提交了最新一期的研究报告,与导师一对一深谈后,杨童心花怒放,因为他撰写的一篇论文草稿得到了导师的肯定意见。
尽管如此,导师强调,在投稿之前一定要做至少一次大修。
唯一不爽的点,是导师在返稿时还特意抄送了一份给于冠朝,说他们都用Transformer架构,可以请于冠朝帮忙把关。
杨童不忿:他是做基础模型的构建,于冠朝搞的是3D视觉任务,这样也能强行把关吗?
他忍不住在吃饭的时候和袁恒宇提及此事:
“没想到这次又落到于冠朝手里,他后来还特意回复导师邮件抄送我,说,‘请老师放心,我会认真按照您的要求把关论文’。”
“平时对老师一个劲地谄媚,对我们下面的人就颐指气使。啊~~~~~~~~师兄,我最讨厌这种两面派了!真是生气!”
袁恒宇面不改色,给出了建设性意见:“你可以按照老师给的意见大改,改完直接投稿,或者你也可以给我看看,不经过他手。”
“我靠,师兄,我的亲亲师兄,我最爱的男神师兄!”杨童又来了:“虽说当年我是为了我女神才来的N大,但师兄,你已经是我在N大最大的收获!”
杨童疯狂表忠心:“别看师兄经常高冷不理人,但师兄以身作则对抗恶势力,耐心回答我的专业问题,时不时提点我研究的创新性……这些伟大的精神,都像明灯一样启迪着我前行!师兄,你是外冷内热的神!”
杨童的彩虹屁机制一旦开闸便难刹车。
但袁恒宇似乎注意到什么其他关键词,思绪飞远,在杨童高强度的盛赞声中,他突如其来问:“你的女神,是什么样的人?”
袁恒宇难得展现对研究和萧云徊以外的人事物的兴趣,何况袁恒宇关心的,还是他的初恋心事,杨童受宠若惊。
他不由得感慨,自从萧总出现后,他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男神师兄,越来越有血有肉了!
感慨完,他见袁恒宇还沉默不语在原地等答案,便回到记忆碑谷当中,认真地、缓缓地抽丝剥茧,郑重地寻找那个锚点,从而定义这个初次,以便更诗情画意地勾勒出他迄今为止最喜欢的女孩:
“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