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饿着肚子,但是生活还会继续,你听,群山之中响起了pào竹的声音,这是喜事。山村中的男人们赶着骡马、驾着马车,将新娘从数十公里外的另一个千万大山山村中的姑娘接来,沿着崎岖狭窄的山路、走过岩壁栈道、越过激流铁索,一群人终于将姑娘迎接进入了村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姑娘回娘家的次数一辈子也不会超过五次。不过时代不同,尤其是当一所小学在十五公里外的镇子上建立之后,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孩子上学需要钱、孩子走出大山需要钱,这一张张的纸币开始让山村中的人们腐化。
这个新娘没有几个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喜欢叫她小花,因为小花总是喜欢采摘山坡上的野花扎起来放在窗台上。
结婚一年后,小花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生儿子在这样落后的地方可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村中的男女老少都夸奖小花能生孩子,公婆家族也对小花非常满意,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高兴。
当孩子两岁的时候,夏日,乌云遮盖了太阳,轰隆的雷声响起,漂泊大雨倾泻而下,村民们有了难得的休闲时间。突然之间地动山摇,大山倒塌、房屋倾覆,地震了。
地震停止后,山村一片废墟,好在山村的房屋大都是木头房子,死伤的人也不多。两天后,一队扛着旗子的人出现在这座小山村,他们救灾的战士,他们将一顶顶帐篷搭建,将废墟清理,将伤病治疗。紧接着更多的物资更多的救援来到,也有很多打扮时髦的志愿者,这些人的来到让山村中的人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么jīng彩。
新的一年来到了,新的更加坚固的房子被修建,一条新路从镇子上通到了村子,修房子花了不少钱、买种子化肥也花了不少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债务。看着没有尽头的水泥路,听着进入山村收购毛竹的商贩对外面世界的描述,村子里的男人们决定出去打工赚钱。
男人们离开了,村子少了三分之一的人,耕田种地的事qíng全部落在了女人、老人和孩子的身上。小花不再去采摘野花装饰自己的窗台了,她每天扛着锄头背着三岁的孩子去照顾自家十亩水田和三亩旱地。
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村里的男人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提着大包小包的回来,还有fèng在衣服中的钱。
转眼间小花的孩子已经八岁了,孩子已经去了隔壁村子的小学上学,那是一座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不识字的小花经常对自己儿子说一定要好好跟着先生识字,只有识字了才有出息。
午后的一天,一个晴天霹雳落在小花头上,小花的丈夫在一处工地打工的时候不慎失足跌落摔死了,小花成了寡妇。公婆将二十万赔偿金全部霸为己有,他们害怕小花得到这笔钱后改嫁,可小花并不想改嫁。
小花每天扛着锄头去地里工作,长久的劳动让小花拥有了一副qiáng壮的体魄,瘦弱的身体下充满着巨人般的力量。突然有一天小花的孩子病了,重度发烧,可怜的小花立刻带着孩子去了镇卫生院。“你需要jiāo钱。”医生对身无分文的小花说道。小花跑了一个小时赶回十五公里外的村子向公婆要钱给孩子看病,却被哥嫂打出了门,可怜的小花只好返回卫生院,年轻的医生看到如此可怜的小huáng心生怜悯,年轻的医生为小花支付了医药费,孩子的病好了。
不知道公婆从哪里听到年轻医生的事qíng,他们一口咬定小花同年轻的医生有染,公婆家族肆意的rǔ骂小花,并qiáng行将小花的十亩水田夺走。
小花坐在门口哭泣着,八岁的儿子安慰母亲。“妈妈不要哭,妈妈不要哭。”小花的儿子已经八岁了,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花的孩子已经会做饭、洗衣服、种地、砍毛竹了,可以这么说,八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像成年人一样照顾自己了。
三亩旱地根本无法满足娘俩的需要,家中还有五个装有稻谷的大缸,那是小花的丈夫留下的。小花决定要出去打工养活孩子,不然留在这里两个人都得饿死。
“妈妈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小花的儿子说道。小花抹掉眼泪背起行礼跟随着村子中打工的男人们沿着没有尽头的水泥路离开了村子,走向那未知的世界。
来到镇上,坐上破旧的公共汽车来到县城,坐上脏兮兮的长途客车来到市里,小小的地级市中热闹的景象让第一次走出村子的小花看花了眼。来到车站,买上绿皮慢车站票,艰苦的行走了一天一夜后,小花随同同村的男人们来到了一座充满机会的大都市,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