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看着武牛走远,笑道:“小兰,喜欢他吗?”
小兰手足无措,呃呃啊啊扭扭捏捏,毛团子停下啃竹子:“他肯定是喜欢小兰姐姐了。”
“嘘,嘘,你这个讨厌鬼,说多少次了在外面不能随便开口说话,小心给别人听见。”林婉儿嗔道。
小兰羞的不行,忙拍熊脑袋,林婉儿笑的不行:“小兰,别掩饰了,刚才我们都看见了。你现在才十三岁,等过两年你长成大姑娘了,姐姐帮你们做媒。”小兰频频点头,脸上泛着红晕。
一个月过去了,天气转凉,林婉儿和一群丫鬟在院子里欢笑着。林太爷停在走廊间,看着一群小姑娘拿着嫩竹笋去逗毛团子,玩的不亦乐乎。
“来呀,这边,有好吃的竹子哦。”
“这里这里。”一个丫鬟戳戳熊屁股,毛团子转过身来,“这根竹子好嫩的,来吃这个,呵呵。”
林婉儿拿着两个竹子敲敲毛团子两只黑耳朵,咯咯的笑着:“仓廪,这里啊,姐姐手里好多竹子呢,呵呵。”
……
“老爷。“武牛背着一捆竹子走来,林太爷笑道:“自从有了仓廪,婉儿爱说爱笑了。”
“是啊,老爷,小姐每天带着仓廪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听小兰说小姐的身子都给锻炼好了,呵呵。”
林太爷捋须:“嗯,自从她娘去世后,婉儿就郁郁寡欢的,现在气色好多了。”
“老爷,我去了。”
林太爷点了点头,走了。
午后,林婉儿抱着几本书回到闺房,小兰坐在桌边绣着鸳鸯。
“小兰,给武牛绣的吗?我看看。”
小兰躲了躲,仓廪在屋里转了过来:“是啊,小兰姐姐刚才还哼小调了呢,好开心啊。”
林婉儿瞅了瞅屋外,把书放在桌子上:“仓廪,小姑娘害臊,别去打扰小兰,姐姐现在教你念书啊。”
仓廪两只前掌趴在凳子上:“好呀,好久没人念书给我听了,师父走了好久,现在不知道在哪里呢。”
“《商君书》”林婉儿翻开一本书,念了起来,“驭民五术,曰:壹民、弱民、疲民、rǔ民、贫民。
壹民,统一思想;
弱民,国qiáng民弱,收天下之兵,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终日奔波,疲于生计,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rǔ民,相互检举,生于恐惧,死于卑贱;
一则,无自尊自信;二则,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之中以贫民。除生活之所需,剥夺余粮余财,人穷方志短。五则若不灵者,杀之。”
“婉儿。”一个局促的脚步声走进来。
“父亲,你来了。”林婉儿惊道,屈身作礼。
林太爷从她手里把书抽过来,眉头紧锁:“女孩子家家的,就该跟小兰一样做些针织女红。”小兰把手里的针线放下,站在林婉儿旁边。
“大家闺秀可以做些琴棋书画之类的,这些兵法和治国方略不适合你。”林太爷说道,“小兰,把《商君书》拿去厨房烧了。”
小兰接过来书,看看林婉儿,然后走了出去。
林婉儿:“爹,为何要烧了那书?”
林太爷背手道:“□□,留之祸国殃民。”
林婉儿不解道:“那为何在父亲书房里呢?”
林太爷:“这些你不需要明白,作为女子该三从四德,好生练习琴棋书画吧。”
“可是,如今华夏纷乱,百姓民不聊生,上次女儿差点儿被羯族人逮杀。所以……”林婉儿两手局促相握,“所以女儿想读一些治国治兵之道,婉儿虽一介妇孺,不能只沉浸在风花雪月里……”
林太爷咳嗽声打断了她,拿起桌子上的《孙子兵法》,说道:“你有这个心,爹十分欣慰,可是上阵杀敌是男儿事,你们女子体力单弱,嗯……天气凉了,可以多去院子里走动走动,活动一下筋骨。”
林太爷背着手走到门口,说道,“过些日子,爹会给你择个乘龙快婿。”
“爹,女儿才十五岁,我想在爹爹身边多服侍服侍您,不想这么早嫁人。”林婉儿撅撅小嘴儿,摆摆小手绢。
“女大不中留,总是要嫁人的。”林太爷嘴角微勾,跨过门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