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雨谖回想起开学初她带着舍友去苏遥的教室旁听的qíng景,那堂课是现代文学,也是戚雨谖很喜欢的科目。戚雨谖正入神的听着课,却无意中却看见前后左右的学长学姐们大多在玩手机,偶尔拿起手机拍下老师的幻灯片,偶尔拿起笔记一下,没有一个人像她听得那么认真。
如此想来,大学课堂的面貌应是如此了。或者说苏南大学的课堂应是如此。戚雨谖也终于明白古代文学老师讲课为什么一副懒散的样子。原来,不过是学生和老师都选择了这种自bào自弃的态度。
☆、第五章
社团招新的日子,在戚雨谖千盼万盼中终于盼来了。
这一天,很早就听见篮球场旁边热闹非凡,各种宣传的声音,音乐声,不绝于耳。60多个社团,招新的摊子,像一条长龙,从篮球场直排到新校区门口。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了下课,戚雨谖一吃完饭,就奔去招新地点,在众多社团摊位前一个个的寻找文学社。这时,苏遥打来电话,她说:“我们在第35号桌,你快过来吧!”
还没走到35号桌,便看见苏遥站在那里冲戚雨谖招手。戚雨谖一走过去,苏遥便对坐在桌前的学长和学姐二人说:“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戚雨谖!”
“我记得,就是写文章很好的那位学妹!”学姐忙说。
学长和学姐冲戚雨谖点头微笑了一下,递给她一张表格和一支笔填报名表。天气有些热,戚雨谖又有些紧张,手心因出汗而滑滑的,写字很慢,一笔一划的。
“写字也很好看哟!”学姐看着戚雨谖笑赞道。
戚雨谖低头专注的填表,有些害羞,含笑不语。
苏遥问戚雨谖:“雨谖,前段时间我比较忙,也没联系你,你最近都好吧?”
戚雨谖忙说一切都好。
苏遥又说:“你还要加什么社团,自己决定,决定好了就去报名吧!”
戚雨谖点点头。说话间已填好了报名表,jiāo给学姐。
一路都是各种社团,戚雨谖没想好还要加哪个社团,便回到了宿舍。
舍友们正在宿舍说着话,也是讨论加社团的问题。见戚雨谖回了,手里拿着一张文学社海报,都问:“你已经加了社团啦?”
“嗯呢,我加了新月文学社。”
“我加什么社团好呢?”阮灵一脸愁苦的说。
罗会会踌躇满志地:“我要加学生会!”
“学生会不是社团啊,是组织!”陈宇蒙说,“你什么时候去,一起吧,我也要加学生会!”
罗会会说:“我先去面试校学生会,校学生会面试不上就去院学生会。”
戚雨谖随手拿起一本书看,没有参与舍友们的关于加社团的讨论——她不太理解,为何大家不能选择自己的兴趣社团,而是都对学生会这个组织趋之若鹜。
“戚雨谖,这个社团你要加吗?”郑欣儿走过来,递给戚雨谖一张读书协会的宣传单,“刚刚学姐来宿舍发的,阮灵刚要扔掉,我想起你可能对这种社团感兴趣,所以给你留下了。”
戚雨谖有些惊讶,看了郑欣儿一眼,道了谢,接过宣传单,认真看了一遍。
“读书协会……”戚雨谖默念了几遍。好像还不错的社团,和她爱看书的兴趣相符。况且这是郑欣儿特地留给她的宣传单,为了不辜负她的心意,她也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加入这个读书协会。
戚雨谖拿着宣传单,再次来到了社团招新地点,找到了上面所说的第27号摊位。坐在桌前的两位学姐看见戚雨谖走过来,忙热qíng的招呼。戚雨谖走过去,填了报名表,jiāo了社费,在读书协会的横幅上签了名;随后学姐拿出一个卡套送给戚雨谖,说是读协的纪念品。在这整个过程中,戚雨谖留意到旁边一直在和另一个学姐说话那位学长的身影和面貌有些熟悉,一时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但她不好意思细看,便转身离开了。
宣传页还在手中,戚雨谖看了一眼最下面一排字——联系人:沈家皓号码:***********
可能,沈家皓就是那位学长。
是夜,学校里热闹却更甚白天。社团招新仍在进行。学校规模最大人气最高的社团——新程剧社,正在用大银幕播放一部以前演过的在苏州颇有名气的话剧《阮玲玉》,吸引了许多学弟学妹。滑轮社的学长学姐们在表演滑轮,街舞社的在跳街舞各个社团各显其才。整条路上热闹如同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