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有效。
裁判哨声中,场上鸦雀无声。
滚落的篮球在木地板上跳动,剩下的只有被当狗溜里溜去的少年们急促的呼吸声与难以置信的震惊目光……
比分差距来到六分。
短短三分钟,黑发Beta已经完全把控了场上十个人的节奏。
场上成为了他与裴顷宇的双人秀。
裴顷宇发现,甚至不需要眼神,吴且总会出现在每一个他希望看见队友的地方。
吴且总能在他觉得最舒服的角度把球传给他。
只传给他。
就好像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作为搭档征战篮球赛场八百年。
……
吴且万万没想到,作为指导老师的“见面礼”,买给篮球队员们喝的运动饮料,他是第一个开箱的人。
抱着运动饮料狂灌两口,他的心跳还未恢复……太久没运动了,体能果然有所下降。
在努力调整呼吸的过程中,他的背正在被薛老师狗熊般的大掌“啪啪”攻击——
助理教练痛心疾首的问:“小吴老师,你能不能假装自己是红铁高三学生啊?有了你,这全国联赛还不是……我们甚至现在就可以下单开始定制放冠军奖杯的防尘盒!”
吴且被拍的头眼昏花,闻言,苦笑道:“那我还是和中学生有点差距的吧?”
薛老师:“我看着你比王佳佳年轻,说你高二总有人信。”
“啊啊啊,薛老师!讲话怎么那么伤人!”
被点名的三年级Alpha哭笑不得,他是队伍里也打卫控,但自认为远不如吴且——
小吴老师刚才那一节比赛里的表现与操作,恐怕够他再努力三年。
吴且下场时,场上的比分定格在53比33,裴顷宇的队伍大比分领先,而这其中,至少有十七分左右,是裴顷宇在吴且的助攻下完成的有效得分。
吴且下来后,比分在暴怒的赵恕重新掌控球场后又逐渐拉小差距。
终于在一名队员被赵恕撞得躺在地上一分钟没爬起来后,负责裁判的学生战战兢兢地吹了中场休息的哨子。
赵恕一手扔了手中的篮球,转身向着吴且这边走来。
这时候,黑发年轻人又变成了刚才那副毫无存在感的样子,正抱着功能饮料小口的喝。
赵恕一靠近,嗅到香甜的桃子味,他愣了愣,还以为自己闻到了哪个Omega的味道……定眼一看,不怎么意外的发现,味道是从吴且手中抱着的饮料口冒出来的。
“……”
赵恕有些烦躁。
而吴且只感觉到眼前的光被遮挡,紧接着,热烘烘的、像是被暴烈阳光照射后尽情挥发的龙舌兰烈酒味铺天盖地的笼罩下来。
他抬起头,问赵恕:“怎么了?”
“哪怕是长人遍地的西海岸,你的水平在顶级高校联赛也够看了,NCAA没找过你?”
眼前的少年已经不像最开始那般轻蔑,但他目光闪烁,绝对算不上友善。
“现在怎么成了窝囊废文科老师?”
“……”
窝囊废什么的……
文科老师招谁惹谁?
这人说话真的粗糙又难听。
吴且想了想,最后只是仰着头,对蹙眉俯首看向自己的少年微笑了下。
然后,他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回答:“干你什么事呢。”
这句话挺有攻击性的,配合黑发Beta那张人畜无害的笑脸,和实际上嫌弃的语气……真是语气助词也救不回来。
作者有话说:
本文半架空“半”在于篮球相关术语,打球剧情不多只服务于花式修罗场,本文不是竞技文所以我实在是懒得自编一套联赛专有名词哈(。)
第13章 家规会有鞭刑吗
NCAA的全称是“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即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管理全美一千多所高校体育赛事。
该联盟组织是大洋彼岸体育的核心,更是通往顶级赛事殿堂的阶梯基石,孕育未来体坛超级巨星的摇篮。
提到“NCAA”,至此赵恕与吴且的对话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瞬间休息中的所有人都往他们这边挪动屁股。
少年人的好奇心旺盛又炙热,不是故意的,但也偶尔可能灼伤到他人。
被吴且暂时顶替了位置的那名首发控卫拽着小吴老师,问他高中就读哪所学校,会不会也十分有名。
小吴老师当下露出被查户口时的为难表情,吞吞吐吐地说出自己读书时的高中校名,站在旁边冷眼围观的赵恕立刻觉得这学校还挺耳熟——
拿出手机随便在搜索引擎查了查,果不其然发现这所学费昂贵的私立高中校名可以在社交平台搜索到,并且是传统的篮球强项高校。
在吴且就读那四年,有两年连续获得过高校篮球联赛冠军的记录。
——这种漂亮的履历,现在他至少一半以上的队友可能都在世界篮球最高殿堂沉浮熬资历。
之前,赵归璞发来“未婚夫”照片的时候没忘记贴心的送上“未婚夫”履历。
没有详细到高中,但是“未婚夫”就读的大学,赵恕是看到了,NCAA联盟排名一直很靠前的肯塔基大学,但“未婚夫”学的专业并不起眼,也没有参与到任何运动相关的组织。
当时他还嗤之以鼻,不打球跑到肯塔基大学就读地球与环境科学,是不是有什么了不起的大病?
“所以你是坐在场边nice位拿了两届联赛冠军,以至于一所像样的大学offer都没拿到吗?”
不冷不热的声音响起,众人转过头,看见少年Alpha摇晃了下手中的手机,展示他搜索来的结果。
周围齐刷刷的目光又看回来。
“我高四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四星球员评价。”
黑发年轻人慢吞吞地报了几个非常惊人的著名高校的名字。
“但在那种顶尖联盟组织里,没有任何一个队伍,需要一个Beta。”
若此时有任何熟悉吴且的人在场,恐怕都会觉得惊讶:他很少用这么生硬的句式说话。
然而此刻,因为不得不将这个真正的缘由再次重复一遍,他语气难免有些怨念。
事实就是如此,在人类繁衍至出现第二性别分化可能性后,Alpha、Beta和Omega的世界从来都不可以用公平来形容。
更高大、更强壮、更聪明的Alpha;
更敏捷、更漂亮的Omega;
还有普普通通、没完全灭绝完全胜在数量很多的Beta。
眼前的人影晃动,逆着光,吴且好像回到了五六年前,复古华丽的学校会议室中,杜克大学派来的经纪人语气真诚,强调着虽然亚洲人的身高与体能在大洋彼岸均不占优势,但他们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哪怕接下来吴且分化成为一个Omega,他们学校都愿意为他提供全额奖学金,以及队内一个准首发席位。
从那日起,大概有半年的时间,每一天早上醒来,吴且都习惯性的摸一摸后颈,那个二次分化后腺体会出现的位置……
并前所未有的期待着它能够发热、发胀甚至带来不适。
对于吴且来说,那半年过分漫长。
一天天的等待中,时间也被无形拉长,心情从一开始滚烫炙热到逐渐冷却,周围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安慰他,Alpha与Omega结合的家庭产生的下一代绝大多数都是特殊性别,他还是很有希望的——
直到十八岁生日那天来临。
根据统计,没有任何一名可能二次分化的人类超过十八岁还没有分化的,所以十八岁生日那一天就是吴且的deadline。
那天早晨起床,看着身高尺再也没有变动过的一米七九点七的身高卡尺,和毫无动静的后颈脖,吴且坦然的张开双臂,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场倾盆暴雨。
或许是潮湿闷热已经持续了许久的缘故。
他并不觉得雨落拍击在身上会犹如天塌下来那般难受,只是有一点点持续阵痛的失落。
正如现在。
那股阵痛又轻飘飘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