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于她是特别的,但她害怕这种“特别”成为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比赛得分并不胶着,有些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司南。
亲近司南的人会发现,这个少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张面孔。一张成熟圆滑,带着大开大阖的气场,无懈可击;另一张单纯张扬,喜怒哀乐都打翻了在脸上,这是他自甘暴露的弱点。
他的仓皇失措,他的欢欣喜悦,他的一切弱点,只对她心甘情愿的开放。
他的目光如此灼热,里面似有万语千言,责备委屈隐隐而生,几尽让她不堪重负。
他与场上的选手你来我往,又与台下的她你追我躲,如鱼得水,毫无破绽。
她在他的目光中节节败退,终于捱到最后一个观众互动环节,竟然是与场下应援团五分钟情景剧。
周雨桐款款上台。
说是与现场观众即时互动,殊不知主委会早就泄了题。
想起英语老师前几天的紧张兮兮,与周雨桐私底下的悄声细语,原来一切都是早有预谋。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Juliet,Withthisroundofbringingmoon,it'ssilvercoverthesefruittree'stop,Ipromiss。
(朱丽叶,对着这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朱丽叶:Don'tswearwiththemoon,itchangeoften,everymonthhasit'sownwaxandwane;ifyouswearwithit,yourlovewillbelikeitperhaps?
(不要指着月亮起誓,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它是如此变化无常;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苏千秋仰望着舞台上的司南和周雨桐,舞台背景一片漆黑,唯有追光灯的光束格外耀眼,男女主角身上仿佛笼着一圈星尘,熠熠生辉。
第三十一章 分组
苏千秋没由来的想起数年前司南那场草坪上的生日宴会,一样的流光溢彩,一样的星火辉煌。
她以为自己足够淡泊,没想到看到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依然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颓然,和自卑。
她与他的世界格格不入。
她仰视公主一般骄傲的周雨桐,心中有几分艳羡。
但她不知道这种艳羡,是因谁而起?仅仅因为她是周雨桐?还是因为舞台上和司南比肩而立,你唱我和的她?
她迷失在自己的内心里。
待司南捧着一等奖的水晶奖杯追出来时,苏千秋早已去无踪迹。
随后的暑假,苏千秋一直有意无意的躲着司南。
她无法解释自己的患得患失,无法解释自己的如鲠在喉,既然如此,不如不见。
他的世界太遥远,就像小时候听过的杰克与魔豆的故事,她是那个站在地上仰望的孩子,而司南则住在云端的宫殿里。
所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高不可攀。
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两人僵持不下,直到新学期的到来。
对于学生而言,每个暑期都是转瞬即逝;可是对于处于僵局中的某些人而言,暑假却无比漫长。
长大成人之后再回顾年少的时光,总是惊讶于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许多属于校园时光的片段都已模糊不清。
我们越长大,我们就越遗忘。以致到最后,除了读书,作业,考试,我们甚至不记得校园生活还有其他的关键词,比如说——校运会。
校运会的本质大概是要弘扬团队与合作精神,只可惜有些同学一直把这两样东西视作无物。
比如苏千秋,又比如楚涵。
更何况对苏千秋这种一直游走在不合格边缘的体育渣而言,对什么跑步啊,跳远啊,更是要退避三尺。
校长表示很头痛,校长大人同时表示对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同学不能坐视不理。
因此四中今年的校运会改成了为期一天的城市历奇活动,而且必须人人参与,永不落空。
开学没几天,学校便挑了一个周末的黄道吉日把全年级同学全部召了回来。
所有人都怨声载道,然而校长自有办法。
首先明确了活动规则,所有人打乱班级随机分成4人小组,按照信封中的提示逐一找到城中的指定地点,到达后找工作人员盖章签到,最先返回出发点的前十支队伍获得优胜。
活动奖励异常丰厚,校长笑眯眯的强调说。
把规则介绍完,学校就让所有同学上交了手机和钱包,全员净身出户,然后准备了每队一百块钱做为全天的活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