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与抄袭者开撕_作者:tsofia(17)

2017-12-26 tsofia

  自从上次校庆之後,杨清想不到她这麽快又回到母校了。万荣编剧组的组长沈静海也是B大毕业生,还是中文系本科出身,所以特别提醒她,中文系系主任周主任xing格qiáng硬又爱面子,如果余龙生真的有抄袭行为的话,周主任未必会承认这件事。所以,杨清决定先去旁听余龙生的课。幸好现在上班族回校读书的风气亦盛,校园内有不少成年人抱着笔电和教科书行走,显得打扮气质较成熟的杨清没那麽突出。

  余龙生教的科目是小说创作,课室的学生大约有二十多人,分成四组围圈坐,有一名短发女生主动邀请杨清和她们一起坐。

  那女生问:"你是来旁听余老师的课吗?"

  "嗯。"杨清说。

  "你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

  "博士生。"她也没有说谎,她是B大传播学博士生。

  "那你看上去挺年轻。"女生笑说。

  "谢谢。"

  旁边的两名女生正在聊天。

  "余老师说他的小说可能会被改编成电影。"

  "是吗?啊,那个李卓雅的小说也要拍成电影了。"

  "我最期待就是《好久不见》,俞瑾演负心汉,很想快点看戏。"

  "我反而想看《菩萨蛮》。"

  "古装戏有甚麽好看?"

  同学们说着说着,余龙生就抱着一叠作业进来,他穿着一件格子衬衫和牛仔裤,脸容尚算端正,比起网页上的大头照,现在他瘦了不少,下巴又尖又小,唇薄色白,有点诡异。

  大学的课堂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所以他说:"今天有一些陌生的脸孔来到,是旁听的同学吗?"

  杨清见到在场果然还有别的外系学生,现在大家都爱写小说吗?

  "我们今天会将某些惊异的新闻改编成小说,领会从报道事实到文学加工的创作过程。"余龙生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上创意二字。“因为新闻是客观和没感qíng,大家要从这一段新闻中,提出有用的资料,或者是想像中更多的qíng节。”

  杨清此刻想起韩秀亚,她最喜欢看新闻和微博找灵感写电影,每次都能够将几则新闻揉合成一个不落俗套的爱qíng故事。

  “我先把新闻发给大家,然後大家口头讲述故事一次,可采用主角自述丶他人复述或记者评述的方法,我容许增减qíng节和对细节作出改动。”

  杨清接过那张工作纸,上面的新闻是关於一个女生为了感qíng而跳楼轻生,这种事qíng很常见,要写成小说,确实……挺没新意。

  “改为小说时,必须要有一段描写她上楼的内心独白。”

  坐在杨清身边的女生们已经开始讨论。

  “要不先写她收到男友的分手短讯”

  “还可以说她是要求复合不成功。”

  “或者是彻底死心,所以选择了跳楼轻生。”

  短发女生让杨清也提出意见。

  “我觉得,”杨清缓缓地开口,看着其馀三个脸容稚气的大学生说,“要先把人物塑造好,跳楼轻生是一个片段,我们要把它合理化,为甚麽她会跳楼?例如是她在家中受到父母不公平的对待,在学校和朋友争吵了,想找男朋友倾诉,然後发现男朋友偷刷了她的卡,给小三送礼物,令她欠下大笔债务。在这种qíng节下,这个女生在各种的压力下最後选择了轻生这条路,就合理得多了。光是感qíng打击,不会令一个人走上绝路。”

  “这麽复杂吗?”梳着马尾的女生搔了搔头,她没有想到这麽多。

  “因为我们只有一句因感qíng轻生,所以我们才要给她定一个生活背景,这个背景不需要很大,但要令读者信服,过去的一切影响了她现在的每个举动。”杨清耐心地解释说。

  这是一个编剧该有的常识,每一个人物出现必须有原因,每一个人物做事必定有原由。

  “那也是,你本身是中文系吗?我们是经济系的,对小说创作不是太了解,写了几节课还是很迷茫。”短发女生有点难为qíng。

  “没事,小说创作就是慢慢写,写多了,你就能找到规律。”杨清说。“小说的qíng节布局丶人物塑造和文句语调,都是创作者要攻破的难关。”

  “看来你们的组来了一位高手。”余龙生一直在旁聆听,凭着这名女子的三言两语,其他女生似乎如梦初醒,领略到一点创作的窍门。余龙生也很想认识她是谁,似乎对小说创作很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