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女尊]锄下有火_作者:孢子叶球(74)

2018-01-02 孢子叶球

  群众越是表达不满,就越是让秋花香觉得难过。他当炊事员的时候也没想当什么干部,现在也只想继续在村公所的食堂做饭,却突然遭到群众的反对,甚至还把他母亲是汉奸的事儿拿出来说,这让秋花香心里觉得特别委屈。

  于是这男孩儿就跑到财粮主任办公室,去找秋穆哭。

  秋穆把他抱在自己腿上安慰了半天,却也不见什么效果。她心里明白,这种事儿涉及到一个人的名誉,如果因为大家不了解而被冤枉、撤职,那是如何安慰都不会见效的。

  秋花香现在这么伤心,说明他已经很在乎这份工作了,这份在村公所的工作对他而言,恐怕早就不只是一种养活自己的手段,而是一件他认为真正值得去做的事儿。从这个角度而言,他可以说算是够格当一个村公所的干部了,可是群众却还只是把他当作汉奸的儿子,这能不让他难过么?

  注释:

  ①关于“干部”的定义:根据《翻身》记载,在当时并非只有带“长”和“主任”的才叫干部,因为村公所和工作队等组织结构大多是不脱产的,“干部”可以指所有具有公职的人。因此民兵队员和炊事员其实都算是“干部”之列。

  ☆、第四十八章:不信任

  秋穆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她听了几耳朵张兴满她们的解释,觉得都没有说到点儿上。按照她们的说法,似乎村公所干部还是有些高人一等的,因此算不上特别先进的秋花香不能当干部。然而,事实上干部最重要的应该是为人民服务,本身就不应该是高出普通群众一等的,当干部也应该是为了能做好这个岗位上该做的事儿。在这个角度上讲,秋花香已经做好炊事员该做的事儿了,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工作。

  并且,事实上当干部虽然肯定不能比群众落后,但也不一定要比所有人都先进。当领导别人的干部肯定是要经过选举的,但当普通的干部却未必一定要基于什么突出的表现。民兵队刚组建的时候,那些参加的姑娘也是凭自愿的,并没有什么选拔的机制。她们加入民兵队是为了打鬼子、保护村里,是为了为群众做事儿,愿意加的就加了,这没什么可议论的。而秋花香当炊事员也是为了维持村公所的正常运作,虽然是间接的,但同样也是为村里做事儿。他愿意为村里做事儿,而村公所能提供这样一个岗位,那就是正好了,同样没什么问题。这样讲起来,当一个干部更重要的应该是有踏踏实实干活儿的意愿,而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有更多突出的表现,则才有可能被选出来带领大家。

  秋花香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没有理解这个当干部的本质,以为自己要被撤职了,一直抱着秋穆的脖子哭得厉害。而秋穆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儿,万一张兴满最终也说服不了群众,而把这个男孩儿撤职了,那他伤心自是不用说,还会以后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于是秋穆决定她也出面向群众解释这件事儿。

  然而当秋穆刚从财粮主任办公室走出去,在院里表达不满的群众面前开口说了半句话,便被反对她的声音盖过去了。

  乡亲们不相信她说的话,因为谁都知道她这个财粮主任和秋花香有“关系”,她肯定要护着她的这个小情人儿。别的干部说什么,他们至少都愿意考虑,但由秋穆说这些话,群众主观地就不想相信。

  秋穆试图放大声音,想要把话说完,然而她一个人的声音终究比不过院子里二十多个乡亲。

  在她正着急的时候,李有河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秋会计,你这么说是没用的。”

  李有河向乡亲们挥了挥手,乡亲们反对的声音便逐渐小了下去,而后她说道:“行了,这个事儿归根结底也和财粮主任无关,大家就别找秋主任评理了。”

  一个头上系着布条①的姑娘说道:“咱也没找秋主任,是她来找咱的。”

  她说完这话,这一小群乡亲便又去找村长张兴满继续评理了。

  李有河拉着秋穆到治安主任办公室,对她说道:“秋会计,你让谁去说,也不能自己去说呀。现在咱们村里但凡是比较关注村公所的,哪个不知道你和秋花香的关系?你去说这事儿,他们能相信吗?”

  秋穆有些不能理解:“他们是不相信,可也不能不让我说话呀?就算他们觉得我在这个问题上不客观,也不能连听都拒绝去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