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骨寻踪[刑侦](380)

2025-08-15 评论

  周老师说:“唉,总之就是因为家里的事,所以当时他一直请假。他好像还和领导谈过想要调个岗位,结果当时的领导没有同意。到最后妻离子散。后来我听到他,就是有关他被绑架的消息了。”

  黎尚一时沉默,低头思索着。

  贺临又把话题拉了回来,他看了看会议记录问:“刚才听你们做了分析,我还是有点不明白,普赛的洗钱方式和传统的洗钱具体不一样在哪里?”

  他最近都在恶补相关方面的知识。

  但是技术不断革新,书本上和网上搜索到的都是几年前的技术。

  专家刚才所说的技术挺新,可惜专业名词太多,让他不能完全领会。

  年长专家想了想,换成了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话简述道:“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对方可能的洗钱手段。但是这种手法,是难以在现实生活之中出现和使用的。”

  李临希帮着解释:“我们以前碰到的通过虚拟货币的洗钱方式,多是通过地下钱庄,或者是一些传统方法来洗的。比如跑分,拍卖洗钱,网店,虚拟充值卡等等,用手机卡,银行卡,身份证,U盾迅速转移到多张卡上。还有什么卡接回U之类。”

  “就算是有通过匿名进行交易的,也可以通过区块链的可追溯性结合交易的时间,金额,流向等进行追踪。还尚未见过这么大面积却难以追踪的情况。”

  贺临继续追问:“先不管实际,假设能够实现,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另一位专家详细解释:“也就是说可能会有分散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不容易被警方觉察的人,用资金转入购买虚拟货币,来参与非法洗钱,把正当的白钱打进账户里,混入进去。有了这些钱和交易的存在,才让我们难以捕捉到赃款的流向。”

  “有很多交易?”贺临想到了一种情况,“如果对方宣传,可以购买理财或者是购买虚拟货币盈利,是不是能够做到这一点?”

  有不少的诈骗或者是庞氏骗局,听起来类似于这种情况。

  李临希摇头:“不太成立。”

  随后她又仔细分析:“首先,如果对方大面积宣传,或者是通过口口传播,会引起警方的注意。其次,这种情况还不太一样,理财或者是购买虚拟货币都是有兑换的,有进有出,由此做成的局才能够不断有人进来。可现在,那些闲散资金都是只投不出的。”

  “合法资金通过不同路径注入虚拟平台,购买虚拟货币,有多笔,小额,频繁等特征,躲过了银行的反洗钱监测系统,并未触发预警机制。”

  顾念堂听到这里啧啧一声:“这是从哪里找来了成千上万个天使投资人吗?”

  这种情况这些专家和李临希都没见过。

  “不考虑合理性,只考虑可行性呢?”贺临想了想又问,“诈骗呢?还有非法买卖?杀猪盘和供养关系是否会出现这种状况?”

  李临希又轻轻摇头,一一否定道:“杀猪盘很难做到这一点,这种洗钱方式金额不大,操作复杂,要指导着那些人一步一步进行。而且,这种洗钱又不是一次性的,是多次的。很多诈骗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受害人的一时冲动,很少有持续这么长时间的。至于非法买卖,也不可能波及范围这么广。”

  顾念堂在一旁插话道:“就不说实际想要做到这一点会有多难了,就说两点吧,怎么能够让这些打钱的人守口如瓶?又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控制他们?”

  李临希点头表示赞同:“如果这是杀猪盘,这个金额的数量和参与人数,可能早就报出来了,受害者众多,网上也肯定都是讨论的,人们会自发预警,不可能我们警方毫无觉察。”

  对方是怎么找到那么多配合度高,又愿意给钱的人的?

  贺临双手抱臂,沉默不语。

  他以前接触失踪调查多了,那些案件和普通的刑侦案件都不太一样,很多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案情,到最后侦破之后,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现在的这种情况也是,他感觉对方一定有手段,能够绕过警方的调查,让这种状态成立。

  可他一时也想不到正确的答案。

  孙诚沉默了片刻,他想到了一个群体:“中老年人呢?我过去曾经遇到过一起案件,是个老婆婆被骗了钱,她觉得丢人,就没去报警。还有中老年人容易被骗着买保健品,是不是有人在卖什么东西?”

  顾念堂提出异议:“中老年人对互联网不熟悉,能够配合转款吗?而且,他们的子女应该有发觉,会代为报警吧。”

  贺临看着单子上的数据道:“这么大的金额,这么多人参与的话,理论上推断是会有人报警的。”

  黎尚也觉得这是个调查方向:“我们可以和电诈中心合作,查下本省的电诈报警,重点翻看一下未破获且未能归类的案件。”

  贺临赞同:“重点查查看是否有相关的疑点。判断是否符合案件特征。”

  调查这个案件,掌握对方的洗钱方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是会有点大海捞针,但目前没有其他明确的调查方向,他们也只好捞捞试试,说不定可以捕到什么鱼。

  周天易爽快地把工作接了下来,言简意赅地点头答道:“好。”

  省厅专案组的权限足够高,上午发出了协调邮件,下午就搜集到了两年内各市诈骗案件的电子卷宗。

  贺临指导着他们把案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如何设局的诈骗类案件先排除掉,专门去排查那些怪异又未破,钱款去向不明的案件。

  周天易带着下属的刑侦队忙了两天,还真的筛出来了一些诡异离奇的案子……

 

 

第203章 10

  这些案件之中, 有几起就是发生在省会的,他们可以去找当事人了解下情况。

  周天易临时从刑警队里抽调了几名队员,分别指派了一些案件让他们去查访。

  贺临从卷宗之中选出了一件, 走入了黎尚的办公室。

  他对黎尚道:“这个案子挺典型的,有空的话,我们亲自去看看吧。”

  黎尚翻看了几下卷宗, 案件的报案人是一对老夫妻的女儿,她今年三十多岁, 一口咬定说自己五十多岁的父母遇到了诈骗。

  现在警方对诈骗案件极其重视, 两位警员上门去核查, 那对老夫妇却否认了诈骗的事,反倒说是自己的女儿多事,且未配合警方的调查,没有提供更多线索。

  当事人不承认诈骗事宜, 这案件也无法立案,就被搁置放在了那里。

  经侦队那边调取了老人的银行转账记录,的确发现他们每个月都有一些款项去向不明, 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样的数据和状况,倒是挺符合这个普赛专案的特征。

  这案子很典型,黎尚点头应允。

  贺临迅速进行安排。

  他和黎尚带了周天易和孙诚出去, 四个人一辆车,首先去了老夫妻的女儿那里。

  这位女儿姓赵, 名叫赵奕, 今年三十二岁,在一家小公司做会计,对钱款敏感得不得了。

  见又有警察上门过问这件事,赵奕就一股脑地把自己心中的郁闷往出说。

  “我是在一年前发现我爸妈不对劲儿的, 当时我妈生病,忽然手头需要一笔钱,他们就过来向我借,说自己的钱都存的是定期理财什么的。”

  “我当时拿了钱给了他们,但是我越想越不对。后来我就算了一笔账,他们两个人早年有不少的积蓄,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我爸爸还有每个月的工资,当时生病的钱也不是什么大钱,他们当月的收益就能支付得起,怎么都不会这么捉襟见肘,说什么都存了定期,就是在骗我的。”

  “后来,我偶然一次看到了我爸用网上银行转账,发现了存疑的记录,我就去问我爸妈,他们每个月的现钱去哪里了。可他们两个人支支吾吾的,就是不说。还跟我说那是他们自己的钱,让我别管,他们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这么一来,我心里就更起疑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清韵小尸 制服情缘 业界精英 现代架空 悬疑推理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