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榆原玩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也认识了不少‘朋友’,到现在还能保持联系的,几乎没有。
骆顷看得挺开:“留着当个人脉也不错……你干嘛,什么东西就往我这儿扔?”
骆顷想躲,手却下意识地接住,看清了,是颗小地瓜。
“我去,都多少年没吃着这玩意儿了?”骆顷拍拍上面的土,问:“你从哪儿刨的?”
“地上捡的。”骆珩偏了下头,旁边小丘上,一大片。
骆顷兴奋说:“摘点回去吃!”
他哥收了图纸走了:“你在这儿摘吧。”
骆顷疑惑:“你不要?”
他哥比他更疑惑:“你摘的我不能吃?”
骆顷背着他翻了个白眼:“……就会使唤我,懒死你算了!”
热搜名次蹿得很快,交流中途,于潇出去接了几通电话,无一例外全是来打听梁忱消息的,期望能有一次合作,于潇看不上那些歪瓜裂枣,全给拒了。
BURN7组合一共5人,人均23岁,都是些很年轻的小男孩,在韩国选秀公司当过练习生,一见到梁忱就哥哥地叫,一整场交流下来,梁忱都快听不懂“哥”这个字了。
聊完,一众人坐车去订好的餐厅吃饭,梁忱两点的机票,过去陪着吃了两口就准备离开。
走前队长喊住他:“哥,咱们加个微信呗!”
梁忱都走到门口了,闻言只好退回来,摸出手机,另外4个队员见状也嚷嚷着要加,他们太热情了,梁忱有些吃不消,拉上口罩说:“让你们队长拉个群吧。”
其中有个队员直盯着他看,笑笑说:“哥你是不是社恐啊,感觉你好害羞哦!”
梁忱没接话,揣上手机说:“我先走了。”
坐上车,梁忱刚同意好友,那个队长便发来消息。
【哥,我叫明景。】
梁忱怕忘了,严谨地给这人打好备注:BURN7队长-明景。
改完手机震了下,还是明景发来的。
明景:哥,你高中是在无锡六中读的吗?
梁忱有点意外,他想了想,回复说:嗯
明景:我也是!学长!咱们是校友!!
梁忱失笑,他猜到了,回复:你从哪知道的?
明景:学校荣誉墙上有你照片
其实以梁忱的成绩是上不了荣誉墙的,表白墙倒是上过不少。
梁忱高三下学期开始准备出国,拿到不少Offer,最后决定去了伯克利。
主任带着人来给他拍照的时候,梁忱刚从美国飞回来,为了赶一门考试,家都没回就去了学校。
结果坐在那儿眼皮直打架,最后他几乎交了白卷,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他的情况,也没人说什么。
考完试,梁忱去厕所洗脸,出来就碰见找他许久的主任:“梁忱,来来!”
时间匆忙没来得及换衣服,梁忱还穿着那天在伯克利面试的衣服,素色的,整张脸看起来特别干净帅气,头顶翘着两撮毛。
于是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男厕所门口,拍了张大头照,拍完了才知道是之后要放在荣誉墙上的。
梁忱抹干脸上的水珠,压了压头发:“您怎么不早说,可以重拍么,感觉把我拍丑了点。”
摄影师比主任还激动:“不丑不丑,帅得很,我就没拍过这么好看的学生!都可以放进招生宣传片了!”
梁忱笑得有点不好意思:“是吗?”
“帅得很,一会儿我就让宣传来拿照片!”主任也看了照片,越看越满意,“接下来该谁了?李嘉玉是吧?”
“是该年级第一了。”
主任摸摸肚子,带着摄影师往理科1班走。梁忱在文科1班,两个班隔了一个过道,但厕所在理科1班这边,回教室得经过。
梁忱从进校起就分在文科班,也就是现在的班,没有认识的理科生朋友,以往经过时,从来不往别人班里看。
1班是尖子班,正值紧张的复习时刻,走廊上静悄悄的,偶尔从打开的窗户中传来沙沙的翻页声,以及吊扇运转声。
“李嘉玉!”梁忱听见主任在门口小声喊了个名字。
彼时刚好路过窗口,梁忱下意识看过去,班级里悄无声息,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梁忱看到角落里有个男生推了推他的同桌。
那人正趴在桌上睡觉,看着个子很高,长腿蜷在桌下憋屈地有些伸不直,背弓着,胳膊肘弯曲轻搭在后颈,修长手指随意垂落。
好漂亮的手。
就是跟印象中的年级第一感觉不一样,这么紧张的时刻,居然在睡觉。
也许这就是学霸的自信吧。
梁忱没等到他抬头就收回了视线,走过门口的那一刻,男生被同桌喊醒,垂着的手指先动了动,然后抬起头来。
“李嘉玉同学,这次……”
忽然涌入的回忆是那样的陌生,又再熟悉不过,梁忱揉了揉眉心,感觉自己似乎遗忘了什么东西。
刚才那群小孩太能说了,直到现在梁忱脑海中还有类似蜜蜂嗡嗡的声音。
手机再次震动,仍旧是明景。
明景:学长,其实我4年前就是你的歌迷了,当年我也申请过伯克利,可惜简历那关就被筛了[/衰]
明景:能在这里跟学长相遇我真的太激动了!下次回无锡,我一定要跟大家分享这件事,当年老师们一直夸你和李嘉玉学长,说你们是咱们六中的骄傲
明景:哦对了,你和李嘉玉学长现在还有联系吗?
第41章 梦也醒了。
“李嘉玉啊, 我记得,你咋忽然问起他来了?”健身房里,潘允文单手举着哑铃, 正对着镜子, 脖子上搭着条毛巾, 一身的汗。
“遇到个学弟。”梁忱将遇到明景的事说了。
“他可牛了,是我们高三那年的年级第一。”潘允文放下哑铃, 拿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李嘉玉是高三才转来咱学校的, 那一年你特忙,不记得他正常。”
梁忱坐在候机大厅,将行李箱和吉他放在腿边,有点吃惊:“高三转学?”
“是啊,高三, 转来江苏。”潘允文一比划:“所以说人家牛啊。”
他到现在还记得对方的惊人事迹。
转来第一个月成绩还平平无奇,第二个月就蹿进前两百,半学期就惊人地夺下第一宝座, 跟看爽文小说似的。
若说起学校风云人物,梁忱算一个,迎新晚会上一首《橘子汽水》让他风靡全校,接着便是高三时声名鹊起的李嘉玉。
两人都是传说级别的存在, 以至于在后来的日子里, 一提起其中一个, 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认识。
因为他们在荣誉墙上的位置挨得实在是太近太近了。
“李嘉玉当年好像是我们那一届的市状元吧, 省前三,我们学校一个他,一个你,毕业后直接封神了。”梁忱是因为被伯克利挖走, 李嘉玉就纯粹是因为高考成绩。
“但我记得他好像没去北京,留在江苏了,好多同学当时都在讨论这件事。”
潘允文想到什么,笑着说:“有次我回学校,老师们还问我有没有他的消息,我说我跟这人不熟啊,老师说怎么可能,你不是跟梁忱是好朋友吗,他那儿都没消息?”潘允文学完老师们的语气,又笑嘻嘻说:“所以你有什么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