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门当户对_作者:云随风雨过(179)

2018-01-01 云随风雨过

  再往前两步,她发现旅舍院子里甚至还竖着一堵五六层楼高的攀岩墙。有攀岩墙就算了,竟然还有个少年光着上身,顶着瓢泼大雨在练攀岩。

  少年矫健地攀至最高点,轻轻一跃,碰了碰顶上悬挂着的铜铃,一声清脆的鸣响在雨声中仿若涟漪般漾了开去。

  在重力的作用下,他拽着身上的缓降绳慢慢落地,熟练的解开身上的安全扣,走进室内前像只野猫般甩了甩头上身上的水珠,然后和苏千秋与周琦擦肩而过。

  一瞬间苏千秋觉得这个男生有点眼熟,但只迟疑了一阵,就被周琦脱口而出的“疯子”二字给打断了。

  苏千秋看着顶着一脸匪夷所思表情的周琦,觉得他的总结实在……很贴切……

  随之周琦又补充了一句“人不疯狂枉少年”,语气里似有那么几分若有若无的钦佩。

  苏千秋莞尔一笑。

  第二天早上,苏千秋和周琦各自睡到自然醒,各自睡眼稀松的下楼。昨日的暴雨来去无踪,留下被涤荡一新的城市,在夏日几近透明的阳光里闪闪发光。

  青年旅舍里没有早餐提供,周琦踢踏着一对人字拖,打了个大大的呵欠,拖着身后慵懒散漫的影子,和苏千秋一前一后去外面觅食。

  吃的是旅舍旁边小路上的流动摊贩,摊主是个年逾60岁的大妈,亲切和蔼,笑的时候眼角挤出一堆皱纹,像是经年干涸皲裂的大地,生活的沉重扑面而来。

  大妈手脚麻利的给他们俩上了豆浆油条和白粥,配三两碟小菜。苏千秋和周琦就坐在小板凳上,窝着身子狼吞虎咽起来。

  粥细腻绵滑,含在口中,米粒的微甜在舌尖融化,暖暖粥香的沁入心脾。油条也炸得香酥脆软,苏千秋一口咬下去,不知为何就想起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拿油条当早餐的楚涵。

  思绪还没来得荡漾开去,一个不请自来的身影站在他们的小圆桌前,自问自答了一句“嗨,请问这里有人坐吗?”,“看样子是没人”,就径自从桌底抽出一张小板凳坐了下来。

  这种总共才两张桌子的路边摊拼坐很正常,不过明明旁边的桌子尚且空着,还硬是要跑来拼桌就有点特别了。

  苏千秋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来人,咦?是昨天旅舍里的攀岩少年。

  那攀岩少年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笑容与大雨过后清冽的空气相映得彰,灿烂到夺人眼目。

  “好久不见啊!”少年笑着说。

  苏千秋:“???”

  周琦:“???”

  “我们很久之前见过一面,那次英语演讲比赛。”少年端起碗,痛快的喝了一口豆浆,“不记得我啦?我叫骆其桉。话说司南还好吗?他和他女朋友分手没有?这是你男朋友?”

  周琦:“……”

  眼前的男生一身的爽朗明快,可惜一张口就暴露出他的话痨身份。

  苏千秋终于想起来了。这个就是当年对司南抱有莫名的兴趣,拐弯抹角问她要司南电话的男生……

  这男生劈头盖脸问的一堆问题,苏千秋完全不知如何作答,她眼巴巴的望着周琦,只等他喝完豆浆就拉着周琦落荒而逃,耳后传来骆其桉一句“我觉得我们很快就会再见呢”。

  苏千秋:“……”

  不管她想见或不想见,但其实骆其桉说的一点都没错。

  云南这条线路早已瓜络蒂熟,从昆明到大理、双廊、丽江、虎跳峡、沙溪、建水、东川……所有人的落脚点不外乎这几个。他们在上一家旅舍分别,又在下一家旅舍里偶遇,或匆匆而来,或长醉不起。一天也好,一月也好,一堆一堆的旅行者前赴后继,在这天高地远里忘却前程,醉生梦死。

  第一二三章 大理古城

  苏千秋和周琦回去磨磨蹭蹭收拾了行李,办了退房手续就直奔火车站。

  从昆明到大理这一段,他们没有搭飞机,反而选择了慢悠悠的火车。飞机五十分钟的航程,火车要花上六个小时。

  在这个高三刚刚结束的暑假,时间是最不值钱的。

  然而选择火车并非是因为时间多得足以挥霍,而是因为周琦留恋铁轨不急不缓的轰鸣声,留恋火车穿行河流山川间时,那种贴近大地的质感。

  昆明到大理的火车有两趟,一趟早出晚归,一趟夕发朝至。周琦选择了前者。他更喜欢白日里的光随影动,窗外有风,也有花,有田间劳作的农人,有低低飞过的麻雀,有纯粹而生机勃勃的一切。这些毫不造作的景致,让他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