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59)

2018-01-02 孢子叶球

  “所以她就公开向科学界、向所有人说这些屁话?!”伊利亚不禁啐了一口,“你难道不知道这会对人们理解遗传学造成多么大的不良影响么?未来的年轻人将会因此接受错误的教育,并且那么多农民都会被她那套垃圾理论给害了——苏联不会有杂交育种了!你难道不知道吗?所有的这一切都——”

  “都是李森科造成的,而不是亚历山大。”帕维尔平静而坚定地说道,“亚历山大所做的,只是让分子钟小组能够继续存在。她的确没有能力挽救整个苏联遗传学界的沦陷,然而能保留住分子钟小组,我认为这对于科学界应当算是贡献而不是破坏。”

  “哼,正义的目的和正义的方法,究竟哪个更重要呢?”伊利亚轻声冷笑道,然而内心里却已经渐渐能够理解。

  帕维尔轻声说道:“然而如果采用不了正义的方法,至少我们还能保留下正义的目的啊。”

  注释:

  ①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这个在下相信已经不用介绍了),著名的天才;1908年出生,按照设定比秋穆年长一岁。

  ②“伊柳沙”是“伊利亚”这个俄语名的昵称。

  ③“帕沙”是“帕维尔”这个俄语名的昵称。

  ④此处的“苏维埃”显然指“代表大会”。

  ☆、第三十七章:谈情说爱

  在丘阳的这段时间,秋穆仿佛已经把苏联遗传学界的那些“恐怖”忘记了。

  亚历山大的确很好地迎合了由李森科一派垄断的苏联生物学的研究方向,端粒酶突变被宣传成一种可以进行获得性遗传的东西——并且事实上,它的确在分子钟小组成员们的身上“获得性”遗传了,虽然那其实是一次不规范的实验引发的意外。秋穆不再对于分子钟小组的未来再抱有多么大的担忧,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成果,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这项成果能否为他们带来名誉,那倒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显然,如果他们想要的是名誉,那么当时就离开苏联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分子钟小组没有离开,这并不是出于什么“奉献祖国”的崇高情感——无产阶级哪有祖国呢?而是由于他们在内心里并没有放弃苏联,只要苏联还走一天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就不会离开苏联。这是亚历山大和格蕾塔来到苏联的初衷,也是他们和剩下所有人对苏联最大的期望。

  秋穆就是抱着同样的期望回到中国的,并且她在丘阳看到了希望。虽然这里依旧贫穷落后,但却是一个值得她贡献力量的地方。

  并且她在丘阳的生活也正在逐渐步入人们所认为的“正轨”。

  在丘阳,由于大多数婚姻都是买卖婚姻,又不允许离婚,寡夫也不准改嫁,故而出轨、通奸等行为其实是十分常见的①。到一定年纪的未婚女人只要不是太穷或是给人扛长工的,大多都有不合法的情人;甚至已经娶了夫郎的女人都有找别人家夫郎睡觉的。而对于像是秋穆这样长得好看的女人而言,如果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个把情人,那可真算是奇怪了。

  于是没过多久,几乎全村的人都知道了,村公所的财粮主任秋穆和那个在村公所当炊事员的秋花香好上了。这消息传得快倒不是因为她有多么高调,而是由于秋花香是汉奸的儿子。听说这事儿的人都觉得十分惊愕,还有许多人来劝秋穆,不要白惹了这个麻烦——对她而言什么样儿的男人找不到呢,非要找这个地主成分②又是汉奸的儿子不可?

  然后秋穆就不得不给每一个向她提建议的人解释:秋花香在当地主家的少爷时过得都是丫鬟般的日子,他没有在实际上剥削过穷人,也没有帮着日伪人员迫害过群众。他唯一的“错误”就是生在了一个汉奸地主家里,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对不对?

  这番话让许多人都认为这位年轻的财粮主任被那个地主出身的男孩儿给迷惑了。然而乡亲们对这事儿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秋穆还并没有“疯”到想要娶他。如果忽视她和秋花香好上了这一点,她做事儿还是很有分寸的,也十分尽职尽责。因此,别人也没有什么理由非要秋穆甩开她这个小情人儿——除非是以“乱搞女男关系”的名义,问题是大家都在犯这样的“错误”,于是这个“错误”也就变得不是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