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直播节目不好的地方,换作录播节目,不管是嘉宾还是主持人档期问题或者突发意外,都可以之后再录制,但是直播节目就不行,档期定好的,发生了意外也不可能说没有人主持或者嘉宾来不了就取消吧?只有换人一个办法。
宋书瑶虽然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但在《开讲啦》节目里,她前面还是按部就班按照节目组的调性介绍今天的嘉宾和本场的主题。
前面开题这一段,台上的宋书瑶台风稳健,声音清亮沉稳,妆容也落落大方,节奏恰到好处,语速不疾不徐,像是在娓娓道来。
她很快就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换成观众可以听懂的话,轻而易举调动现场的气氛,让观众融入进来,引出大家的好奇心。
即便很多观众习惯了宁老师的主持风格,这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临时顶班的主持人的能力很出色。
当然,宋书瑶也知道本期节目的重点,串完词之后,很快请出今天的三位嘉宾。
“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欢迎本场节目的三位嘉宾——”
她甚至都没有看手卡,直接介都教授绍:“首先,有请在数学领域享有盛誉,首位东夏籍的菲尔兹奖得主,赵朴元教授!”
镜头切到台下鼓掌的观众席里,又切到台后走出来的赵朴元教授身上。
[啊啊啊!!是老师!云宝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
[又见面啦赵教授~]
[赵教授真的好有气质,这么几年过去了,也没有见老,反而越来越年轻了!]
“第二位,是在核物理领域同样享有很高声誉的侯教授!”
[虽然不认识这位教授,但是能上这个节目的都不是简单的人,先欢呼再说!]
[搜了一下,卧槽!好牛啊!]
[都是大佬啊,我何德何能能看见这几个大佬!]
到第三位,也是欢声最大的一位,宋书瑶停顿了一下,表情也隐隐激动:“最后,让我们欢迎今天最年轻的嘉宾,也是大家呼声最高的——简昀同学!”
话音落下,现场沸腾,弹幕也刷个不停。
[啊啊啊啊啊!!今天的云宝好帅好帅好帅!]
[充满了智慧的气息,只会让我更斯哈斯哈好吗!]
三位嘉宾都上场后,依次落座。
宋书瑶掌控了节奏,先从赵教授开始提问:“赵教授,您作为简昀的导师,能给我们讲讲简昀同学为什么会对NS方程感兴趣吗?据我所知,NS方程相当晦涩难懂,能在21岁这个年纪攻克这个世界难题,是相当伟大的成就。”
“那么,我们很想知道,简昀同学最开始为什么会对NS方程感兴趣。”
一个问一个回答,这些问题都是流程里写明的,双方一来一回,看起来交流得很顺畅,节奏也很舒服。
宋书瑶也不厚此薄彼,三个嘉宾都会被问到不同的问题,整个场子的气氛十分和谐。
观众和直播间的网友们也通过这个节目,了解了更多的简昀作为“青年学者”的一面。
更是在师徒俩的打趣中,知道赵教授“爱闭关”的事情,以及简昀学得太好了,把“闭关”这点也学了过去,遇到解不开的时候会把自己“关”起来闭门研究。
赵教授说得兴起,还和大家透露:“你们别看小昀啊现在是解决了,当时遇到一个问题解不出来,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可是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关了好久。要不是小昀的朋友们按时投喂,我们都要破门而入了呢!”
台下的观众听着这话忍不住笑出声来,弹幕也很热闹。
[哈哈哈完全想不到云宝还有这一面啊!]
[哇,这也太专注了,怪不得能出成果,数学就是要这么专注啊]
[天塌了,比我聪明的人比我还努力,我不努力真的没救了!]
简昀抿着唇笑得腼腆,在老师说完后,小声补充:“其实也没有老师说得那么夸张,就是一个星期不到,这个问题没有想明白,心里就不舒服,想要弄懂再做其他的。”
赵教授点他的额头,笑意更浓:“还说呢,这几年这种事情还少吗?你现在说得轻巧。”
简昀举手投降:“我错了我错了,老师您别说了。”
[哈哈哈,师徒的相处幻视唐僧和孙悟空“师父别念了别念了”~]
[妈呀,以前只知道云宝练习唱跳很拼,没想到专业上也这么拼啊,真的太有自制力了]
[那肯定啊,不拼能行吗?要我说,数学可不像唱跳,多练习就能好,数学这东西,不会就是不会,简昀能这么快想通并解决问题,已经说明他的天赋绝无仅有了。]
而侯教授更是让大家了解到“核”相关的知识。
事实上,很多人都“谈核色变”,因为核污染核辐射这些词汇给大家带来的刻板印象,好像一提到“核”就想到了很危险的东西。
在侯教授的讲解中,大家了解到可控核聚变这个东西,知道了“核”并非是毁灭的,也是充满兴旺的。
“在很多人眼中,在大家的认知里,好像没怎么听说过‘可控核聚变’,就算有,也是在小说里见到,我相信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吧?”
说着说着,大家都笑了。
但是侯教授却端正起来,正了正坐姿:“之所以我们没有过多宣传可控核聚变,是因为当时大家普遍认为这个东西可能要等到下个世纪,或者说下下个世纪才能真正实现。距离我们现在是非常遥远的未来,我们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能够实现的东西上。那为什么现在又开始宣传了呢?当然是因为这几年东夏在科技上的进步非常快。”
他举了几个例子:“像是几年前我们能这么快相信锂硫电池的出现吗?锂硫电池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全面提升了电器的续航,锂硫电池的使用也减少了碳的排放等等等等,这也是很多科幻小说中会提到的一个点,当时也没有人会想到锂硫电池这么快会落地,所以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再加上,我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前段时间,我国自主研发的‘羲和仿星器’实现了新的突破,虽然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个突破对我们的意义。换成大家能理解的话就是,我们先在实验室里造一个缩小版的试验机,按照等比例设置条件看看它是不是能够运行起来。如果它在小规模的验证中没有问题,并且出现了重大进展,那么下一步就是建设更接近我们实际环境的示范堆。”
说到这里,侯教授看了一下简昀,从专业角度上出了一点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在这个阶段,简昀同学构建的数学模型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预测等离子体湍流,从而让实验堆的运行更稳定,减少了对材料的损伤。”
他继续接着话往后说:“到这一步,如果示范堆也点火成功,再往后就能走向商用化。”
“可控核聚变只有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化,才能说真正落地现实。到那时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才能真正的在现实里发生。”
在侯教授的讲述中,大家幻想了一下场景。
“而现在我们已经进行到了示范堆阶段,可能大家不太了解,或者没有怎么注意过消息,我国的可控核聚变示范堆demo计划已经启动了,并且已经在两个月前正式建堆,按照建造速度,很有可能会在国庆和大家见面,大家可以期待一下这个成果。”
“这么多年,很多代的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可控核聚变的建设,也正是为了想象中的未来。我能说,东夏离可控核聚变真的很近了。”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真的能看到它成真。可能有人会问,可控核聚变确实很厉害,那它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可控核聚变真的落地了,那你不必担心电费,不必担心冬天的供暖,或夏天的制冷会消耗你多少电费;电力也将变得无穷无尽,可以让工业体系焕发新生,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我们将能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商品;甚至于我们的居住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可能不局限于地底上,地下空间也将会成为我们居住的地方;有了无穷无尽的能源支持,我们人类也不将只是把目光局限于地球上,放眼广袤的星河,或许我们可以揭开太空的奥秘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