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门当户对_作者:云随风雨过(30)

2018-01-01 云随风雨过

  楚涵第一次挨打还在小学一年级,此后就一打不可收拾。

  那时他沉迷于某部武侠,总是幻想自己是身轻如燕的高冷侠客,为了检验轻功从离地快两米高的旗杆台阶一跃而下。身边一位同学有样学样,结果一不小心落地不稳把自己摔成骨折,家长一怒之下告状告到了学校。

  其实本来就不关楚涵啥事,于是他漠然的站在办公室,任凭老师怎么循循善诱也一口咬定不是自己的问题。

  楚涵他爸刚出差回到家沙发还没坐热,就被一个电话请到了学校,老师话还没说完,他就当场甩了楚涵两个耳光,全屋人都被楚父出手的那股狠劲给镇住了。

  震惊过后,老师赶紧反过来安慰暴怒中的楚大校。

  小小的楚涵站在角落紧紧咬着牙关,努力让自己的眼泪不要流下来。

  楚涵母亲是因病去世的,在楚妈妈住院的那段日子,楚父因公常驻外省,没有几天能回家。试想楚涵一个半大的孩子,家里医院两头跑,取药换药,喂水喂饭,看得医院的小护士都心疼的落泪。

  最后母亲熬不过病魔,终于还是走了。幼年丧母,小小的楚涵心中除了无处凭依的漂泊之外,还埋下了愤懑的种子。

  这都是父亲的错。对着空无一人的家,有个声音在耳边不断萦绕。

  如果不是他常年不在家,母亲就不会这么辛苦。

  如果母亲不这么辛苦,说不定就不会生病。

  如果母亲不生病,就会永远的陪着他。

  在日复一日的自我暗示里,怨愤逐渐生根发芽。

  向着父亲,他愈发的忤逆起来,迎来的是楚父的拳脚相向。

  楚父愈打,楚涵就愈叛逆;愈是忤逆,则愈被打的厉害。

  初中开始每逢楚父出差后回家,楚涵就会习惯性的夜不归宿,避免和父亲共处在同一屋檐下。

  城市的夜晚如此喧嚣,却没有楚涵的落脚之处。

  直到他认识了几个朋友,大人眼中所谓的“坏孩子”。

  他们晚上时常厮混在一起,这几个朋友惯于特立独行,行事高调,相当的惹人瞩目,虽未必能交心,在爱好上倒时时能有共鸣。

  大概某次与他们在一起时被同校的同学看见,于是以讹传讹,成了“和道上的人称兄道弟”。

  但楚涵并没有澄清的打算,反正别人口中说他豪强恶霸也好,混世魔王也好,这些是非曲直他全然的不在意。

  清洗泳池的工作浩大而庞杂,教导主任像是染了洁癖般的极端挑剔,每天巡视一圈进度,到后来还让他们拿着抹布一块块的擦池壁上的瓷砖,些微有点不尽人意,就要对着苏千秋和楚涵唠叨上大半天。

  到最后苏千秋和楚涵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贵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是成效斐然。

  连苏千秋的耐心都被教导主任耗得几近枯竭,没想到楚涵虽然每天都表情阴郁一言不发,但竟然千真万确实打实的在干活。

  待他们好不容易完成一天的工作打道回府,已日光渐薄,暮色四起。

  苏千秋快走了几步,挥别楚涵。

  少年站在昏黄的街灯下,眸子却是晶亮的。他满身都是体力工作者的沉重,但心情却出乎意料的轻愉。

  和苏千秋一起清洁泳池,工作如此乏味,然而他竟觉得挺有意思。

  我大概是有病。

  楚涵默默想道。

  心病。

  第二十章 不安

  眼看打工的时间快到了,苏千秋走了一条近路。

  这条路要穿过铁路桥底的一条涵洞,属于各部门相互推诿的三不管地带,连路灯都没有,据说上次暴雨还淹过几台车,若非必要,她平时绝对不走。

  她看了看手表,加快了脚步。

  离涵洞越近,地上越是惨不忍睹,塑料袋空饭盒生活垃圾零零落落,不时有几只大耗子匆匆忙忙的从角落斜穿出来。

  铁路桥上稀稀疏疏两盏落满灰尘的灯,忽明忽暗的发出惨白的光,渗得人心慌。

  苏千秋摁亮了手机。可惜她用的是老掉牙的旧款手机,连拍照功能都没有,自然不带闪光灯。

  手机屏幕的光聊胜于无,苏千秋硬着头皮没入一片黑暗中。

  在视力受阻的环境里,听力变得格外敏锐,她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有节奏的律动。再细心聆听,后面隐隐传来脚步声,还不止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