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似懂非懂磨了磨牙,“那我应该怎么弱化呢?我有点不太......”
杨今予低头想了一下,说:“我打一段示范。”
杨今予伸手取下左边架子上的节拍器,播了一个节奏。
隔音房内一时间响起了节拍器的哒哒声,最常规120速度,与心跳相近。
随后细碎整齐的鼓点紧跟其上,繁复细碎,但不虚浮花哨。偶尔他右手会变换位置在叮叮镲上滑过,接一个嗵鼓加花,一切浑然天成。
判断一个鼓手基本功扎实与否,有一个最浅显的入门级辨别方式,便是能在力道稳健的同时,长时间保持时速不变。
曹知知学贝斯,基础自然也懂,她探着脖子听,时不时向闫肃露出赞叹的表情。
音乐大概是能让世人都共情到某种情绪里的东西吧!曹知知呆呆看着。
她的同桌似乎不一样了,在他的绝对领域里,变成了倨傲的表演者,认真且专注,不再是她这些日子观察中那个总也睡不醒的男生。
这样的杨今予让人惊讶,从这边的视角看过去,沉浸在节拍里的少年无意识勾起嘴角,会有转鼓棒的小动作,鼓声铿锵有力。
他脸庞的碎发也跟着射灯下的光斑跳跃,那实在是很肆意的模样。
闫肃惊讶得入了神。
闫肃自小在父亲的培养中长大,循规蹈矩的练枪喂猴,唯一接触的同龄人除了一中的“好学生”,便是父亲武馆里那些不问人间事的学徒师兄弟。
不听音乐,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娱乐。
而此时他贫瘠苍白阅历似乎被撕扯开一道口子,满室星辰破壁涌入,不讲道理地蒙住了他的双眼。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了十六年,终于也平白生出了对未知领域的茫然,让别人也“别人”了一把。
闫肃的指尖不小心动了一下,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早已被带进了清脆的节奏里,不知何时跟着与心跳同步的节拍器数起了拍子......
“好棒!”示范结束后,耳侧曹知知捧场的鼓起了掌。
她从音箱上跳起来,喜悦道:“同桌你好厉害,你学了几年了?”
音乐总能让杨今予心情平和,他此时心情尚可,于是也没吝啬回答:“小学三年级,七年。”
谢天向曹知知wink了一下,笑起来:“真的找对人了,天助我也啊!”
杨今予花了一上午时间把东西给谢天讲通,谢天连连道谢,说要请吃饭。
几个人这时才发现早已饥肠辘辘。
曹知知很乐意蹭谢天一顿饭,正要缠闫肃也过去,手机此时不应景的响起来。
她扫了一眼来电显示,吓得差点没拿住,像烫手山芋一样丢给了闫肃:“我妈,你接你接,你就说......就说.....”
还没想好说辞,闫肃就已经按下了接通,电话那边几乎是怒吼出来的:“曹蝉!让你看店,人呢?!死哪了?”
曹知知家在商业街经营一个手机配件店,平时都是她爸妈轮流去看店。
就今天,她爸去市里进货,她妈被姥姥那边临时叫走,交代给曹知知看半天店的任务。
谁知道这不靠谱的丫头把话当成了耳旁风,拉着闫肃就来了杨今予家!
她也没想到她妈能从姥姥家回来这么快,本来还打算踩着点回店里装装样子......
曹知知吓得一句话不敢说,闫肃替她回了话:“阿姨,是我。”
“肃肃啊!哎呀,曹知知呢?你们跑哪去了,跟她说让她看店,怎么没在店里啊。”电话那边的女高音的态度突然就柔和了下来。
曹知知吐舌头翻白眼,对母亲的双标表示非常不屑。
不怪她妈这样,他们整个胡同谁家不是对闫肃这个品学兼优的乖孩子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从不高声跟闫肃说话。
“姨,我跟曹知知在同学家,帮一个同学看作业。”
闫肃看了眼还在整理笔记的谢天,捡一半说,但也算实话。
杨今予扫了闫肃一眼,没想到他还挺会避重就轻。
“做作业啊——曹知知也做作业呢吗?你让她跟我说话,几点了还不回家吃饭。”
闫肃把电话递给曹知知,曹知知做了个谢天谢地的动作。
“喂妈,嗯嗯,就回去啦,什么好吃的呀!哎——”曹知知提溜着圆眼珠子扫过一众人,“就我们四个,妈,唉不用真不用......好吧,知道了。”
曹知知挂了电话换上一脸菜色:“我妈让你们去我家吃饭,从我姥姥家带了一桌菜。”
闫肃不动声色垂下眼眸。
谢天扭捏犹豫起来:“啊?不太好吧,突然过去,这也没准备啊。”
蒲城不成文的规矩,头一回上人家家里蹭饭,不管是同学还是同事,上门都是要带礼物的。尤其是谢天那种家庭,他爸是市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更是不好驳了自家面子。
他看向闫肃,试图在闫肃脸上找到点答案,看看是先去趟超市买礼物还是怎么着?
却看到闫肃沉默地甚至有点麻木,浑身上下都写着难言之隐。
“怎么了这是?”不明所以的谢天挠了挠头。
“咳咳。”曹知知抬手抵在嘴上,含糊不清囫囵吞字道:“......我姥姥口重。”
谢天没听清,曹知知又说了一遍:“我姥姥做菜口重。”
“那......”
“那什么呀,报了四个人,必须都得去!不然我就死了!”曹知知急得一跺脚。
她那妈,说一不二的牛角尖功夫,别的同学不知道,闫肃可知道的很。曹知知拉了一下闫肃的袖子,满脸求助。
闫肃无解地按了按眉心,最终发话:“去吧。”
“那同桌,快换衣服。”曹知知指着杨今予身上的睡衣说。
杨今予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一直充当背景将自己隔绝在外的他,震惊得发现曹知知说的四个人里,竟然也包括自己。
他茫然了片刻。
从不与同学产生交际的独行客,还未来得及表达意见,就这样要被莫名其妙生拉硬拽的,打包到一个称之为“同学家”的地方了?
少年那沉睡在肩膀上的抗拒,终于在踏上公交车那一刻突然觉醒。
闫肃在他前面刷了卡,杨今予看向闫肃刚刷出来的红色信号,半怨半忿地朝闫肃“喂”了一声。
“我不去。”
闫肃回头。
“小孩儿往里走走,后面人赶紧上了啊!关门了!”司机大叔操着四十年的烟嗓嫌了一眼,后面人蜂拥上前。
“小孩儿”被这个闻所未闻的称呼激了一下!
行色匆匆的人流丝毫不留情面,哪会顾及空气中流动的敏感情绪,下饺子似地,将消瘦的肩膀拥挤其中。
门“咣当”一下关上了,司机大叔油门一踩,饺子汤晃荡了半锅水,再也分不清都是什么馅儿的了。
杨今予险些被掀了个跟头,稳稳当当砸进了一团硬邦邦的柑橘混杂薄荷的气息里。
“......没事吧?”
头顶传来一句略显僵硬的废话。
没事个屁。
闫肃:“够不着扶手的话,扶着我书包吧。”
第17章 烟袋桥
杨今予直接黑了脸。
闫肃立马就感觉出来是说错话了。
但他觉得杨今予太瘦了,视觉骨架显小,时常让人忽略了身高......
说完不过脑的话,闫大纪委说了一句“抱歉”,便不再言语,转身将书包背对过去,恢复了以往的清冷自持。
杨今予站稳了之后,漠然退了几步。
来自于男生对身高的自尊心誓,要与眼前的书包拉开距离,尽管饺子罐头里再退也退不到哪去了。
公交车晃荡颠簸了一路,终于停在了梧桐语。
这个站就叫梧桐语,杨今予动了下眼珠,多看了一眼站牌。缘由无他,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像公交站名,更像是一首文艺的民谣。
而他浑浑噩噩跟在后面走进这片城中村时,他才明白了这个名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