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114)

2018-01-02 孢子叶球

  另外,慈善会作为一个宗教组织,还会每年举办祈求丰收、祭祀五谷神的活动,村里无论穷富都得按照家里有地的亩数来捐粮食。而所谓的五谷神显然是不会真的收走祭品的,而那些粮食最终都进了高显峰的酒坊,成为了她家另外一桩生意的原材料。

  因此,尽管慈善会的确在村里做了些善事,但群众们恐怕也不会认为这就能说明高显峰和其他与此有关的地主都是好人。不过,相反地,也不能由于地主们在慈善会里捞外快、贪污捐款,就全盘否定它的积极意义。总体而言,高显峰等人组织慈善会是做了好事儿,而贪污捐款、挪用公粮则是该受罚的罪行,这两方面得分开来看。

  注释:

  ①判例法:之后对于相同或相似案件的判定,如没有其他情况,则遵循之前(上级)法院的判决;即所谓的“遵循先例”。

  ②参考张庄的“北老社”(《翻身》第31页),本章以下所有内容均参考该社。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也有对类似农村宗教组织的记载。

  作者有话要说:  从慈善组织、宗教组织中捞私利,已经是自古以来了……

  又:关于地主作为个人究竟是本性善良只不过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还是内心里就道德败坏,目前不同立场的纪实作者观点似乎不太一致,所以在下在这方面也不想做过多的讨论,只是着重于对事实的演绎。

  不过尽管如此,在下还是想说明:那些所谓的伤痕文学并不属于纪实作品,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不能说当年的地、富分子从内心里就很恶毒,但剥削的事实至少是不可否认的。那些当下流行的、反历史常识的、所谓的“敢说真话”的文学作品中“无辜”、“清白”的“大善人”地主形象恰恰是在歪曲史实。

  ☆、第七十五章:想嫁人

  农会会员们对于“秋云山类”还是“王高从类”的分法没有异议,但王高从本人却对此很有意见。

  她也申请了加入农会,但由于大家对她的地主出身还心怀戒备,这一次没有被通过。因此,王高从没能参加农会会员的大会,但是散会之后听说丁福多把她分成了地主的一类,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

  第二天早上,还没等农会大会再度召开,王高从就去村公所找组织农会的王元品了。她认为农会把她称作地主的一类是损坏了她的名誉,这让王元品有些惊讶——之前大家还以为用王高从的名字指代较好的那部分地主会让她本人感到高兴呢。

  王元品最初只是向她说明,由于她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了方便归类才用了她的名字。然而王高从坚决要抗议,并且说:“剩下那么多地主,为啥偏要用我的名字?你们不让我加农会,是不是就等着在这儿骂我呢?”

  “哎,这哪儿是骂你?而且,不让你加农会是农会委员会投票的结果,又不是我和福山不让你加的。”王元品有些无奈地解释道,“再者说,你原先难道不是地主吗?农会里说的都是之前的事儿,用你当作一类地主的典型,也没有冤枉你吧?”

  王高从明白了这只是说一个客观的分类,并不是针对她,她反对这种称呼并没有什么意义。可她心里依旧有些不痛快,一边嘀咕着“我现在已经是中农了”,一边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副村长的办公室。

  出门之后,王高从正好碰见来村公所报道的秋穆。她心想秋穆对她比较心软,或许会同情她而向农会委员会提议换掉这个称法,于是便过去跟秋穆抱怨了一通。

  没想到秋穆听说之后,却笑着说道:“高从啊,你不愿意被称为地主,说明你已经有以剥削为耻的意识了,这是件好事儿嘛。”

  “这是不是好事儿我不知道,可是他们说什么‘王高从类’,你说这是不是损害我的名誉?”王高从说道。

  秋穆却反问道:“那你之前是不是地主?”

  “是。”王高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又说,“可是我现在已经——”

  “你现在是中农,也不妨碍你以前是地主啊。”秋穆说道,“一码事儿归一码事儿,人家说的是事实,而且只不过是个分类罢了,也没有要说你坏话。”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这话听着不好听呐!”王高从不乐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