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咖啡厅时,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分钟,徐奶奶的女儿已经坐在那里,百无聊赖刷手机。
这位女士大约三十岁上下,气质沉静,穿着并非萧云徊想象的高端商务套装,反而是很休闲的长袖衬衫和牛仔长裙,搭配一双高帮帆布鞋,显得格外让人如沐春风。萧云徊心中暗自感叹,果然出生书香门第。
看见萧云徊走过来,她表现得并不陌生,而是直接朝他笑道:“你好,我是徐致礼的女儿,我叫宋墨寒。”
两人自我介绍后,各自点了要吃的东西,宋墨寒才开始和萧云徊闲聊起来:“是不是很意外我怎么一眼认出你?因为我在我妈的微信里看见过你的照片,在我爸生日时拍的。”
萧云徊记得徐奶奶说过,她的女儿和先生在上海开公司、事业有成,所以他幻想的宋墨寒是像他刚毕业公司的前老板那样,万恶的资本家。结果宋墨寒三两句话,就轻易破冰成功,萧云徊感到自在不少。
“我们几个都是外地来杭州打拼的,多亏徐奶奶的照顾。”萧云徊礼貌地说。
“哪里哪里,”宋墨寒意外的很活泼:“我妈认识你们,开心得咧。说有几个漂亮又可爱的小朋友作伴,都没空和我聊天了。”看得出来宋墨寒和他妈妈的关系甚为亲密:“你比照片上还要好看,果然我妈没说错。”
嘴很硬头很铁的萧云徊,并不习惯被这样直接夸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作答。
许是察觉到萧云徊的不自在,宋墨寒不再继续开玩笑,转而正经道:“话说回来,这次真的谢谢你,没有你们的话,我真的不敢想……”停顿了一下她说:“我父母对我,真的很重要。”
萧云徊点点头:“我明白。”
宋墨寒继续说:“这次很抱歉,本来应该给你们送上一份大礼,可是我来得急,没办法挑选。只能请你来这吃顿饭。以后你去上海,尽管找我,我一定好好尽地主之谊。”
萧云徊连忙道谢:“其实是我们快递点送快递的大哥最先发现徐奶奶在家里不舒服,多亏他留心,我们都是做了该做的事。”
两人于是天南海北的一阵闲聊,主题从杭州、工大、快递点二三事,到家人之爱、分离之苦、人生之无奈,聊着聊着时间竟不知不觉匆匆过去,二人甚是不知疲倦、相逢恨晚。
不知怎的聊到了萧云徊从业两年后快递行业的雨后春笋和市场环境恶化,萧云徊顺带提起了自己曾在义乌做电商,见识过更健康的市场。宋墨寒突然饶有兴致问:“所以你也有做过母婴行业吗?”
萧云徊疑问:“也?”
宋墨寒这才说:“我和我先生现在正在做母婴行业,主要做品牌批发的加工厂,我们的工厂就设立在义乌。”
提及义乌,萧云徊倍觉熟悉:“感觉义乌真的商机无限,我当年在义乌卖的是袜子,可惜后来吃了知识产权法律常识不足的亏。现在回忆起来,每天看到订单不断增加那种成就感还是无可比拟。有机会的话,真想重温一下那种感觉。”
宋墨寒见萧云徊感兴趣,直接发出邀请:“你如果还对电商这一行有兴趣的话,要不要去我们工厂参观一下?你刚刚不是说,你也知道母婴行业挺有前景吗?”
可能怕萧云徊怀疑其动机,宋墨寒立刻补充道:“你放心,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你们救过我妈妈的命,而且我和你聊天,能知道我们是一类人——我们都顾家、重感情。今天如果换了别人,我不见得会说这些。”
说不心动是假的,当年就听慧姐说母婴赚钱,袁恒宇还提出过要不要就此转行母婴。现在听到宋墨寒说有渠道,并且还提供参观机会,不为什么,哪怕出于对可能性和新生事物的向往,看看总归不亏。
萧云徊从左思右想中回过神来,见对面的宋墨寒平静如常,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
“求之不得。”既然正是心中所想,萧云徊也顾不上扭捏,欣然答应,开始筹划一趟义乌再回首。
第32章
林超对萧云徊打算去义乌参观母婴产品加工工厂的决定十分不解:“咱们现在生意做得稳稳当当,你在物流行业也算是顺风顺水。当年你在生意上的滑铁卢正是做电商,干嘛现在还对电商产生兴趣?”
萧云徊皱起眉:“生意之所以有风险,就是因为瞬息万变。你看物流,我们做了这一年多,利润每单降了三毛。你可以说订单量在上涨,但是匀下来总利润没法儿说是蒸蒸日上,我们还买了车,请了人。这就是代价。”
“所以呢?”林超觉得萧云徊没把话说透,自己脑子又不太够用。
“所以到处找找商机。现在有这个机会去围观一下其他渠道,又不是说非得要做什么。就一句话,你要和我一块去不?”萧云徊直达要害。
“我就不去了,”林超拒绝得飞快:“咱们快递点一天也离不了人,何况电商行业我从来没涉足过,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你去看看,回来再说吧。”
“行。”萧云徊明白了林超的意思。
一周以后,徐奶奶出院了。趁着徐奶奶身体状态不错,选了一个周末,萧云徊让萧星星照顾着,和袁恒宇一起到宋墨寒的义乌工厂参观母婴产品加工。
到了工厂,萧云徊才知道许多江浙的县级工厂,并没有双休日,员工基本遵照两种劳动方式:计时制和计件制。这种制度对于基层员工的直接影响,就是驱动他们去上班,并且愿意劳动。
所谓的工厂,并没有像萧云徊想象的那样,生产车间、仓库、质检等一应俱全自动化设备。宋墨寒的母婴加工厂坐落在义乌近郊的一片工业区当中。从工厂的外墙上看,工业园区并不老旧,门和门之间还挂着各种鼓励县城居民积极工作的标语。
一进入工厂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凌乱的院子,院子里随意堆放着纸箱子和打包材料,看起来已经经过整理,但当天又产出了许多新的垃圾。
走进主厂房,大约几百平方米的地界,几台中等规模的生产设备都在马不停蹄地运作,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明明已经到了初夏,但厂房内并没有配置空调,也仅有几台大风扇运转不停歇。
尽管如此,生产线上,工人们、尤其大部分都是女工们,动作机械地完成着流水线分配到自己手中的活儿。大家兢兢业业做着自己的事,彼此之间并无太多交流。
萧云徊看到一些婴儿用品和玩具在被快速组装和包装,无论是商品还是流水线的工作都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不禁脑内思绪万千,觉得和自己想象的自动化生产环境相去甚远。
旁边宋墨寒似乎察觉到他在思考,说:“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
说时迟那时快,袁恒宇立即奉上他的问题:“这些商品已经注册了品牌吗?”
宋墨寒摇摇头否认:“我们和平台上的电商合作,他们有母婴品牌,我们只是他们的生产商之一。”
“所以你们没有在平台上开自己的店面吗?”袁恒宇继续问。
萧云徊怕袁恒宇太过开门见山吓着别人,试探性地瞄一眼宋墨寒,见她表现并无异常,便也没有中途截胡袁恒宇的问题。
宋墨寒回答:“目前没有打算。我们现在不仅出售给国内的电商,也有国外的品牌建立出口合作,所以短期内我们应付不了那么多。”说完她对萧云徊说:“何况现在我妈妈身体状况不够好,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
萧云徊看了她一眼,示意理解。
“原来江浙的工厂是这样的,其实以前从没有认真看过。”萧云徊感慨。
“所以你以为都是无菌环境、多流水线作业、全自动化、人人工作服那种高大上的环境?”宋墨寒打趣他。
“也不是,”萧云徊被说中心事,不好意思地坦承:“来了以后,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还没等宋墨寒发话,袁恒宇一张嘴,又语惊四座:“请问如果想在平台上开一个电商店,我们可以怎么和您这边建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