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133)

2018-01-02 孢子叶球

  试验识字小组的教学效果出乎大家的预料。在大年初二正式开始的试验识字小组,仅仅利用午饭和晚饭之后的时间进行教学,到大年初七的时候就已经帮助小组成员认识了三十二个字,平均每天认识五个字还多。这远远比之前设想的一天一个字情况要好,但干部们也考虑到了,民兵队的姑娘对于识字更有热情,所以她们肯定会比普通群众识字要快。

  不过,即使如此,也说明了之前从没上过学的普通农民,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一天认识至少五个字是可以做到的。而如果考虑到多数群众可能不会像民兵队员那样愿意认字,把要求降低到每天三个字也是合理的。

  对于一天究竟要学多少字,秋穆也说道:“我觉得没有必要非得规定一天要学多少字。可以规定一个下限,比如一天至少学两个字,但至于实际上每个小组一天能教会多少字,就应当由组长看组员的情况来决定,能学得多的就多学。”

  这个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也有人提出疑问:如果有的组长为了争先进而故意拉快教学速度,而使得组员跟不上进度呢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解决:判断一个小组是不是先进不能以组长教得快慢,而是要以组员学得如何作为标准。以认识九百字作为“脱盲”标准④,最快使得全组组员“脱盲”的那些小组应当被授予“先锋”称号,并且颁发相关证明。

  另外,在识字小组进行教学的同时,村里也计划通过宣传的方式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干部们认为这项工作应当交给夫男会去完成,因为在丘阳村里,能够决定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与环境是否健康卫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家的男主人。让一个男人学会预防疾病,就相当于是让一家人都远离了传染病的困扰,这比让大家感染疾病之后再进行治疗要省钱省力得多⑤。

  与此同时,干部们还认为要对村里那些涉及到行医的人——药贩、产公、甚至是劁匠⑥——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尤其是要开刀的时候,一定得注意工具的卫生。像是桂圆的孩子“受风”死了的这种事儿,在大家明白了那其实是因为破伤风杆菌之后,以后就不能再发生了。

  注释:

  ①参考《中国震撼世界》中对作家赵树理经历的记载。

  ②参考《翻身》中对张庄村民“治病”方式的记载。

  ③由于处于领先状态常常意味着基因的优势(获得更多繁殖机会)和个体的优势(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包括人类在内的社会性动物都具有争强好胜的本能。

  ④这是《西行漫记》中记录的解放军军队中的脱盲标准。

  ⑤这也是毛时代中国医疗最重要的理念,“讲卫生、除四害、消灭疾病”,从加强预防的角度避免疾病发生,是经济情况较差的国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方式。

  ⑥劁匠:有偿给家畜割睾|丸或卵巢的人;割去睾|丸或卵巢的牲畜会变得更温顺,且更容易长肉,所以劁匠在旧时农村是非常重要的职业。

  作者有话要说:  扫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最基本的方面看,要想民主管理能正常实行,就必须得保证大多数群众都认得字,能自己看得懂公示和选票上的内容_(:з」∠)_

  ————————

  改一个bug。

  ☆、第八十八章:纵火

  大年初一之后,农会便彻底地把那五个地主家里清了一遍,所有的东西都由秋穆帮农会委员们记录下来并进行估价,而后存进了村公所的仓库里。

  那五家地主的土地也重新进行了丈量,结果统计下来,他们所实际占有的土地要比原先记录在案的一共超出去一百二十一亩。这也就意味着,从前的官府要收这一百多亩地的税,全都被他们摊派到了长工和租地的佃农身上。

  这件事儿足以让那些曾经给他们干过活儿、佃过地的人们感到愤怒,可是这点儿税相比于那些地主多收的地租和高利贷而言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然而总归是把地分了。这一次分地一共重新分配了两千一百五十亩一分地,原先在村里属于贫雇农阶级的平均每人都有了六亩四分地,这比解放之前贫农的平均占有耕地面积高出去了大约两倍。

  另外,这次农会还一共收缴了三十三头大牲畜,包括二十三头驴子和十头黄牛,其中有五头母牛还能够产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