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组的范围是本科生与研究生,一般qíng况下学校更倾向于选择有见识的研究生与有经验的大四生。所以从根本上说,莫斯作为一低年级又没成绩的新人原本是没有资格在校内专家评选的时候参加的。
但是院里的专家组知道上次筑梦空间的比赛其实是委屈了这个学生,所以也就做个顺水人qíng让王亦德通知了莫斯一下,以证学校给了机会,至于能否把握住就看莫斯自己。
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莫斯欣然接受,又开始新一轮准备,跟以前一样查资料搜素材各处乱跑找灵感。
只是这次余小真坐不住了,也去找邹教授要比赛材料。
邹怀瑾有点为难,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个小徒弟天分极大,但这次比赛事关学校的面子,不能儿戏。再者说,就算专家组想给余真争取一个校内评选的名额,学校那边也会给qiáng力驳回。
——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参赛,这是对外表示我们学校没人了么?
余真是个人jīng,自然看出来教授有些不对劲,便自动退了一步:“这次校内评选我也没想能参加,就是希望有个素材练练手,然后跟以前一样,邹老师再帮我看一看,指出来哪里需要改。”
闻言,感觉瞬间海阔天空的邹怀瑾松了口气,心里的感动满得快要溢出来,还带着些许小骄傲。
——这么乖的小徒弟是老子的!泥闷不要抢!
余真与莫斯对于建筑学走的其实是两条路。
余真在建筑方面的天赋虽然是从小就被发现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经过什么特别专业的系统教育,两位亲爹平时完全是把孩子这项天赋当作绘画技能在培养。区别顶多就是别人在画山水鸟虫苹果香蕉橘子,而余真画的是房屋教堂尖塔博物馆高楼大厦。
画得多了,再加上脑子活,想得也就多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理论,然后再用这些经验理论创造新的作品,绘成图纸留档。
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当然,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理论有可能不全对,对于有问题的地方一直以来邹怀瑾也在进行纠正与引导,但是这不能改变余真走的是实践派的事实。
而莫斯家里主要的生意就在建筑装饰业。
虽然莫斯的父亲一开始希望儿子能延续妻子的梦想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但是当发现一切或bī迫或诱哄都是徒劳的时候还是任其自由选择进入了A大建筑系。
所以可以说莫斯自从开始了解接触这一专业,包括在家里看到的专业书籍,或者从身为室内设计师的堂兄那里听到的一星半点的讲解,再到进入学校后学到的知识,完全就是正规套路,从理论入手,系统而全面地一点一点窥探其全貌,有点像因袭已往建筑模式的学院派,但又并非如此——理论积累到一定程度莫斯也会开始创新,而且是尽可能地创新。
所以当看到比赛主题的时候,相较于蹙眉深思的莫斯,余真却是眼睛一亮。
——等待。
在A大的期中考试全部结束的两周后,两幅图纸被发到了邹怀瑾的邮箱里。
一幅颇具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余真起名很随意,叫“四季”。另一幅则是完全的现代建筑,唤作“向日葵”。
当天课后余真上五楼想去办公室问一下老师收到邮件没有,却发现邹教授不在办公室。
知道邹教授那段时间比较忙,于是也就没催,小孩儿乐颠儿颠儿地回去了。
——新一轮四六级将至,有了上次经验,方知考前刷题简直就是必备训练。
上次四级考试,邱蔚然的听力虽然糟糕,但是凭借笔试部分的成绩,两项加总起来勉qiáng低空过线。这次是难度更大的英语六级,小邱子早在五月初就开始了听力训练,拿着听力真题各种磨耳朵。
余真上次倒是考了六百多,算得上是很好的成绩。
但是所谓听人劝吃饱饭,没人会跟自己过不去,小孩儿也不例外,当天就开始在刷题大业上下苦工。
作者有话要说:
#碎碎念时间:#
#小邱子:爷,我觉得自己跟英语听力八字不合。#
#余小爷:那你要不要考虑回炉再造改一下八字?#
#小邱子:……其实我一直在等待汉语统治全球那天的到来!#
#余小爷:哦,到时候你就连语言优势都没了。你想啊,你听不懂英语,人家歪果仁听不懂汉语,泥闷见面顶多jī同鸭讲谁也不造对方说了神马;如果汉语统治全球了呐,人家听得懂你在夸他,你却听不懂人家有没有在骂你。咦,感觉好像有点小萌~#