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刑侦](183)

2025-08-02 评论

  应泊没出声。他走进房间,站在中央那张被血迹染黑的床边——残留的血斑已干,铁杆还斜歪着倒在墙角,破布缠着末端,像是临时武器。

  “付科长”就是在这里死的。

  他转过头,望向对面的铁笼,能清晰看到焦灼指甲刻在铁栅上的划痕,那是挣扎留下的。

  “你觉得我们能瞒多久?”路从辜在他身后,脸上没有愠色,却刀锋森然。

  应泊没有回头。

  他蹲下身,从床沿下面抽出一块折叠整齐的薄布,在灰尘堆里明显被清理过。他打开,是一件学生的旧实验服,袖口印着“望海医科大学”。

  他们依次查看了四个笼室,每个角落都刻着字迹,有的是名字,有的是日期,还有的,写着一个重复出现的短句:

  “我不想死。”

  应泊看着这行字,仿佛心口被人凿了一锤。他一言不发走出房间,来到楼道尽头那扇被铁链拴紧的侧门,推了推,很重,未曾被开启过。

  技术员随即启动探测器扫查门缝与房内。不到三分钟,确认:这扇门后,是一个通向对面冷却车间的小型通风天窗。

  “他……就在这。”路从辜喃喃,“全程盯着。”

  他俩站在楼道尽头的铁门前,看着那道关闭的暗窗,时间仿佛凝固。应泊的眼神死死锁在那片冷光斜照的铁栏上,忽然开口:

  “封锁整个厂区,调所有附近路口、天眼监控,查看是否有人进出,是否还有其他转移迹象。”

  “如果这是‘激流’的开端……”他声音低沉,“就不会只有一波浪。”

  雨又要来了,天气潮湿得压人,工厂外地面泛起斑驳水汽。

  封锁线拉起才不过两个小时,围观者却已越聚越多。黄色警戒带之外,路过的行人驻足、拍照,微信群和短视频平台已经开始发酵,“废弃化工厂发现连环杀人现场”“疑似殉道者藏匿地曝光”之类的标题层出不穷。

  最先赶来的不是记者,是几个神情激动的中年人。他们站在警戒线外,一边拨电话,一边拉扯情绪,一位披头散发的女人突然冲到最前面,尖声喊:

  “我儿子是不是死在里面了?!他叫高语泽!你们倒是说话啊——!!”

  话音未落,她已扯下脖子上的口罩,一把推开拦着的辅警:“你们躲什么?!是不是怕我们曝光你们不作为!”

  民警立即上前阻拦:“请冷静,现在还在调查阶段,具体案情不便透露——”

  “冷静?!”女人的声音骤然拔高,脸色涨得通红,“你们让我冷静?!你知不知道我儿子上周还跟我打电话说想回家吃饭——”

  她的哭声尖利而混杂,像钉子刮过玻璃,情绪猛烈得几乎感染了整个人群。有三四个男人随即跟上来,站在警戒带后,替她撑住身子,有人劝慰:“姐你别急,这种事不能忍!要把真相说清楚!”

  其中一人脸色却冷静得过分。他始终站在后排,戴着鸭舌帽和墨镜,身材精瘦,眼睛却始终打量着警察调动的阵势。

  应泊走出现场时正撞上这一幕。

  他一眼扫过那群人,目光微凝,步伐加快,来到警戒线边:“是哪位家属?”

  那女人看到有人身着检察制服,立刻哽咽着扑上来,抓住他的袖子:“是你?!你是这案子的主办人?!你告诉我……我儿子到底怎么死的!!他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要死在那种地方!?”

  应泊垂眼看着她,嗓音低而平:“高语泽确实……已经遇害,我们正在确认身份,请您节哀。”

  “什么叫‘正在确认’!?”她猛地一甩手,“你们是不是连尸体都没找到?!是不是有人顶包?!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出事了?!”

  应泊仍旧耐心回应:“所有程序必须依法展开,尸检和DNA结果会尽快通报给家属。”

  女人一下坐倒在地,抱着膝盖大哭:“你说说……这世道还讲不讲理了……我儿子从来不惹事,是你们逼死他的——!!”

  人群立刻躁动,有人喊:“这是逼供致死啊!”

  “搞不好就是警察做的!”

  就在局面逐渐失控时,一道“咔”的快门声划破空气。

  人群后方,有一名记者模样的年轻女人举起相机,对准哭泣的母亲连拍了三张,旁边另一人举着手机横向录像,镜头稳得像老手。

  “谁让你们拍的?”一位年轻辅警猛地朝记者走去,“请停止拍摄!本案未公开,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任何画面!”

  记者退后半步,笑了笑,举起工牌:“我有采访证,公民在公共场合拍摄不违法吧?”

  “你这是扰乱警务!”

  “我只是在采访一位痛失孩子的母亲,你们这么紧张,是怕真相曝光?”

  围观者中立刻有人喊:“别碰她!你们警察欺负人了啊!”

  应泊眼角余光扫到刚才站在队尾那位鸭舌帽男子——对方手机在胸前微倾,镜头正对准前方,应泊察觉不对,快步上前:

  “你在干什么?”

  “我、我就录一下……”男子声音含混,见对方气场凛冽立刻退后一步。

  应泊却一把夺过他的手机,翻开相册,果然——从他们下车开始就已全程录制,且镜头刻意对准警员脸部、车辆牌照、证物。

  几名民警迅速上前,将他控制带离。现场顿时哗然,记者高声质问:“你们警察凭什么抓人?!”

  风吹过废厂门口,警戒带“啪啪”作响。应泊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那些嘈杂声在耳中愈发膨胀,几乎将他撑碎。

  即便进行了消息封锁,化工厂五人命案依旧以野火燎原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而后一篇帖子出现在网络上,发帖人用的是刚注册不久的小号,帖子正文很长:

  各位先生、女士——

  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此刻正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翻看今天的头条新闻;

  也有人在用那微薄的收入,排着长队为孩子报名一个“不会改变命运”的补习班。

  你们觉得失败,是因为不够努力。

  你们觉得痛苦,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

  你们用尽一生想成为“例外”,却不曾意识到:你生而就是被制度设计好的“必然”。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年轻人,为了一份月薪五千的工作在烈日下排队五个小时,最后被告知“非985不要”?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女人,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月不在被催婚、催生、到头来她的价值只剩一个子宫?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外卖员,在寒冬腊月只为不被“超时”,逆行撞死在车轮下?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农民工,缴了一辈子社保,老了却因为“城市不属于他”拿不到退休金?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从三岁开始补习只为“赢在起跑线”,长大后还得打螺丝养家?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病人,明知道自己晚期,却因没挂上专家号,被告知“回家等通知”?

  我见过。

  我见过太多太多,见得我不再想做“人”。因为人需要尊严,而这个社会,不配让我们活得像人。

  你们说:这不是体制问题,是资源有限。

  我说:资源是足够的,只是不属于你。

  你们说:法治健全。

  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法律是在为谁服务?它保护的是你,还是他们的“秩序”?

  你们说: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人生会好的。

  我说:那你问问,那些掉进电梯井、困在奶茶店、冻在山上的年轻人,是不是也曾被这样教过。

  你所信奉的“努力改变命运”,不过是权力者施舍给你的麻醉剂。

  这个社会有规则吗?有。

  可规则只保护那些有权遵守的人。

  而我们,是那个被规训、被定义、被驱逐的“他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庚鸿 破镜重圆 天作之合 制服情缘 业界精英 悬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