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之不信命,可是却只能用命来说服自己接受现实,她觉得自己也许就是造了连上天都不可饶恕的孽,这辈子才会那么倒霉,投个这样的胎。从小到大,和家里的亲人都是以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模式来相处。
流之就算挤破脑袋也怎么都想不明白,明明是这个世界上血脉相连的人,为什么相处起来会是这样的冷漠与自私?可以一起吃饭,却不能够一起gān活,不能一起玩玩闹闹。流之也想不明白,这样子怎能吃得下去饭?怎么能够吃得饱?吃得舒坦吃得香?只想着自己吃喝玩乐,从来不会想着要替家人分担!
读小学时候,一放学是别的同学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在学校呆了一天了,终于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可以跟爸爸妈妈撒撒娇,跟爸爸妈妈说说学校发生的有趣事。
而流之却觉得非常非常的难过。一放中午学,别人就是姐姐弟弟都可以慢悠悠的踱回家。而流之一放学就是百米冲刺回家,回到家里,除了gān活还是gān活,一直gān到上学时间,又匆匆忙忙跑去学校。
流之到现在还不明白自己那时候那么小怎么就会gān活。在流之的印象中,好像自己从洗衣服、做饭、炒菜、浇菜、扫地、cha秧、挑半gān不gān的稻糙到喂猪放牛等数不清的活一开始就会做。之后就是无穷无尽的家务活要gān。别人可以有电视可以看,哥哥姐姐弟弟可以什么都装作没听到就跑去别人家玩。而流之特别的早熟,不忍心看着满头白发的年迈奶奶一个人gān活,所以有的只有那永远也gān不完的琐碎的活,永远也听不完的奶奶那聒噪的啰嗦,永远也无人诉说的委屈。流之xing格倔qiáng,gān活是一回事,但又看不惯爷爷奶奶的偏心,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到哭了还是得独自gān活……拥有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劳累和委屈,连带着父亲他们的自私冷漠无闻。有时伤人最深的莫过于亲qíng与家人,杀人于无形之中。
流之的爷爷奶奶本来是他们两个人一起吃的,然后由他们的子女一起给钱供米给他们。后来流之的妈妈出车祸去世后,爷爷奶奶见流之几个突然没了妈的孩子没人带,就提出和流之家一起过活。
本来这是好事。可是一起吃之后,爷爷奶奶是很qiáng势的那种,觉得自己怎样做都是为了自己大儿子的家好,什么都是真理,什么都要管,觉得自己还年轻得可以为大儿子撑下一片天。思想又封建得用挖掘机来挖都挖不动。在他们的观念里,男孩是宠来传宗接代的,能不用他们出手gān活就不用他们出手gān活。女孩子就是奴婢的劳累命,天气再冷或再热,你再苦再累,人还是会肚子饿要吃饭要穿衣,不gān活就没有需要的一切,所以就要不停地gān活。
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gān活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再加上小孩子有无穷的活力,再累只要睡上一觉就能满血复活,这被生活所bī,忍一忍就可以过完一天,这倒没什么。可是随着流之他们慢慢的长大了,也懂人事了,家里的qíng况也已经好转了,不必为了一顿饭而想尽办法。明明有能力创造较好的生活,可人也许就是犯贱,心理变态,偏偏要把日子过得乌烟瘴地心里才舒坦!越来越多的谩骂声,gān活越来越多的你推我辞。
所以再长大一些,每一次回家对她来说就是炼狱!流之做不到像其他孩子那样没心没肺,有时也想跑得远远的看不见听不到放任年老的奶奶爱怎么gān活就怎么gān活,多累都不想理她,爱咋咋地,可最后都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做再多心里建设还是心软下来,即使再怎么讨厌痛恨这样的家庭环境,每次都尽快回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可是每回带着一颗对家的爱的心回家,最后收获的都是一颗对家人绝望的心,基本上不是哭就是心里很难受地去上学。
所谓的父亲,在流之所有的印象中,整天都是yīn着个脸,在家里基本上都是不言不语不笑。一回到家,就像个大爷似的,整天呆在房间里抽烟看电视或躺chuáng睡觉,什么活都不gān。
流之的爷爷奶奶把他的父亲当作重孙养,他怎么gān都是对的,只要他开心就好。有一对什么都为儿子cao持着的父母,没心没肺的白眼láng儿子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免费的一切,多好!!!弄好一切之后,全家人出动请他来吃饭,他还每次都是在房间里磨磨蹭蹭,很久都不出来,即使再饿,也要等到这位家中的“皇帝”来才可以动筷。他除了给了流之生命之外,流之不知道他还给过她什么。上学的钱是奶奶的,吃的饭是奶奶做的,喝的汤是奶奶煲的,穿的衣服是奶奶买的或者fèng补的……流之大部分流的眼泪却拜他所赐。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是大声呵斥,满嘴的小农村地道大脏话,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在他眼里,流之觉得自己就是用来gān活用来骂的。流之恨,恨到孕育她的那颗受jīng卵中成功受jīng的jīng子,恨它当初生命力怎么那样顽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