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泪流_作者:飘无踪(345)

2017-12-20 飘无踪

  由于先前被我的两位舅舅gān扰过,所以为了“落葬”能够顺利进行,堂哥一直相当警惕地站在一旁。见一下子呼啦啦围上来六七个亲属,堂哥就上前一步拦住,客气地询问父亲众位表兄们的来意。

  父亲的众位表兄并不像我舅舅那般激动,他们很有礼貌地将自己的来意和气地说了出来。

  我跪在最前面,对他们的jiāo谈自然听得分明。父亲的众位表兄们显然是一起商量过并达成了统一意见的。他们说,我的三爷爷是因为食道癌而过世,现在我的父亲又因为食道癌而过世,这种现象里面很可能就隐藏着“食道癌”传代的不良苗头。他们是因为不想这“食道癌”再在我们家族之中一代代地传下去,所以才会在这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

  对于父亲众表兄们的顾虑,堂哥深以为然,因此,当即向他们请教阻止这一不良苗头蔓延的良方。

  父亲的众位表兄客气地表示,即便是堂哥不问,他们也会尽力而为,毕竟他们也是我家的亲戚。他们让堂哥帮忙找来一根锯条,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在我家门槛上象征xing地锯上一条细小的fèng隙。这条fèng隙就意味着“食道癌”传代的道路被生生断绝了。

  事后,堂哥还因此特地向我解释,堂哥说,他可是明事理的人,先前我的两位舅舅因为gān扰到了“下葬”仪式的正常进行,所以他才会坚决加以制止;这次,父亲的几位表兄的建议确实合qíng合理,而且对我们确实大有好处,所以他才会毫无保留地加以支持。我知道,堂哥解释的目的,他是怕我因为舅舅的拂袖离去而生气。听了堂哥的解释之后,我当然是对堂哥的行为表示出了百分一百的理解和支持,并qiáng调当时我两位舅舅的行为确实是有些过了。也许,两位舅舅听到我的评论会生气,但不容否认的是,堂哥在父亲后事的处理上确实是居功至伟的。如果两者只能取其一的话,那么我就只能力挺堂哥了,虽然当时我两位舅舅也是出于好意。

  当然,父亲的表兄们的所作所为,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无用之举。不过,在当时,这种做法确实满足了绝大部分人“讨个好彩头”的心理需求。因此,他们与我两位舅舅的结局完全不同,经过一番做作之后,倒是弄了个皆大欢喜。

  在父亲的表兄们所带来小小cha曲之后,抬棺材的八人就正式开始行动了起来。虽然有着小推车,但样子还是要做的。因此,接下来就是装模作样的用力过度的呼喊声。抬棺材的八人尽皆将双手托着棺材底,然后在一人“一二三”的引领之下发出了齐整的呼喝声。“一二三”、“嗨哟”;“一二三”、“嗨哟”;“一二三”、“嗨哟”……据说,在抬棺材的时候,号子声越整齐越洪亮,对死者及其家属就越好。我的一位gān哥哥乃是当兵的出生,因此在他的吆喝和引领之下,这次的号子声就显得特别雄壮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当之长。虽然抬棺材的没有真正出力,但就这装装样子的“打号子”也累得他们够呛。

  容不得八人休息,在“号子”声止歇之后,他们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将架在凳子上的木棺给先行抬到小推车之上。然后将凳子撤去,再合众人之力将木棺调整到正对大门的最佳位置。有了这小推车,抬棺材的八人显得信心十足。毕竟,接下来,真正出力的是小推车而不是他们。

  第267章 谨慎起棺

  这一次,毕竟是最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与“响钉”相比,持续的时间就显得格外漫长。也许,围观的众人不觉得什么,但面向木棺而跪的一众亲朋,在双脚开始发麻之后,便会感觉时间越发地难熬了起来。

  只是,这“出棺”是需要万分谨慎的,否则,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可就不单单是对主家不利了。父亲生前也曾替别家抬过棺材。我记得父亲生前曾经提及过类似的问题。过去,人家的大门一般都不是很宽,因此,在棺材不是很大很沉的qíng况下,抬棺材的人正常都会选择徒手将之给托出去。那一次,父亲也在场,但由于有人自势力大,所以主动要求一人在前面背托棺首。所谓“背托棺首”,就是指背对着站在木棺之前,然后将双手反向往后伸出并托起棺木。之所以要这么做,那完全是为了节省空间。因为那时的大门狭窄得就恰好能够勉qiáng通过薄皮棺材。在出门的时候,木棺的两边是肯定不能站人的。前面一人“背托棺首”,后面两人肩并肩紧挨着用双手从后面托着木棺。就这样,在前托后托之中,慢慢地将木棺给抬出大门。看过木棺的都知道,棺首要比棺尾高大了许多,因此用料多得多的棺首也就比棺尾要沉重得多了。即便是薄皮棺材,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背托”得动的。在这样的组合之中,“背托棺首”的人方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否则,木棺根本就无法被托到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