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心目中被病痛折磨的学生,语文要考查字典,英语读着磕磕巴巴,留级好几年,数学居然闭着眼拿第一?
割裂感太强裂了,这究竟算学霸还是学渣?
弹幕仍在争吵:
【不是吧老天,这都能吵起来?】
【晓姐已经入营,都准备保送清北了,你们还在这争什么,这俩都不是一个赛道的人】
【吵架拉踩的请左转开帖,不要再直播间乌烟瘴气,我才不懂你们什么国奥,也不关心】
老师正声,“咳咳,尺绫同学很幸运,赶回来最后一节班会。我们本来在做道别。”
“正巧,请尺绫同学上来说说,这些天在我们学校的感受吧。”
掌声稀稀疏疏,尺绫站起来,径直在原地发言:
“饭很好吃。”
“老师很耐心。”
“我很快乐。”
下面的人还在等下一句。
“谢谢。”
教室里鸦雀无声。
半秒,才响起反应迟钝的掌声:“啪啪、啪啪啪。”
老师还没反应过来,发觉已经讲完,瞳孔颤抖一下,举起手犹豫地鼓掌。
“很好,很好。”
陈桐锐评的惜字如金,事到如今仍然适用,同学们仰慕这个神秘高冷的插班生,认为他是一个命运多舛,但人定胜天的传说!
薯片盛宴很快就结束,欢聚一堂的班会,迅速转变为期末考前的冲刺。楚文斌的好兄弟失而复得,满心欢喜,晚修兴奋得写不下作业。
其他同学晚修奋笔疾书,一到课间立马冲上讲台打开电脑,搜变形节目的八卦。
变形人生最近热议:
【尺绫勇夺大区奥赛冠军】
1L:高晓晓居然惜败了啊?
2L:尺绫这是匹黑马,实力挺强悍的
3L:得了吧,这比赛有几个正经选手?都是些卡拉米,也就高晓晓还有点名气
4L:尺绫实力应该是有的,但没什么用。我记得他好像都17了吧,还在初二休学,转竞赛路线年龄早超了,也来不及了
5L:直接挂靠高中还有希望,但N市地区好苗子多得很,今年的新小将还没出,不一定缺他
上课铃声响,同学们立马关掉网页,回到座位上写作业。
楚文斌摸着尺绫金牌,一个劲瞧着金光闪闪,这好兄弟真实力不凡啊,可能真应陈桐话语,以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自己还得他救济呢。
尺绫今晚罕见没写数学,放松一刻,拿起带来的小说阅读。
被诟病许久的问题终于破了,事实证明,他带原文小说确实是会看的,而不是纯粹装b。
【我怎么越看,越觉得尺绫和我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人家家财万贯天赋异禀,当然和我们不一样】
【闰土竟是我自己(哭泣)】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了(悲)】
晚修很快结束,这是在学校里睡觉的最后一晚,同学们都依依不舍,给他们送来手写信,有的撕作业本纸,有的用信封包好,有的还附赠小零食,五花八门。
最后一晚,和舍友说话也不多,大家沉醉在离别之中,埋头入床,静等这场美梦结束。
黑夜之中,挂在床头的帆布包,突然发亮。
尺绫睡得晚,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看到一闪,知道是手机亮了。
他侧身伸手去掏手机。大家已经睡熟,节目组也休息,只有摄像头记录下这幕。
在被子里,光照到他脸上,勾勒出轮廓。
屏幕上,赫然一条信息。
“你好,请问睡了吗?”
对面是一个女生账号,头像是紫色的风信子,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没等尺绫回,对面又发来一句:
“你应该很有天赋吧。”
正在医院里挂水的高晓晓,垂着眼,打出这几个字,手边还是昨天的题目。
昨天竞赛,一向承包地方小赛奖牌的高晓晓,只拿了个第二名。最重要的原因是状态不好,肠胃炎上吐下泻,硬撑着写完比赛。
小分出来的时候,她发挥得大失水准,而坐在她隔壁的那位,未曾闻名的尺绫,以两分之差胜过她。
她郁郁不乐,本来国奥落选,就是一个打击,现在到这种业余小赛,自己还输了,更加郁结于心。
颁奖完后,她主动上去加联系方式,却一直没勇气开口。
这晚深夜,漫长吊着水,她终于想好措辞。
“那份题我今天看了下,无论如何,都好像超不过你。”
“你好像,很有天赋。”
尺绫比她还要大一岁,是个不入流的爱好者。高晓晓不敢想象,他要是接受专门训练,会如何发光发亮。
尺绫在被窝里,看到这一句,有些犹豫。
他回应一句:“你那天状态不好,我走运而已,比起你水平还是差很多。”
高晓晓不知道他是否研究过自己,可自己是无意间研究他了。一考完,就看见手机推送,这位选手和《变形人生》的主人公同名,人气还不小。
她又紧接着刷几个片段,发现这个人比自己想的要随性,也要优秀。
“不太一样。”高晓晓打字,护士来帮她换吊瓶,“你要是上和我一样的强度,很容易就进集训营。”
她九岁开始训练,天赋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家里是砸了不少钱,自己也学得很努力。教练说她是努力型中的天赋选手,天赋选手中的努力型。
她听完这话,觉得比赛是越来越吃力了。
尺绫想了很久,还是回:“我其实没有天赋。”
这句话看上去不近人情,活像把别人羡慕的糟蹋下地。
高晓晓叹气,谦虚装b的她见得很多,有天赋不自知的她也见得很多,这些人七分天赋三分努力,不能理解三分天赋七分努力的选手。
“你有天赋,不知自罢了。”高晓晓打字。
又是一个难以与自己共情的,她微微失望,很多人不懂所谓自己背后到底要多勤奋,才能补上这份缺失的笨拙。
尺绫比赛时写得轻飘飘,如鱼得水,她亲眼看见了,翻腾的肠胃就又凉一节,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
果然,她落败了。
对面沉默许久,高晓晓看着再无动静的消息框,心想自己又搞砸,刚准备关上,忽地弹出一句消息:
“我没有天赋。”
这句话,没有任何歧义,是一个陈述句。
高晓晓也沉默了,她甚至能想到对面思索良久的样子。
“那你怎么这么轻松,写得那么从容。这不是天赋,难道你每天都在努力吗?”
他可能有做过练习,也可能请过老师。
高晓晓自己都笑了,一边竞赛一边还上变形计,如此分心还能拿冠军,不是天赋还是什么?
尺绫犹豫,手机的光芒映照他的脸,幽静中泛着黑白交错,显得有一丝凄哀瘆人。
也许是环境使然,他眼中流露出追忆,看起来并不太好。
他回道:
“你不会想知道的。”
第28章 打工生涯
第二天一早, 三人就收拾行李,搬离学校。
节目组没有选择用小面包车将他们载回小石村,而是找来小三轮, 让他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楚文斌挠头:“不是, 你这不讲道理啊, 有点过分。”
节目组把设备搬上车:“坐车可以,给钱。”
陈桐掏出50块钱, 递过去, 节目组拿出一个本子, 念出来:
“现在你们还倒欠1780元整。”
楚文斌瞳孔震惊:“不是, 什么时候……不对。”
三人身上仅剩的50块钱, 也被节目组骗走了。望着小三轮, 手足无措。
“这车也不能载两个人啊。”楚文斌嘟囔。
这小小的,甚至有点破旧的三轮车,顶多能带上三件行李,多坐一个人都举步维艰。陈桐计算下走路的路程, 大概是六公里。
事已至此, 只能两个人走路,一个人骑车, 轮流换, 行李放三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