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医院的时候,才上午七点,因此算是来得早的了。我和父母等的时候并不算太长。其实,不是我们没考虑过父亲是不是感觉饿了。只是,我们不大拿得准,今天医生会不会让父亲接受什么检查,毕竟,有些检查是需要空腹的。因此,在这等待的过程之中,我才没出去给父亲买些食物当早饭。
姐夫和堂哥几乎是同时过来的。我们搀扶起父亲,母亲拿起海绵垫,然后就往电梯口走去。姐夫说,他进来的时候看到医院内有闲置的轮椅,因此让我们先带着父亲去三楼,而他则想办法去弄一辆轮椅来。
那是扶手电梯,并且每上一次,都得转一圈,这对于父亲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负担了。来到三楼的时候,气喘吁吁的父亲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了起来。我以最快的速度在相连的椅子上垫好海绵垫,然后小心地搀扶着父亲缓缓地躺下来。
此时,我真的非常庆幸自己带上了海绵垫。由于病痛的折磨,那时的父亲已经非常非常瘦了,完全可以用“皮包骨头”来形容。虽然已经是夏季,但父亲所睡的地方,都得垫上厚厚的棉絮。否则,几乎外露的骨头与硬邦邦的chuáng板相“碰撞”,父亲一定会大呼难受。用父亲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全身被挤压得疼痛难忍。
看到父亲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下来,我紧揪着的心也随之平复。很快,姐夫就推着轮椅过来了。姐夫让我在这里陪着父亲,而他自己则拿着挂号单四处寻找徐荷芬的出诊地点。
第147章 别样感受
果然,像徐荷芬这种国宝级别的专家的门诊处,是跟一般专家的截然分开的。没多长时间,在姐夫的带领下,我用轮椅推着父亲来到了一长廊处。这是以前从未来过的地方,因此,在将父亲安排着躺下休息之后,出于好奇,我四下打量了起来。
这里的格局跟一般专家门诊的地方基本类似,只是似乎显得豪华和安静了许多。很显然,上升到徐荷芬这种级别的,都有了自身的傲气,因此即便是出诊,也绝不像一般专家那般没有人数限制。也正因如此,能够来到这里的病人和家属,都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庆幸和自豪之意。来到这里,多少有些不易。因为珍惜这不易的机会,所以会聚于此的人们,皆非常自觉地尽量保持着安静。这与一般专家门诊等待处如同菜市场般的喧嚣氛围截然不同。
我是个好静之人,相比于之前来此感受到的喧嚣,很显然,我更喜欢这里的环境。在露出满意微笑的同时,眼睛的余光瞥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一个中年人。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上一次来南京的时候,他跟我一样向别人虚心请教过有关徐荷芬的相关信息。他的父亲也是食道癌,两年后的复发同样让得他感觉束手无策。吸收了宝贵的经验之后,他跟我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拨打那几乎很难打通的徐荷芬的预约电话。当然,他也跟我一样,幸运地拨通了。
同样的遭遇,让我对这个中年人产生了难以名状地亲切之意。毫不迟疑地走上去,轻声(安静是相对的,这里聚集的人,即便是jiāo谈,也尽可能地压低声音)地跟他打了个招呼。他显然也记得我。对于我的主动攀谈,他显得有些受宠若惊。也许,他根本就未曾料到,仅仅是一面之缘的我,居然事隔多日还能记得自己。
在我热心地询问之下,终于知道了哪一位是他的父亲。对于我礼貌xing的招呼,这位老人微笑着点头示意。看上去,他要比我父亲还要瘦上一圈。不过,我感觉他的jīng神状态要更好一点。从他的脸上并未能看到多少痛苦之色。看样子,一直困扰着父亲的“咳嗽”和“疼痛”应该没有出现在面前的这位老人身上。这,绝对是一件值得他庆幸的事qíng。
“你们来多长时间了?”我向着中年人问道。
“我们已经等了好长一会儿了。”
中年人的回答让我疑惑了起来,于是接着问道:“等了这么长时间,难道还没轮到?”
“不是轮没轮到的问题,而是,一直到现在,这门诊还没正式开始。也许,那叫徐荷芬的专家还没到吧?”
听了之后,我qíng不自禁地惊呼一声:“什么?”但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掩了掩嘴,然后再次轻声地说道,“应该不至于吧?医院不是规定七点半上班吗?现在已经过八点了啊!”
“什么不至于?”中年人一边用有些怪异的眼神看着我,一边用坚定的语气回答说,“你别忘了她的身份。她可是这家医院的元老级别的人物,作为肿瘤科的创始人,你觉得,医院的普通的规章制度能够束缚到她吗?再说了,你别忘了她的年龄,八十多岁了。你想想,对于一个早就已经退休了医疗工作者,有必要遵守所谓的单位规定吗?别说迟到了,就算是她今天不来,你觉得这家医院能够拿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