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校门口有许多美味的小吃,关东煮,肉饼,糖麻圆,南瓜饼等等。冷逸知道温馨的喜好,给她买了一串糖麻圆,递到她手里时,发现她眼圈红红的。他问她怎么了,她回道:“没什么!”
她心里的答案是:你真好。
温馨一路心不在焉,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逛了二十分钟后,才把装伞的袋子递给冷逸,告诉冷逸她下午有事,得先回家了。
冷逸把温馨送到水巷街,让她先走,然后目送着她的背影。直到温馨拐了弯,他才迈步走向温馨刚走过的路。
冷逸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温馨姑姑家那半条街的人说闲话。
温馨下午三点从家出发,走到街上坐面包车,半小时后下车,走了一段公路,爬了两座山,又走了好长好长的公路,才看见奶奶家的房子。温馨走到屋侧,大声喊奶奶,没人应,走到院子里,看到堂屋的门是大敞开的,又喊了一声奶奶,有人应了。
“哎,我屋小馨回来啦。”奶奶倚在堂屋的门上,眯着眼笑。
“嗯呐,奶奶。”温馨回答,跨过堂屋的门槛。
“背上衣服打湿没?”奶奶问。
“没有,走得慢,没出汗。”
奶奶看见温馨放在桌子上的营养品,说:“哪扪又买这么多东西嘛?屋里多得很呐。”
温馨笑着回答:“老人家需要补身体,你和爷爷慢慢吃。”
奶奶又问温馨:“肚儿饿不饿?”
“不饿。”
奶奶进里屋拿出两盒酸奶,一盒给温馨,另一盒给了罗奶奶。
罗奶奶是奶奶的邻居,正坐在火盆旁烤火。
“温馨,来,坐下烤火嘛。”罗奶奶拍了拍旁边的椅子,朝温馨说道。
“罗奶奶,我不冷。”刚走完一个半小时的路,温馨全身都是都暖和的。
“她每回来都要给我们买好多东西。”奶奶坐下后,和罗奶奶摆龙门阵。
“奶奶,爷爷呢?”
“去底下房子耍了。”
爷爷去邻居家耍了,因为那家房子地势低些,所以叫底下房子。
“哦哦,那我去看看。”温馨说完就跑出去了。
温馨的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经历过旧社会到新中国的转变,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等。温馨小时候总爱歪着头,津津有味地听奶奶讲她年轻时的故事。
温馨回忆起奶奶的一生,都替她感到命运的不公。在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奶奶生下的孩子都没养活,后来好不容易养大一个儿子。可在她七十二岁那年,也就是温馨两岁时,到外地打工的儿子被摩托车撞死了。肇事者逃走了,这场官司也打了好多年。温馨记得在自己五岁时,爷爷还到外地去打官司。他们把儿媳妇当作女儿看待,招了一个上门女婿。没过两年,女婿就带着媳妇跑了,再不管这个家。
爷爷奶奶如今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无儿无女,两个老人只能相互为伴。倒是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但他们都自顾不暇,并且一直在外打工,过年都不一定回家,回家也不一定对爷爷奶奶好。
哥哥曾带了一个女朋友回家过年,结果那女孩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老人家做好饭,端到桌子上,她还嫌弃饭做得不好吃。她总是黑着脸,对爷爷奶奶如此,对到家里来坐坐的邻居亦是如此,像是别人欠了他几十万没还。爷爷奶奶在小桌子上吃饭,哥哥和她在大桌子上吃饭。她好吃懒作,臭脾气,哥哥非但不管她,还说爷爷奶奶拖了他后腿。
温馨曾经给好朋友夏梓菡讲起这事,愤恨不已。她愤愤不平地说:“梓菡,当时我听奶奶说起这事时,感觉肺都要气炸了,真想找人把那女的狂揍一顿。爷爷奶奶没花她一分钱,辛辛苦苦做好饭,好吃好喝招待着,她凭什么嫌弃他们?吃饭还分大小桌,像有等级制度一样,简直不可理喻……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不懂礼义廉耻的人。”
夏梓菡拍着温馨的肩,体贴地说:“就是,那女的太过分了。你消消气,消消气……”
温馨有礼貌,嘴甜,奶奶的邻居都喜欢她。
过了一会,温馨和爷爷回家了。
罗奶奶已经走了,奶奶正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爷爷一回来就去灶门前烧火,温馨则去帮奶奶择菜。祖孙三人一边拉家常,一边做饭,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