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衣冠_作者:金陵十四钗/金十四钗【CP完结】(69)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贵人事忙,也不是出门即能遇见。那时傅云宪正替西南某个老板办一个集资诈骗的案子,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当地公安机关办案风格十分粗bào,刑讯bī供是常态。他当庭让被告人展示伤痕,以有力供述申请排非。休庭后,公安不快,检察恼火,年纪轻轻又孤身在外的傅律师被qiáng行请去“喝了茶”。

  对方先是怒气冲冲地“辩解”因为犯人闹号才动了手,接着又质问他是不是教唆了犯人翻供,七八名面相凶悍的警察向他bī近,看样子也准备屈打成招,bī他改口或者自己也进号子。

  “你们‘请’我过来,并没出具合法的传唤手续。”警察们越迫越近,傅云宪倒从容不迫,走两步,抬腿踢了踢身前一根外置的排气铁管。

  “这条腿刚断过,你们今天敢动我一下,我立马再磕断它——”他冷笑,“但凡你们弄不死我,法庭上我们死磕到底。”

  傅云宪是讹他们,但讹得太真,太狠。断腿容易再断,腿骨骨折便构成轻伤,也就达到了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威胁的人反被威胁,这个地方刑辩律师常来常往,大多点头哈腰唯唯诺诺,那些警察从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原地愣了半晌,居然把人放了。

  非法证据被排除之后,那小老板最终被无罪释放,对傅云宪很是感激,几经辗转将他介绍给了胡石银。

  胡石银当时也摊上了一件事儿,一件要命的事儿。

  曾有一歌唱得好,làng奔làng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但旋律依旧隽永,时代却早已不是那个时代。国家打黑的决心日益坚决,洪流不可逆,形势不乐观,胡四爷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自然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知道中国再出不了huáng金荣杜月笙,及早洗白才能免祸。

  胡石银手下有个人叫洪兆龙,江湖人称“出林龙”,跟水浒人物一个诨号,可见很有些地位。他看出胡石银有心散了兄弟去做正经生意,大骂他是宋江,竟打算以下犯上,趁机抢班夺权。

  胡石银寻思出一个“一石二鸟”的主意,正好借洪兆龙向政府投诚,既借刀杀人又将功折罪,简单点说,就是卖了这个有着过命jiāoqíng的兄弟。为免对方有机会反咬一口,把自己都兜进去,他请了一个庞大的律师团队研究手头的证据,傅云宪就是那律师团队成员之一。

  最后跟着洪兆龙闹事的,枪毙了好几个,而洪兆龙散尽家财拼尽全力,还是坐实了四项罪名,什么组织领导黑社会xing质组织罪,什么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反正被判了个无期,勉qiáng捡了条命。

  胡石银全身而退。

  故事到此还不算完。洪兆龙有个独子洪锐在国外念书,知道父亲的事qíng立马回了国,二十出头的少年人不谙世事又血气方刚,为了报仇,竟花钱找了几个人去教训胡石银。

  重赏出勇夫,可这些勇夫cao砍刀,持铁棍,不但没能揍得了胡石银,连胡石银身边一个跟班也仅被弄出一点皮外伤。

  胡四爷对此还是很恼火的,担心洪锐那疯小子没休没止地纠缠。然而古往今来,窝里斗都是江湖上最为人不齿的事儿,何况他已被招安,这个节骨眼上不能真动手再把人儿子给杀了。所以洪锐派人伤人当天,他指着自己那个跟班,问手下那群律师,有没有办法让儿子跟老子一样,也把牢底坐穿。

  “现在讲究的是依法治国,那咱们也依法办事,”胡石银江湖气息不改,豪迈道,“谁最先想出办法,就赏他个大的。”

  律师们看了看受伤的人,纷纷表态,这伤势太轻了,不太可能把牢底坐穿,最多也就定个寻衅滋事。

  黑社会的地盘,刀枪棍棒总是很常见的。傅云宪从地上捡了根铁棍,走到那跟班身前,问他:“怎么打你的?”

  “一开始喊打喊杀地直接在大街上追,后来把我堵进了窄巷子里,还好我跟四爷打过江山,也就开头蹭破点皮,后来找着机会溜了,搭车跑——”

  话还没完,傅云宪猝然扬手,朝那人头上狠狠砸下一棍。

  那人应声而倒。

  众人惊呼声中他仍不停手,低下头,又极冷静地朝人头上补了两棍。

  “雇凶杀人,致人重伤,xing质仍是故意杀人。”

  当时距许文军被枪毙仅仅过去三年,傅云宪将将三十而立,他扔掉带血的铁棍,抬手拭了拭溅在脸上的血迹,没什么表qíng,转身对年过半百的胡石银说,我不叫你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