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觉得尴尬,作为练习生的眼神看着他,有些不敢乱瞟。
但千万播放量也是他没想到的,怎么说都是喜欢他的人为他做的事,简昀对镜头露出一个特别灿烂的笑容。
算了,练习生们怎么看他就怎么看他吧。
总之他很感谢他的粉丝们为他做的一切。
“其次播放量第二高的是归鸿,第三是……”林导继续公布这个“好消息”。
这些消息听着其他练习生真的又想听又想跳过。
想听是因为,他们想知道这个节目练习生的上限在哪里。
想跳过则是……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些被夸奖的、备受关注的,不是自己。
好在这一段很快就过去了,林导正式开始宣布练习生的排名和……淘汰名单。
“好啊,好消息到此为止,接下来要说的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了吧?”
“淘汰名单。”
“接下来我会宣布练习生的排名和票数,没有念到名字的练习生……则被淘汰。”林导的声音第一次这么正经,听起来竟有些悲悯。
所有人一凛,包括观看直播的网友。
“第60名……xxx,票数xxx”
“第8名……王舒逸,票数xxxx万”
林导念名字并不是按部就班,从前往后或者从后往前依次念,而是跳跃式的。
这就让等待排名的练习生非常着急,他自己没有被念到名字被淘汰,又怕自己提前念到名字,名次不好。
但没有淘汰就是万幸。
这是所有人听完林导的宣布后唯一的想法。
有人开心,就有人愁。
虽然淘汰比例只有32%,88人第一轮只淘汰28人,但……这个比例落在被淘汰的练习生身上就是百分百。
有淘汰的练习生低下头开始流泪。
一时间场馆里充满了低低的啜泣声,让侥幸没有被淘汰的练习生想高兴都高兴不起来。
简昀把眼睛闭起来不去看这场景,回宿舍的时候都有些闷闷不乐。
“淘汰的场景真让人不舒服。”就连向来大大咧咧的许嘉彦眉眼间都有些丧。
漆临安慰道:“想开点,能相遇一场,就是缘分了,不行就想点开心事吧。”
“嗯?比如说?”许嘉彦问。
漆临双手枕在脑后,慢悠悠说:“张星奇被淘汰了,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也是,我总感觉他看起来特别阴暗,总担心他会不会继续做什么恶心人的事情。”许嘉彦很少这么直白地表现出对谁的厌恶。
不过这个话题也并没有让简昀开心起来,他小声说:“张星奇是肯定会被淘汰的。”
这都不用想就知道了。
“诶?简神你怎么知道?”许嘉彦凑过去问。
“……”简昀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睁着大眼睛,无辜眨眼,“我就是知道。”
“莫非……”许嘉彦故作猜想,做出了侦探查案的经典姿势。
简昀的呼吸有片刻停顿,难道嘉彦真的想到什么了吗?
就连其他人也很想听一听许嘉彦的脑洞,不约而同看向他。
在众人期待的视线中,他缓缓开口:“莫非……你真的是简大师??”
“……”
所以他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简昀被逗得不行,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哈,嘉彦你好搞笑!”
许嘉彦虽然不知道简昀在笑什么,但是总感觉是不好的意思,摸了摸后脑勺。算了,事已至此,那他也笑吧。
于是,很莫名其妙的,几人在路上直接笑开,空气中都荡漾着欢声笑语。
不过笑过之后,简昀还是恢复了正经,脑海中闪过刚刚许嘉彦的问题。
他为什么会知道张星奇一定会被淘汰呢?
当然是因为……领导叔叔伯伯们很关心他啦。
从知道张星奇最初的计划是对他下手开始,他就知道张星奇的结局啦。
简昀微微一笑,接下来练习生之间的氛围应该会好很多吧?
练习生氛围好不好的是之后才知道的事情,但练习生的粉丝之间是真的不好了。
众所周知,明繁的导师阵营中有两位海外务工爱豆出身的导师,甚至还有一位直接是亚洲顶级男团BTL的现役主rap,还有一位在役期间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男团ACE,也就是成均和季颂。
两位导师在东夏国内选秀节目中当评委的事情传到高丽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高丽国网上的舆论主要集中在两点:
1,两位高丽出道的顶级爱豆怎么能不在高丽国内最新的团体选秀节目当评委呢?
2,东夏那个只会抄他们节目的国家怎么知道什么是爱豆呢?
起初,舆论只在高丽国内发酵,传不到东夏,毕竟东夏有墙。
但架不住哪里都有爱看热闹和搬运的网友。
好事者直接把高丽网上对成均和季颂选择的评价,以及对明繁的评价直接搬运到微博和小红薯。
这下,几位忙着撕定位和排名的练习生的粉丝们老实了。
怒火直接冲着高丽去了!
这说的什么玩意儿!
第50章
钟卫国和任世安自接到沈建恒的电话后,几乎没有耽搁,立即启程赶回研究中心。
这份资料的保密程度极高,凡是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都签订了保密协议,并且研究中心本身也属东夏少数几个拥有最高级别保密权限的科研设施之一。
研究中心整体坐落在郊区某小山腹地,地表有几层建筑,但最重要的内容统一被放在地下研究。
毫不夸张地说,一旦有人踏入研究中心的覆盖范围,就会被锁定和标记。
哪怕借口说来逛逛,也没用,因为这里不存在“偶然路过”。
这里所有人员的行动轨迹都必须上报系统,并且严禁携带任何资料外出。而内部区域也按照项目的保密等级划分,越往里走,限制越高,所需要的权限也越多。
钟卫国和任世安两人也经历了多重验证后,才进入到建筑物中。
两人的目的很明确,直接往最里面的一栋大楼走去,对纳米医疗机器人附带的制造说明书的研究就在这栋楼。
还没走到最里面,已经可以听见几位科研人员的谈话声。
“……这个逻辑确实没有错误,反推也成立,但是,目前我们做不到。”
“但至少我们看见了可以实现的路径。”说这话的人声音发哑,但隔着半扇门都能听出来激动,“以前我们连门在哪都不知道,现在好歹看见了。”
“路径一直存在,只是缺少最关键的东西。”这声音很理智。
“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太集中了,锂枝晶、多硫化穿梭、循环寿命等等,哪一个拿出来都不是我们现阶段能够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提出来的各种设想都是各国在研究的路线。”
“我们的设想没有问题,理论上这个设想确实能够实现我们的想法……”
“但是就卡在这一段,就算技术可行,材料也跟不上,也不知道这份资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材料又是什么。”
“材料是可以试试的,更重要的而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想法。”
“如果这份资料所言属实,那说不定我们真有可能研究出可以量产的锂电。”
“确实,资料里关于锂电的迭代过程写得非常详细,数据也很夯实,看起来跟着做真的有可能拿出成品,不过还缺少最重要的材料,唉……”
“不要叹气了,至少我们根据这份材料解析出海水提锂技术,我们卡在这个阶段也很久了。”
“是啊,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点,目前这个产品定位靶向癌细胞的准确率高达99.9%误差在±0.01mm左右,如果这是真的……”
“这种定位高准确率如果可以放在海水提锂技术上分离锂离子上……那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