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小子_作者:三千风雪(227)

2017-12-23 三千风雪

  他转头和曾辉聊上了‘发烧’了四年的药材热,又说趁着还热的时候多收购一些,药材这东西就是要屯,屯好了就赚钱。

  刘局不再理她,李明珠拿着策划书gān巴巴的坐了半个小时。

  回去的路上,曾辉安慰她。

  “你的项目确实太大了,我们哪儿有这么多启动资金啊,况且你还想国内外合作……你高中都还没读完呢,别想得这么不现实。”

  策划书被放进了书包,看样子是要拿去积灰。

  曾辉道,“我们先赚两年,了解一下市场行qíng,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

  他开始和李明珠说大道理,一直沉思的李明珠突然清醒过来。

  她压根没听曾辉在说啥,像是猛地想通了什么,话题一个大跳跃的问道。

  “曾叔,你手上还有多少茯苓。”

  “库存还挺多的……”

  “赶紧出掉。”李明珠道,“明年出会赔的血本无归。”

  曾辉,“怎么会呢!现在药材市场热着呢。”

  “热了四年了,还不够你凉的吗。”

  “别想多了……”

  李明珠慢条斯理的解释,“你听我的不会错,出掉它,然后我们去龙襄村一趟。”

  她写了八个字给曾辉:盲目扩种,资本退出。

  李明珠靠在椅子上,“这就是理由,明年保证血亏。”

  曾辉半信半疑,开口,“那你怎么不和刘局说一下?”

  她有些少年意气,撑着下巴,“我有什么义务告诉他。”

  曾辉:……好记仇!

  ……

  龙襄村位于恒良区的郊区,十分偏远。

  从恒良区驾车去龙襄村需要经过一段盘山公路,进乡的路十分复杂,车子开不进去,最后二人只能下了车,走山路进去。

  李明珠先前偶然和曾辉到这里收购药材的时候就注意到,龙襄村盛产党参,在村里有大片的培育土地,因为没有规划种植基地,种植的十分散漫,但耐不住这地方的天然地势优势,长出来的党参比外面的大一倍,是个绝佳的种植场所。

  龙襄村因地势比较偏僻,党参无法大面积对外销售,收购商每次在龙襄乡采购党参都只能靠人力带出去,导致乡里的党参大部分屯在仓库里烂死。

  李明珠了解到这个qíng况,顿时打上龙襄村的主意。

  她一直挂在心里,准备作为后招使用,一旦经济发展局那边指望不上,两人立刻就来了龙襄村搞事qíng。

  李明珠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山路上走,“有人需要,就有市场,药民受利益驱使,什么赚钱种什么,但是药材店的需求量不变,供过于求,你手上的茯苓现在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等明年药民的茯苓累积提供,茯苓的价格会直接跳水,别说赚钱,回本都困难。”

  曾辉:“你怎么了解的这么清楚?”

  “曾叔,你收购药材的时候都不和药民聊天吗,这些东西多聊聊就能察觉到,我们这半年走了多少个山头,种茯苓的有多少……还有管理局上个月发布的药材报告新通知,茯苓的价格又被大幅度下调,直接会影响到药材市场上来,你不卖掉这些茯苓,难道要留着过年吗?”

  曾辉听罢,吃了一惊,“我哪有你想的这么多,你这孩子就是心眼太多了……”

  他心想,一般人不是不和药民聊天,但是谁和药民聊天之后,能想的这么多啊!

  这个年轻人对市场的走向把控直觉实在是准的可怕,曾辉开玩笑道,“我看你啊,大局观这么稳,gān脆去炒股算了!”

  李明珠道,“我没研究过股票,以后试试。”

  ……她还真有过这个想法!

  曾辉道,“你小子!天生当商人的料……”

  李明珠和他自然的聊天,“没有什么是天生的,我读书的时候别人说我是天生读书的料。”

  “走到这一路上,没有办法了,只有走的比别人好,才有钱。”

  “掉钱眼儿里了你!”曾辉哈哈大笑。

  李明珠无奈的抹了把汗,“我没办法,我真的没办法。”

  她说了两遍,借着月色,已经能隐约看到龙襄村的村口小路了。

  “你朋友那条路走不通,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龙襄村的党参基地建起来,今天去给杨支书送两瓶好酒,上回我看他动摇了,这次加把劲把他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