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33)

2018-01-02 孢子叶球

  “我原本就是丘阳人。”秋穆平和地笑道,“只不过我离开丘阳的时候,你倒还没出生呢。”

  “哦。”秋花香失望地低下头,没有再说什么。但当他听见秋穆拉开门出去的声音时,却又突然想到,即使是这样也没什么影响吧。她那样心眼儿好、模样也好的女人,又是和民兵队在一块儿的,怎么可能会娶一个永远带着污点的汉奸的儿子?这样想来,他倒不如就好好地在新的村公所干活儿,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之后张兴满和李有河进来又跟他仔细商量了以后的安排,秋花香令人有些意外地都一一答应了,事情很快安排妥当,张兴满、李有河和秋穆便也解散去回家吃饭了。

  到了家里,李有河先是煮上作为晚饭的棒茬儿粥,又拌了一把苦菜②。丘阳的普通农民一年下来极少能有吃肉的机会,条件好的人家会种些白菜、小葱一类的蔬菜平日来吃,而像是李有河这样缺地又缺时间来打理的年轻贫农,自然是种不上菜地的,于是就连正经儿八百的蔬菜都吃不上几回,平时只能啃啃那些小野菜。好在那些小野菜也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只是口感差了些,而且有些还可能有轻微的毒性——不过饿的时候谁还会管这些。

  秋穆没太在意这菜。虽然在莫斯科她肯定吃得比这好多了,但她年少时吃过比这还要糟的,潜意识里便不认为适应这样的饮食结构是怎样的困难。要考虑的事儿太多了,以至于她对于食物质量的追求因此而受到了压制。

  坐在院子门口,李有河和秋穆一起吃晚饭。

  李有河提到了组建新村公所的事儿。虽然从理论上讲应当民主决定村公所干部的人选,但丘阳现在还没有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所以民主选举出村干部人选还是不现实的。群众大会虽然说是可以把所有群众都召集起来,但事实上由于大家的民主意识还比较弱,许多人——尤其是已经出嫁的男人——都不会来参加群众大会,而参加群众大会的人大多也不太懂得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故就目前情况来看,群众大会不能替代人民代表大会,而完全靠乡亲们自荐和推荐而后再投票选举而形成新的村公所,还是不太可能实现。

  之前区里给的指示是,不要急于形成一个以最民主、最正确的方式组建的村政府,而是要尽快形成一个能够代表群众利益的村政府,尽快让这个村政府发挥作用。之后随着组建贫农团、农会和人民代表大会,会再按照正确的民主选举流程建立正式的村政府。区里下达的指示里,有一个最关键的思想:做任何事儿都得一步一步地,先分清楚轻重缓急。而对于在战后组建村政府这件事儿而言,自然是尽快组建、尽快让村政府起作用最重要③,相比之下,追求更民主的选举流程也就较为次要了。

  秋穆很同意这种轻重缓急的说法,同时也认识到了,即使是成立一个组建方式不那么民主但差不多能代表普通群众的利益的村公所,也要比现在由民兵队处理所有事务的情况好得多。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指望一上来就做到已知中的最优,抓住主要矛盾、以解决主要问题为目标,这样循序渐进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新村公所干部该怎么选?”秋穆问道。

  注释:

  ①同姓不婚:汉族婚姻传统的禁忌之一,最初起源大概是由于农耕文明的人口流动性差,同一地区的同姓大多有亲缘关系。之后这条禁忌的强制性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强等各方面原因而减弱,但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依旧存在较强的同姓不婚强制性,同姓结婚者甚至会被村里群众判为有罪而处决(来源于《翻身》对同姓情侣为免于处决而私奔到张庄的记载)。

  ②苦菜:即山苦荬/苦丁菜,野生菊科植物,茎与叶可食用,通常作为凉菜。

  ③这是由于战后形成了基层(农村地区)上政治的真空,如果革命的力量不去占领这部分真空,基层的政治真空就又会被代表着封建阶级利益的地主和买办占领,农村地区又会恢复到原先的封建秩序中。根据《翻身》和《西行漫记》记载,当时的确有国民党、地主甚至是伪人员建立挂牌的“抗日爱国政府”,借此在战后恢复封建秩序的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在下个人认为,看对于当时土地改革的记录,以及写/看这篇文,最主要的思想就是: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