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泪流_作者:飘无踪(341)

2017-12-20 飘无踪

  应有的程序完成之后,我们就继续上路了。队伍的顺序依然不变。两个小孩子拿着“纸驴”在前面开道,我、姐夫和父亲的两个外甥抬着“家堂”紧跟其上,跟在我们后面的就是其他一众亲朋了。

  其时,我心里也不大清楚,接下来,我们该去哪里。很快,我们就回到了我家门前的大路上。不过,没有重新回到我家,而是从我家门口一路往东。最起码,我已经知道,这“化家堂”的场所肯定选在东方。在我印象之中,似乎绝大部分人家都是在自家东边的方位进行焚化的。这跟我国“以东为尊”的古礼有一定关系。那古人为何要“以东为尊”呢?据说,这就与古人认知空间方位的先后顺序以及朝日风俗有关了。当然,我们可不是古人,除了受古礼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今人常以东方文明古国自居。中国地处东方,因此从名族qíng节来看,“以东为尊”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一路缓缓而行,一路chuīchuī打打。渐渐地,我们的队伍就越发地壮大了起来。在一众亲朋好友身后已经聚拢了越来越多的瞧热闹的人。当然,这些瞧热闹的以老人和小孩居多。

  往东一段距离之后,我们又拐弯往北。起初,我是有些疑惑的。因为,从方位上来看,应该是以“东南”为最佳。不过,对于yīn阳(师)看时辰、测方位的那套,我知之甚少。在我想来,yīn阳选择这个方位,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再仔细地想了想,才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缘由。

  为什么yīn阳要选择东北这个次佳方位呢?其实,yīn阳最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了“方位相合”的问题。父亲的土葬之所就选在我家的东北方向,如果yīn阳只看到方位最佳而选择东南的话,那么在那个方位所化的“家堂”就会因为距离过远而导致在另一个世界的父亲接受不到。这就跟邮寄信件一般,地址不对那对方肯定就无法收到了。与地址不对相应的就是方位不合。因此,在“化家堂”一事上,“方位是否相合”的重要xing还要在“方位是否最佳”之上。综合“方位是否相合”与“方位是否最佳”这两方面的考虑,yīn阳才最终选择了“东北”这个方向。

  往北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折而往东。最终,我们停在了一空旷的三岔路口处。所谓“空旷”,就是指这里乃是一片农田,没有人家居住。因为,焚烧的时候,会产生滚滚浓烟,如果在人居密集处,势必会招致怨言。为什么要选在“三岔路口”?所谓“三岔路口”,就是去往不同方向的岔路所在。“三岔”实际暗喻四通八达之意。只有四通八达的jiāo通,这焚化的“家堂”才能更好更快地去往目的地。换言之,去往另一个世界的父亲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家堂”安居。

  在“纸驴”的引领下,我、姐夫和父亲的两个外甥就将“家堂”放置到合适的地方。至此,“纸驴”的使命也就最终完成了。因此,在别人的授意下,外甥就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将手中的“纸驴”抛到“家堂”一旁。

  紧接着,抬棺材的众人就将携带而来的秸秆围着“家堂”摆上一圈。不管军乐队的人是不是已经疲惫了,但在这个时刻,他们都必须要卯着劲地敲打和chuī奏了,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化家堂”的高cháo时间。

  在鼓乐声中,我们一众人按序面向“家堂”跪拜。在我们跪拜的同时,“家堂”也被专人点燃了。一时间,火借风势,噼里啪啦声中,火光冲天。据说,这火头是越高越好。火头越高,说明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父亲接受“家堂”的程度就越高;同时,火头越高,也暗喻着父亲这边的后辈生活会越发的红火。至此,也许你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化家堂”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在空旷处了吧。

  跪拜之后,我们就不需要再围着熊熊火光了。除了专门负责焚化“家堂”的,其他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得回去了。不过,回去的时候,与去殡仪馆时一样,绝不能走重复的道路。来的时候,我们走的是水泥大道,因此回去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选择田间的羊肠小道了。

  在回去的过程之中,还有一场比拼。这比拼的就是回家的速度,据说越快赶回家的,将来就越容易发财或事业兴旺。当然,这当中肯定是有什么道理的。只是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