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喂猫都没有说, 担心他们不理解。
“这样啊,那就好。”陶母稍微有点放心了。
她还想说点什么,忽然姑姑开口,打断了她。
“家教确实蛮赚钱的。”说到这里,陶慧还挺好奇的。
陶稚过年的时候,一口气拿出二十万还债,她也是听说了的。
当时就有很多人在说陶稚一个学生,在大城市做什么,能赚到那么多钱,该不会是学坏了吧?这个猜想一出来,又被否决。
毕竟陶稚的乖巧懂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怎么可能会学坏。
不可能的。
可能大城市就是机会多。
陶慧当时在旁边听着,同样不理解。
但现在听陶稚说家教,她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最近不是在给小轩找培训班吗?上学期期末考试全年级倒数第二,可把我愁死了。结果去问,一个个贵得要死,好几千呢。”
“小稚这种上门的家教更贵吧?更何况还是一线城市。”陶慧说:“家教都是是按小时收费的吧?”
“嗯。”陶稚点了点头:“是按小时收费的。”
陶慧:“那肯定能赚很多。”
“不累就好。”陶母到底是心疼孩子,比起别人关心他赚多少钱,她只希望陶稚打工能轻松点。
父母没能力,苦的只有孩子。
尤其陶稚,从小吃的苦头就多,可又没有办法。
真的顾不过来。
丁点大的小孩,烧柴做饭,带妹妹,照顾妈妈,什么都要做。
陶母心疼他:“那就回家好好休息,我这没几天也出院了,你不用来医院。”
“没事。”陶稚笑了笑。
他话音刚落,陶父拿着热水瓶回到病房,看到陶稚后愣住。
陶稚起身:“爸。”
“小稚到了?怎么还来医院了。”陶父见到陶稚也高兴,但觉得时间太晚,又坐了很久的车,心疼他:“怎么没先回去?不是说明天再过来吗?”
“看时间还早,顺路过来了一趟。”陶稚说着,看向陶慧:“待会就跟姑姑一起回去了。”
“别待会了,现在就回去吧。”这看也看了,陶稚估计还没有吃晚饭。陶慧也担心他饿着,站起身:“明天早上再过来也一样,小稚,小桃,走了。还有你。”
陶慧说着瞪了一眼旁边的尚轩。
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自己家的怎么看都不顺眼,一天到晚就知道捧着个手机,陶慧没好气,把人拽起来,还拍了下脑袋。
“能不能别总是动手动脚的啊。”尚轩对他妈很不满。
对陶桃,对陶稚都是客客气气的,满面笑容,对他就非打即骂。
烦死了。
青春期的男孩子最讲究面子,尚轩觉得当着一房间的人被骂,很没有面子,臭着脸把卫衣帽子盖在脑袋上,谁都不搭理地走了出去。
“嘿,还起劲了。”陶慧捋起袖子跟着。
陶稚:“……”
陶稚的目光跟着他们移动,随后看向陶桃。
陶桃耸了耸肩,在陶稚愣神的时候推着他走出病房:“经常的事,别放在心上。走了走了,你快去姑姑家吃饭,你肯定饿了。”
“爸妈,我们走了啊。”陶桃转头说。
“去吧去吧。”陶母挥了挥手。
-
兄妹二人跟着陶慧回去,陶父则是留在医院陪床。
姑姑家在县城做点小生意。
自家的门面,楼上是居民楼,三室一厅的房子,留了间客房给陶桃和陶父住,两人轮流陪床。
现在陶稚来了,姑姑原本的安排是让陶稚跟尚轩住,但尚轩不愿意,陶稚也没有勉强,和姑姑说他睡沙发就行了。
吃过晚饭后,陶桃先去洗澡,陶稚则是去阳台,准备给傅司珩报个平安。
原本下高铁就要说的,但他忘了。
现在打开手机,不出意料地被信息塞满。傅司珩,傅铮都有。
傅铮的在最上面,信息也最多,但陶稚先点开了和傅司珩的对话框。
掐着他下高铁的时间问他没有到,然后隔半个小时问一次,最新的一条信息是让他在十一点之前回信息,不然就要去找他了。
陶稚:【O~O】
陶稚:【来了,去了一趟医院,又吃了饭,现在才看见。】
回复了之后,他这才去看傅铮的信息。
傅铮的就很多了。
乱七八糟的内容,陶稚全部认真看完了,却没有回复傅铮。
因为傅司珩跟他说,如果不喜欢傅铮就少搭理他。
他把傅铮当朋友,傅铮可没有把他当朋友。
傅铮首先是把他当做喜欢的人,其次才是朋友。
陶稚觉得傅司珩说得挺有道理,最近都有在乖乖听话。
傅铮的信息会看,但从来不回复。
刚看完,掌心的手机响起。
傅司珩:【好,那今天晚上好好休息。】
傅司珩今天没有给陶稚打电话。
原本是想拨过去的,手指都按在视频通话上了,但想了想还是没按下。
算了,他今天坐了那么久的高铁。
傅司珩:【早点睡觉。】
傅司珩又说了一遍。
陶稚:【嗯嗯^-^】
回完信息,陶稚见傅司珩不准备打电话,拿上衣服去洗澡了。
第二天一大早,陶稚就去了医院。
买了早餐,早上八点,正好赶上医生查房,陶稚跟医生了解了一下陶母的病情。
陶母这个病是老毛病了,也治了很多年。
年轻的时候做农活重活,不顾身体,饮食也不规律,在陶稚初中的时候累倒了,消化性溃疡大出血,做过一次手术。
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再加上些关节性的毛病,还有身体本就虚弱,反复进了好几次医院。
这次又要做手术是因为复发,切除了病变的部分。
好在手术成功,恢复得很好,再过四五天也能出院,正好就是陶稚回S市的时间。
陶稚感谢了医生,又把陶父劝回去休息,他留下来照顾陪护妈妈。
陶桃是早上九点过来的。
中午的时候姑姑也过来了一趟。
除了送饭,以及陪陶母聊了会天,姑姑其实这次过来,是专门来找陶稚的,想问问陶稚能不能帮他家尚轩补习。
听到这话的陶稚正好在打热水。
“小稚,姑姑知道你也忙,但是姑姑也没有办法呀,小轩成绩太差了,年级倒数,我愁啊。”
“辅导机构我也找了,可我听说效果不太好。哎呀,你也是知道的,辅导机构人那么多,老师哪能顾得上来,全靠学生自觉,小轩要是有那自觉,他在学校就学好了,哪能月考年级倒数啊。”
“我听人说了,还得是一对一的辅导最管用,时时刻刻的盯着,才能学进去。你看我跟你姑父都没有什么文化……”
陶慧一边说,一边看着陶稚的表情。
“你就帮姑姑这个忙好不好?就几天,帮他梳理下学习重点什么的。医院这边有陶桃和你爸看着呢,我也会来帮忙的。你是哥哥啊,得帮帮弟弟是不是。”
哥哥。
听到这个词的陶稚动作一顿。
不知道为什么,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了傅司珩以前说他是小孩子。
“小稚?”
“啊?哦,好的。”陶稚接完了水,关上水笼头。
其实昨天他们谈到家教的时候,陶稚就有预感了,听到这话并不意外。
就当时还人情吧。
妈妈住院这段时间,也多亏了姑姑帮忙做饭,和陶父小桃他们轮流陪护,还有给他们留房间。
帮忙辅导尚轩几天,也是应当的。
不过……
“白天可能不行。”陶稚五一回来,除了担心,看望陶母之外,主要还是想为陶父和陶桃分担陪护的压力,不能本末倒置了。
“晚上可以吗?”陶稚说:“白天他自己写作业,我六点回去帮他检查辅导,到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