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224)

2018-01-02 孢子叶球

  ————————

  另:类似方法和所谓的“钓鱼执法”,一旦被发现则会带来信任度降低,在正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问题

  平日里小磕小碰原本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儿,然而第二天林馨玥却发现秋穆的手伤了。再联想到昨天她又是跟杨成林一起走的,顿时让他有些冒火:“这是杨成林弄的?她也太过分了!”

  看着他似乎要去找杨成林评理的样子,秋穆连忙拉住他:“并不是!晚上太黑了,没看清路摔了一跤,只不过划了一小道儿罢了。是杨同志给我包扎的。”

  她这么说,林馨玥才放下心来。他现在真有点儿后悔把秋穆卷进他跟杨成林的矛盾里——她不像他们,只有她真诚地把他们所有人当作同志。杨成林追求他,说到底也并不是因为有多喜欢他,而只不过是想证明自己的魅力。而他拒绝了杨成林,同时也在心里给她贴上了“自大”的标签,不仅没有帮她改正缺点,却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把她当成敌人。

  然而秋穆虽然跟杨成林有观点上的分歧,却一直把她当作同志。她公开地在会上批评杨成林对待高家村干部的方式,却从未私下里宣传过对于杨成林的不满。秋穆是一个正直的人,林馨玥想到,或许正是由于她从前扎根在农村的经历,让她学会了那些所谓的学校里都没有教过的真诚和正直。

  正当林馨玥想看看秋穆的伤怎么样了,突然便看见杨成林往这边儿走来。看见她,林馨玥不由得抿起了唇,而杨成林却一反常态地露出些许讪讪的微笑,对秋穆问道:“秋同志,你的手怎么样了?”

  “没事儿,只是小伤罢了。”秋穆回答道,“不包扎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那……那就好。”杨成林小声说道,又像是想说什么,却犹豫了半天都没说出口。

  秋穆却对她问道:“周同志的脚怎么样了?我看她还没来吃早饭。”

  “哦,晟然啊。她没有崴得多重,休息一晚上就基本无碍了。”杨成林连忙说道,“早上有群众找她反映情况,她就先过去了,让我给她带饭。”

  “那就是万幸了。”秋穆终于放心了。尽管她估计那崴一下儿也不会有多严重,可还是免不了有点儿担忧。要知道她在苏联也是打过架的,而那些斯拉夫姑娘皮实得像熊一样,跟她们混在一块儿可根本不用考虑下手轻重。

  可是尽管她自己和周晟然的伤都并无大碍,工作队的工作却遇到了大问题。

  负责算账核对的工作队员们既然已经估算出来了去向不明的“斗争果实”的价值,接下来就是向高家村的干部们“讨债”的时候了。这下儿可把高家村的干部们吓得要命,毕竟之前向地主讨要他们侵吞贫农的财产、多收的租子和少给的工钱时,那些积极响应的群众可是把地主们都狠狠打了一顿而后“扫地出门”了的。

  干部们可不想被“扫地出门”,而且他们更无法理解,就算是在个别时候多拿了点儿“斗争果实”,可他们怎么就在不知不觉中欠下了那么一大笔债呢?每个干部都不觉得自己欠了其他群众这么多东西,却也说不出来究竟是谁欠了其中的大头。如果说是那极少数以权谋私的干部做的,可实际上再怎么查,他们家里也找不出来价值这么多粮食的东西。那么这些价值颇高的“斗争果实”到底去哪儿了呢?

  正当工作队员们秉公无私、高家村的干部们人人自危时,从外面却传来了一个不妙的消息:解放区政府认为高家村工作队的做法不合适,特意派人来纠正工作队的错误。

  派来的徐明新同志大约有三十来岁、戴着眼镜,是一个临时从别的工作队调来、富有经验的干部。她一到高家村就跟工作队员们强调了,工作队到高家村复查土改,应当是对于高家村的干部们之前所做不合适的地方进行纠正,而不是把他们都赶下台。并且,她也向工作队员们说明了,根据之前高家村村公所递交的档案,高家村在清算地主和分地方面并没有严重的问题,应当属于二类村,所以直接解散高家村党支部是不合适的。

  徐明新从村公所找到了之前高家村的干部们所做的调查记录,给工作队员们详细分析了为什么高家村应该是二类村而非三类村。听完她的解释之后,那些来自解放区大学的工作队员们——尤其是刘绪峰和杨成林——都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她们一上来就认定高家村是三类村的做法,的确是过于武断了,而且她们竟然完全忽视了之前村公所的档案,就这样一刀切地把高家村的干部们之前所做的工作都视为无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