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介意,但很记仇_作者:张饮修(13)

2017-12-20 张饮修

  他有一小群特别关注他并且特别理智的读者,可以称得上是热爱了。边忱觉得那种氛围极其难得。

  在其带动下,她也不自觉地养成种种跟他有关的小习惯,只有她们这一小群人才懂得的小习惯。

  比如,每天晚上跑到他的微博底下盖楼,美其名曰‘文艺的表白’;再比如,从来不会对他的私人生活表现出qiáng烈的好奇心,虽然其实,她心里还是很好奇的……

  谁能做到完全不好奇呢?

  他就那么明目张胆地存在着,对于她们这些用心想要找寻光亮的人而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谁又能做到完全不去设想他的真实面目呢?

  谁能跳过每一个空隙,不去想象这同样的时刻里他正在做什么呢?

  谁能忽略自己内心的软弱无力,不去渴望得到来自于他的点滴回应呢?

  谁能无视现实生活里的不如人意,不去假设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符合自己所有期待的人呢?

  反正边忱对自己坦诚:她就是做不到一点都不好奇。

  但是边忱也要求自己:要用合适的方式去喜欢这样一个真实又虚无的存在。

  他不可能注意到她;所以她也不可能失去他。

  这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喜爱,无关风月。

  3

  边忱在支付宝上以他的名义种下一棵小树苗。

  可气的就是,她的能量总是被自己的支付宝好友偷走,所以小树只能以慢吞吞的速度成长。

  缓慢得如同她了解「张挽微」这个存在的进程一样。

  她所拥有的途径只有小说文字和微博读者的分享。

  十二月的一天,边忱习惯xing地在微博上寻找他的痕迹,看见有位读者 po 出一张手写生日祝福,落款处是有点熟悉的「——张挽微」。

  边忱激动得从chuáng上坐起来,一不小心还眼眶发了热。

  这是他亲手写的耶。

  就像是从水底下浮出一丝涟漪一样,本该是很平静的湖水,一下子有了别样的动静。

  边忱把那几张照片保存下来。

  心里想着:这是他自己写下、拍下来、发给这位读者的吗?

  他是否并不那么抗拒跟网络上的读者亲近?

  他是否并不介意突破某些隐形的坚固界线?

  他是否并不吝啬为了这些真实而虚无的东西付出qíng感?

  难道他不知道吗?这样的举动会让她这种蠢蠢yù动的忠实粉丝燃起某种不切实际的期盼。

  寥寥几个黑色字体,看起来像是毛笔写的,又像是软毛签字笔写的。

  在此之前,边忱没有设想过他的字体该是怎样的。所以亲眼看到时,只觉得,他的字就该是这样——说不上苍劲漂亮,反倒有一种狡猾的手段藏于其中——因为他选的那种笔,让人无法分辨出他的字体特点。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才会用手写的方式给一位素不相识的网络读者送生日祝福?

  4

  一个不喜欢过生日也不喜欢跟别人说生日快乐的人。

  垂下眼眸,张脸色冷清,目光扫过平板屏幕上的qq信息。

  「今天生日,发烧,明天还要参加考试」……这是几条来自读者的留言。

  这已经不是第一位跟他说自己今天生日的读者了。

  张忍不住开始思考:人们为什么一定需要特定某个人的祝福?

  是不是没有得到祝福和关怀就无法正常生活?

  是的。

  他知道,是这样的。

  没有得到特定某些人的注意、关怀或者爱,正常人的确无法继续正常的生活。

  只有像他这样不正常的人才不被算在其内。

  所以他可以理解,但无需效仿,也从不效仿。

  但现在是怎样?

  这位读者的用语清晰地传达着一个信息:真希望能得到你的生日祝福。

  靠。张轻轻呼出一口气,视线移到右手腕表上,已经七点整了。

  这间中式餐厅里的顾客并不多,他在等罗宋汤。

  既然晚餐还没到,那似乎,可以趁此空隙敲篇随笔。

  5

  边忱刚回到宿舍,登上手机qq,一眼就看见了读者群里有人在说:他在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篇随笔。

  于是,原本说好要第一个洗澡的,她又毫不犹豫地退居第二了。

  边忱赶紧爬上微信去看,哎呀妈,真的有更新!

  当通篇读完后,前几天她冥思苦想的那个问题,似乎也得到了模糊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